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公财神殿——安徽九华山有一个财神殿,您知道吗?
温馨提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閔”,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閔氏家族文化”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闵氏宗亲交流。共同传播閔氏文化!
九华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地藏菩萨在佛教中愿力最大。他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精神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九华山财神殿位于祗园寺附近,在我们前往百岁宫的山脚前,有一座寺庙名叫闵公禅寺,这座禅寺,九华山人亲切地称他为财神殿,那么为什么称闵公禅寺为财神殿呢?
这就要提到”闵公施地“的故事了,传说唐朝九华山一代的主人叫闵让和,为人乐善好施,经常在九华山中修桥修路,行医送药,斋僧布道。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闵公。闵公家中,经常开设斋会,款待四方僧众。经常到他家他家吃斋饭的僧人共有九十九位,然而闽公所斋僧众不满一百,感到非常遗憾。终于有一天他遇见了从新罗国来的金乔觉,完成了他斋僧过百的愿望。并且将九华山九十九座山峰献给了金乔觉。后来闵公和自己的儿子道明跟随金乔觉遁入佛门。
闵公父子为地藏献地献身,成就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使九华山融入宽阔深隧的地藏精神。闵公的功德更显地藏菩萨的法力。后人为了弘扬地藏精神,为九华胜地增辉,纪念闵公乐善好施的美好品质,因此修缮了闵公禅寺。后来闵公禅寺逐渐演绎为财神殿。
汉族传统里每年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也叫财神节。这一天九华山非常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为了祈求自己在事业上的发达,都前来为财神爷庆生,闵公殿前万人空巷。九华山中车水马龙。
赞九华闵公 [七律]
闵公父子献身崇,地藏精神佛教融。
一点至灵虚且应,十方圆鉴照而冲。
峰峦压岸东西碧,桃李临波上下红。
万事看来都是梦,山林犹忆旧英雄。
九华传说闵公让地
释迦牟尼逝世后1500年,地藏菩萨降生于新罗王族,姓金名乔觉,心慈貌恶,秉性聪悟。身高七尺,头顶高耸奇骨,才力过人。他崇佛好道,曾自诲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经义与我心相合。”于是抛弃王族生活,二十四岁削发为僧。
为广传佛法,虔诚修行,唐开元年间,他带了一条叫谛听的白犬,渡海入大唐国。
地藏菩萨金乔觉振锡观方,辗转至江南池州九子山(九华山),遥观山色,见峰峦叠翠,奇丽多姿,山间苍松、翠竹、岩石、瀑布、田园山庄,都别有情趣,心中大喜。
他带着白犬啼听,翻高山,越险岩,走遍了九华山的峰峰岭岭,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修行之所--神光岭(当时称南台)金乔觉到了神光岭,住在一个山洞里。
苦心清修,山中的人们都称他为洞僧。
这时,九华山一代的主人,名叫闵让和,为人乐善好施,在九子山中修桥补路,行医送药,斋僧布道。
人们都称他为闵公,闵公家中,经常开设斋会,款待四方僧众。常来他家参加斋会的僧人共有九十九位,闵公因所斋僧众不满整百深感遗憾。
这一日,闵公听说山中来了一位被称为洞僧的苦行僧,住在南台的一个山洞里。心中颇为高兴。希望洞僧也来参加斋会,以实现斋僧百人的心愿。
这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闵公又邀请山上的僧人斋会,并派儿子亲自去南台拜请洞僧前来参加。金乔觉想,自己是异乡人,也该向施主讨一块立足之地。
於是欣然赴约,来到闵家。闵公见洞僧前来,上前就拜,并提出:“高僧如不嫌弃,日后还请多多光临”的请求。
金乔觉称谢毕,说出:“小僧外乡之人,来贵地修行,还望施主慈悲为怀,借小僧一席之地为贫僧作栖息之所”的心愿。
闵公问:“不知高僧相中了何处风水,需要多大道场?”
金乔觉表示:“贫僧但求一袈裟之地足矣!”
闵公说:“这有何难,九子山中九十九峰,山山水水都是老夫的领地,高僧尽可随意选定”。
此时,金乔觉说声:“蒙施主厚赐”。
随即脱下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展,顿时山风骤起,一袭袈裟,越旋越高,越展越大,最后将九子山大大小小九十九座峰岭一齐罩住。
闵公一见大惊,赶紧匍伏于地,说:“老朽乡野俗人,不知神僧今日驾到,罪过,罪过!老夫愿将这九子山中九十九座山峰,方园百里领地,尽献神僧,以作道场,请神僧笑纳。”
金乔觉连忙伸出双手伏起闵公,连说:“多谢施主,多谢施主。”
后来,闵公受佛家影响越来越深,他先送儿子出家,自己也随后出家,父子俩都拜金地藏为师。
从此,闵公父子就和金乔觉一起在九子山中虔诚苦修终成正果!
在九华山所供奉的地藏菩萨圣像旁边,总是有着一老一少相侍左右。上首为年轻的出家人形象,下首为一老者绅士像,他们便是先后拜金地藏为师的闵公和道明父子俩。在佛门中,一家父子相侍一位菩萨,实属少见:
在九华山人们常说,“在家为父子,出家为兄弟”,指的就是闵公与道明。
二尊为地藏菩萨之大眷属,护助地藏菩萨救度众生,恭敬礼拜二圣者,可以得到地藏菩萨的加被,所求遂愿,福慧增长。
赞九华闵公 [七律]
闵公父子献身崇,地藏精神佛教融。
一点至灵虚且应,十方圆鉴照而冲。
峰峦压岸东西碧,桃李临波上下红。
万事看来都是梦,山林犹忆旧英雄。
团结世界闵氏宗亲 凝聚中华闵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