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荣:枫 林 凄 凄 鬼 吟 哦

      枫 林 凄 凄 鬼 吟 哦

—读《野狗》和《公孙九娘》

文/王小荣

《聊斋志异》是一部写鬼写狐的奇书,其中有两篇鬼故事《野狗》和《公孙九娘》所反映的是清朝时发生的一次以淘金工人为主的农民起义失败后的惨状。这就是山东栖霞的于七起义。于七,名乐吾,字孟嘉,排行七,明崇祯年间的武举人。山东栖霞县人。对这次坚持长达十多年的农民起义,各种正统史籍上只是片言只语记一下,或是根本不提及。
如《清史稿》上只有几句简单的记载,“十月,……山东民于七作乱,逮问巡抚许文秀,总兵李永盛、范承宗,命靖东将军济世哈讨平之。”这个讨平于七起义的济世哈,在列传中写着“济席哈”,其传中也提到于七,也就是“……十八年,授靖东将军,讨栖霞土寇于七,击破所据巨齿山寨,七窜入海”简单话语,而且正统史料上都称作为“于七之乱”。
《野狗》一开篇就是“于七之乱,杀人如麻”。作为大清子民的蒲松龄在当时自然不会写为“于七起义”的,而只能用“于七之乱”来替代。“杀人如麻”也是模棱两可,可以理解为“官兵杀人如麻”,也可以理解为“于七杀人如麻”,总之是没有主体语。蒲松龄虽然没有明确指向,但他决不是指后者,而是指第一种情况,只是不敢明确而已。
《野狗》的故事很简单,文字不足500字。说当地有一个乡民李化龙,为躲避战乱躲到了山里,回来时不巧又遇到了一队追剿“暴民”的官兵。“恐罹炎昆之祸”,就是怕官兵不分清红皂白见人就杀,一时找不到躲藏的地方,就在死人堆里卧下装死尸躲避。官兵队伍走后,他还不敢马上起身,怕还有官兵在后面。过了一会儿,确定再没有官兵后才起来。正要起身时就出现了一个十分鬼异的场景:“忽见阙头断臂之尸,起立如林。
一尸断首犹连肩上,口中作人语曰,'野狗子来,奈何!’。群尸参差应曰,'奈何’。俄顷,蹶然而倒,遂寂无声”。这些被杀死了的人会起来说话本身就十分怪异,更为作怪的事就是那个被死尸称作为“野狗子”的东西:这个李化龙正想起身,忽然来了一头兽首人身的怪物,这个怪物是来专门吃死人脑子的。这李化龙又连忙再次钻到死尸中去装死。
这个兽首人身的怪物一边吃着死人的脑子,一边向李化龙藏身这里寻来,李化龙没法躲藏了,只好拚命,暗中摸到一块石头,突然跳出来向怪物击去,打下怪物的两只牙齿。怪物突然受到惊吓,跑了。李化龙把怪物的牙齿带了回去,但没人认得这是什么怪物的牙齿。
在战乱动荡的年代中,“杀人如麻”是常事,相应的在民间就流行有各种怪异的传说也十分常见。传说本身不足取,但传说背后所重现的反映清政府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和视百姓性命如草介的行为却是真实的。那就是李化龙从躲藏的山里回来时见到的尸横遍地,无人收尸,无人安埋的惨况。
《公孙九娘》也是一篇间接反映于七起义的鬼故事。在这里更是反映了官兵连妇幼也在所杀之列。莱阳书生的甥女和公孙九娘的遭遇就是印证。
《公孙九娘》故事开篇就写着,“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于七起义被镇压后,这些官兵在栖霞、莱阳两地一天里就抓了数百人,这些都被杀于演武场,这些都是“与于七案牵连”的。而在那么多被抓被杀的人中,不排除有不少受诬受冤的老百姓。
杀了那么多的人,不葬不行呀,于是“上官慈悲,捐给棺木,济城工肆,材木一空。以故伏刑东鬼,多葬南郊”。你看,作为官府,那是多么仁慈呀,杀了老百姓还给这些被杀者施棺材殓葬,连城中的木材都用完了。
于七起义活动范围涉及栖霞、莱阳、文登、福山、宁海等县。在清代的《莱阳县志》中,记载说当时“大军抵莱阳,供应浩繁,及东过南务,即大肆屠杀”。又说“今锯齿山前,有村曰'血濯亭’,省城南关有荒冢曰'栖莱里’,杀戮之惨可知矣”。又说,“当大军之初至,也有谓莱阳同恶者众,欲悉诛之,赖知县邹知新力陈于三大帅,保全甚多。然犹戮数百人。
更索与七相交,凡通一刺者(相当于现在的送名片),皆下皋狱,亦数百家,三年始雪”。这是对清兵大肆屠杀莱阳百姓的铁的事实记录。还有资料有 “及清兵'进剿’,进入于七势力所及之区便开杀。如于七所占据的锯齿山(就是牙山)南四十里有一村名古砚,居民萧姓一族被官兵杀殆尽”的记载。《谭略》中说,“康熙元年,壬寅罢兵,法吏乃按其屏上(指当地缙绅送于七的锦屏)姓名,株连杀百人。又宋民姻戚,因而逮系死狱中者数十家。
据于七家乡的人说,'农人至春耕时,往往于土中得到血块’”。从这些资料记载看出,凡是与于七有点点联系的人,都在于七起义失败后受到清政府的血腥清算。
清兵“杀人如麻”与被杀者为“栖霞、莱阳两县最多”,这是清政府所划定的于七起义之地域。这在《平度县志》中有一个印证材料。该志书的“人物”中有“于聘三”一条,说“于聘三,古庄人,少孤,读书明大义,以清初东人之祸入登莱青道幕,……杀,聘三泣求过小姑河(沽河,是平度县与莱阳县的界河)然后杀。及渡河又求缓诛,将军怒,乃跪求一箭地内暂勿杀,许之。聘三前驱骤马弯弓大呼,使百姓速逃。因是逃奔得脱者无算”。这个记录说明了当时清政府已经有诛杀军令,让清兵一进入莱阳界就开始大屠杀。
而文中所说的麻兰里在平度县境内,所以于聘三请求清军将领不要从这里开始屠杀,而应该按军令过了界河小姑河后进入莱阳县境内才开始屠杀。而聘三为救更多的人,进入莱阳界(过了界河)又求“一箭之内”不杀,还驱马弯弓边跑边大呼,让这一箭之内变得更为远,通知当地百姓速逃。
于聘三这种行为,虽然不能进入政府正史,但完全有资格记入县志这种地方志书。这些记载所及内容,对《公孙九娘》中“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的说法就不难理解了。
《公孙九娘》故中,公孙九娘等众鬼所居住的村子,据公孙九娘说是“莱霞里”,就是因为这里居住的鬼绝大多数都是栖霞、莱阳两地被杀百姓而得名。
这与《莱阳县志》里说“省城南关有荒冢曰'栖莱里’”不谋而合。在公孙九娘眼中,这里住的鬼,都是亲亲戚戚,很多都是熟悉的人变成的鬼,这如同阳间一样。但这里住的却全是鬼了,还是一村村的鬼,说明当时清兵杀人不是有选择性的杀,而是整个村大屠杀。
蒲松龄在简单述说了清兵大屠杀之后,才正式写到公孙九娘这个鬼故事。说那个惨案发生数年后,一个莱阳生过此,因为他有三二个亲友也是在这里被诛杀的,就买了些祭奠用品前去拜祭奠一下,就暂时住在僧寺里。第二天进城后回来时,天色已晚,室中有客人等他:“听声音,似曾相识,急呼灯至,则是同邑朱生。亦死于于七之难者。
大骇却走,朱拉之云,'仆与君文字交,何寡于情?我虽为鬼,故人之念耿耿不去心。今有所渎,愿勿以异物遂猜薄之。’生乃坐”。这位生前好友朱生来见他,原来是有所求的,因为他已经死,但还未婚,在阴间的鬼也过着阳间一样的生活,要结婚成家室,因此来求书生做媒的。
他对莱阳生说“令甥寡居无耦,仆欲得以主中馈。屡通媒妁。辄以无尊长之命为辞,幸无惜齿牙余惠”。原来这个莱阳生有个甥女,因于七之乱也被抓去,到济南时听说她的父亲已经被杀了,就悲痛而死。莱阳生说,他甥女的婚事自有其父亲作主,还轮不到他这个做舅舅的。那个已经做鬼的的朱生说,因为她父亲的棺木遗骨已经由其侄子启去,不在这里了。
莱阳生还以人不能为鬼作媒来推脱,朱生就说,只要他答应就行,劳他一行便是。于是莱阳生只好跟着朱生向北走了一里多的路,就到了“有大村落,约数十百家”。在那里,他见到了已经死去的甥女,还为她提了亲,甥女因有长辈提亲,也就同意了朱生的婚事。
就在这时,故事的主角公孙九娘来了。“一十七八女郎,从一青衣,遽掩入。瞥见生,转身欲遁”,却被莱阳生的甥女拉住并介绍给书生认识。说公孙九娘有才学,“生睨之,笑变秋月,羞晕朝霞,实天人也”。莱阳生遂对公孙九娘产生了爱慕之心,被他的甥女觉察到了,就跟公孙九娘和莱阳生做媒。这个公孙九娘也是因于七一案牵连的受害者,而且还是同她的娘一同被逮,在押解上京的路上不堪忍受非人的待遇就死于非命。
这公孙九娘母女被抓押解上京,或许是作为于七一案的主要犯人,如果不是就是被冤枉的,反正是逃不脱与于七案相关连的范围。但她的母亲在路上受不了官兵的折磨而死了,公孙九娘也含恨自杀了。
公孙九娘做了两首诗,其一是“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其二是“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公孙九娘还告诉莱阳生说这个村子名叫“莱霞里”,是因为这里大多数埋的都是栖霞、莱阳两县的死难者,故此地各取一个字作为这里的地名了。
公孙九娘与莱阳书生这一对就是一个无结果的人鬼恋,它没有《聊斋志异》中如《聂小倩》中的聂小倩那样的幸运,可以重新获得生还。这场人鬼恋是短暂的,莱阳书生与公孙九娘来往一段时间后,公孙九娘对莱阳生说,“人鬼殊途,君不宜久滞”,劝他天亮前离去。但分手前,公孙九娘嘱托一件事,就是要莱阳生把她的遗骸收来带回去埋在她父母墓侧。
莱阳书生答应了,但他忘了最为重要的事,就是搞清楚公孙九娘墓的标志,“欲觅九娘之墓,则忘问志表”,于是莱阳生“及夜复往,则千坟累累,竟迷村落,叹恨而返”,那是枫林潇潇鬼呤哦,好一派凄凉的景象。
造成这一悲剧的应该是那些杀人如麻的官兵。因为杀的人太多了,在处理尸体时他们根本无法区分谁是谁,也就无法按死者姓名来树碑立名,而且也没有弄清被杀者的真名实姓,那是“官兵过后,玉石俱焚”,只能是胡乱埋掉,因此所埋之地只能是乱葬岗。莱阳书生回乡后心有不甘,半年后再次来到被公孙九娘称为“莱霞里”的乱葬岗,还是没有找到公孙九娘的坟。“抵南郊,日势已晚。自驾庭树,趋诣丛葬所。
但见坟兆相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鸣,骇人心目”。这就是一派典型的乱葬岗景象。在返程中,莱阳书生又一次遇见公孙九娘,但这时的公孙九娘“色作怒意,举袖自障”,她对莱阳书生的“失信”报有怨恨,不再理莱阳书生了。
于七起义失败后,大清政府株连兴狱,对于七起义所在的栖霞、莱阳两县老百姓进行血腥屠杀。为了寻找抓捕于七,官兵那是走到那里就杀到那里,特别是在于七起义中心地区牙山(锯齿山)、鳌山、招虎山等地,因为找不到于七,官兵把隐藏躲避在山里的普通百姓数万人全悉收出来杀了,那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难怪在《谭略》中记载于七家乡的人说“农人至春耕时,往往于土中得到血块”的记录。
在于七的老家栖霞,于家大小五十多口人被官兵杀尽杀绝,受到于七牵连的家族亲友被关被杀超过三千人,清兵在胶东攻牙山,就杀戮男女老幼百姓和起义军十几万。袁枚的笔记小说《子不语》中有一篇《人面豆》,文章中说“山东于七之乱,人死者多。
平定后,田中黄豆生形如人面,老少男妇,而耳目口鼻俱全,自颈以下皆有血影,土人呼为人面豆”。这些都是反映于七一案中清政府对百姓的屠杀之惨状。
清康熙三年三月,清兵声称于七躲藏在即墨的圣家屯村中,村人隐匿不报而被屠村,少数幸存者改村名为玉泉村,又因村在窑山前,后又改名为窑山屯。而这场血腥屠杀的最后得益者就是那个诬陷于七造反的莱阳县城的恶霸、宋琬的侄子宋彝秉。
他依仗父亲在清廷兵部为官,直接进京诬告于七,说“于七在栖霞盖金蛮殿、绣龙袍,准备反清复明当皇帝”。清政府不分真假,直接派官兵查封于家,致使于七终于明白该造反了。因为宋彝秉向官府告密有功,他不仅升了官入了旗,官府还将于七的全部家产都赏给了他。
而于七所在的于家本身就是一个大家族,他爷爷是大金矿主、登州府首富,且姥爷还是明朝南征大元帅戚继光,老爸是明朝武威将军,妈妈是大元帅府的千金,于七本人还是前朝武状元,他造反前还是清政府任命的栖霞的一个把总,于七家族之显赫由此可见。
这个宋彝秉,因与他的族叔宋琬有怨,就连这个宋琬也告了。说宋琬与于七通谋,宋琬家也被清政府查抄了,宋琬本人也被下了大狱,关了三年,出狱后又遇到吴三桂造反,因担心陷于乱兵中的家眷,忧惧而死了。
对于七起义,作为山东人的蒲松龄应该有许多了解,在他的《聊斋志异》中虽然不敢有明确的歌颂于七,也没有对于七起义进行非议,但在蒲松龄的笔下却能间接反映大清官兵对百姓的屠杀这一事实。《聊斋志异》中《鬼哭》也是一篇以清初谢迁起义为背景写的鬼故事,被清兵屠杀的百姓之众,让人大白天都能见鬼。
作者近照及简介:

王小荣,四川宜宾南溪区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物理系,中学高级教师。爱好读书、游山玩水、集邮,收集地名邮戳、各类文史材料

(0)

相关推荐

  • 莱阳历史上有位名士叫董樵,相传曾是栖霞于七的军师

    近来,笔者在查阅栖霞于七的史料时,偶然看到一位名字叫做"董樵".不少资料记载说,于七第一次反清时,谋主(相当于军师)就是他.此前笔者对这位历史人物了解不多,得知这段渊源之后,才专门 ...

  • 公孙九娘

    于七抗清一案,牵连被杀的人,唯独山东栖霞,莱阳两个地方的人最多.一天,俘获了几百人,全部在演武场斩首.无辜者的血迹涂满了地,白骨相连都快堆到天上. 上面的官员慈悲心肠,捐给棺木,济南府的棺材铺都为之一 ...

  • 《聊斋志异》中的莱阳

    莱阳,现属山东烟台. 莱阳在<聊斋志异>中出现了三次,分别是<喷水><抽肠>和名篇<公孙九娘>.其中<喷水>和<公孙九娘>都不算 ...

  • 《聊斋志异》:蒲松龄为何多次写到“于七之乱”?它究竟是什么

    读<聊斋志异>,会发现书中至少有两次直接写到于七之乱,一次是<野狗>篇,开头一句便是: 于七之乱,杀人如麻. 然后是<公孙九娘>篇,写得更细,也更惨不忍闻: 于七一 ...

  • 王小荣:我与校长协会有个约会

    我与校长协会有个约会 文/王小荣       学校是搞教育的地方,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因此,学校除了做好教育工作外,还是要参加社会的各类活动.就我知道的并参加过活动的,就有宜宾市 ...

  • 王小荣:票证年代的记忆

             票证年代的记忆                      文/王小荣 计划经济时代,各类生活物资都是凭票购买.买粮有粮票.面粉票.水面票.买肉有肉票.买布买衣服凭布票,买食盐有盐票, ...

  • 王小荣: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学校工作

      上山下乡中的学校工作                      文/ 王小荣   "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重要道路",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最为广泛而且深入的 ...

  • 王小荣:​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及红卫兵运动

     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及  红卫兵运动 文/王小荣 1966年8月31日,在南溪一中学校关于是否组建和如何对待红卫兵组织的座谈会上,参会人员谈了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情况.邓树臣首先说,(学校)要在高三学生 ...

  • 王小荣:渐行渐远的儿童游戏

    渐行渐远的儿童游戏 文/ 王小荣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文化娱乐不多,玩具对小孩来说,那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农村的小孩甚至还没有玩具这个概念.农村小孩多数是玩一些土得不能再土的游戏. 记得在读小学时,有 ...

  •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一)

    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 文/王小荣 在南溪农村乡下,现在还有许多诸如"张家坡"."刘家坡"."李家田"."苏家坳".&q ...

  • 王小荣 :上世纪的劳动生产竞赛

      上世纪的劳动生产竞赛                    文/王小荣     劳动竞赛是那个大搞工农业生产年代中的一大特色.全县各公社.各大队都有自己的"突击队",比勤出工. ...

  • 参加安平县王刘乡村王小荣饺子宴感悟

    参加安平县王刘乡村王小荣饺子宴感悟 扬人善即行善. 在孝德之乡安平县生活十来年,算来安平县的公益人士几乎我都一一写文章赞扬过,但是,有一个叫做王小荣的人物,她的事迹经常在报刊,网络看到,她先后被评为最 ...

  • 王小荣:读宋词看宋史:词人的爱国情怀

     读宋词看宋史:           词人的爱国情怀                         文/王小荣   南宋建炎二年,济南知府刘豫降金.第二年,苗傅.刘正彦作乱,迫高宗传位给太子,后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