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三评】“稻麦两熟1200公斤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通过我会评价

近日,受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根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定办法》有关规定,按照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我会对该单位胡兆辉研究员团队完成的“稻麦两熟1200公斤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

此次评价专家组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易中懿研究员、宿迁学院封超年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周明国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张红生教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马德云研究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姜雪忠研究员组成。

经专家评审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针对稻麦两熟高产绿色高效生产中存在的茬口衔接紧张、农机农艺不协调、农药化肥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培育筛选了适宜稻麦周年高产高效茬口衔接的“华麦”“华粳”等系列品种,弥补了江苏品种不足;研发改制了稻麦全程机械化作业关键装备,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筛选了绿色防控药剂和模式,构建了肥药精准施用技术方案。该成果形成了稻麦两熟亩产1200公斤关键技术体系,创造了大面积稻麦两熟高产典型,辐射带动稻麦两熟生产区域1578万亩,增效38.87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背 景

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是科技部为适应职能转变、科技评价社会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而推行的新型评价方式,目的是提升科研工作质量、加快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以政府为主的科技评价体系正在转为有社会参与的科技评价体系。江苏省农学会积极落实“四服务一加强”的要求,多次开展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未来将在科技评价的范围和内容上做更多的探索。

供稿:咨询服务部

责任编辑:朱新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