浅谈中职教育者的成功之路
又到一年职称评定季节在看了评正高级的条件后在我心里正高级讲师那是遥远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我从内心里就再也不去想了,分析一下当前的教育对象,面对的学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后被普高挑选剩下的部分,但凡有可能上普高的学生,肯定不会来上中职,学生素质放在那里,想做名师,做出点名堂真的太不容易了。在普高教育中一位教师能否成为名师,标准简单又明确就看一个人能教出多少高分的学生,总之一切以分数为准,至多再加上论文部分。其实即使到今天为止我还是对中职教育的前景没有什么乐观想法。
有人建议我关注海门中专名师崔志钰这个人,我在网上查了他的个人资料,我简单翻阅了他的资历,简单总结他的主要成绩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教学大赛比如优质课,两课评比,获奖20余次,一方面是技能大赛,主要是指导学生获奖方面,近百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第三方面主要教科研方面,论文发表120多篇,论文内容也不是什么高深不懂的理论研究,说白就是教学经验的总结。重点课题就是他创设的“错位课堂”及其相关教学成果是他课题研究主要成绩。单个其中某个奖项应该大多数人努力都能做到的,并不是特别难。可是如此数量之多的成绩,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他凭借的是什么,既不是高深的教科研理论研究,也不是所教的学生取得惊人的社会成绩。仅仅凭借的是不懈的努力和坚持,通过用很多很多普通和平凡的成绩叠加把自己推到一个高度,一个一般职教人达不到的高度,从而实现从量变达到质变。
中职教育的教育对象和课程性质就决定教师的目标是教出具有适用社会,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它是基础教育中的延续,它的教育对象是社会的最基层,有的老师跟我开玩笑说我们中职老师其实更辛苦,我们兼顾少年管教所思想管教和文化专业教育双层任务,有的学生品质真的恶劣到如果放到社会上将来说不定真的会违法犯罪,我想也不是我们学校一家有这样素质低的学生,我们学校也是整个职业教育的缩影。中职教育者就像在社会最基层的村干部一样,让村干部做出惊天动地高大上的成绩,那是不可能,但是可以做的就是把分内工作做得其他人好,用小成绩叠加凸显自己的成绩。这也许就是普通人成功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