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有责任感的好男人爱上女人需7个心理步骤,渣男缺了3步

心理学简报|品质原创

到目前为止,从学术角度还不能完全依据心理学理论知识解释清楚人们相爱的机理,但心学家们还是通过男女在恋爱时的行为表现提炼出了一些关于爱情的心理规律。

因此,我们“心理学简报”团队在查阅了关于爱情的心理学文献后,将这些规律总结了出来。我们发现,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爱上女人需要7个心理步骤,而不负责任的“渣男”缺少了最后3步。

男人怎样才能真正爱上一个女人?画作:David Renshaw.

本文共计三千余字,预计阅读时间为6分钟

第一步:欣赏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沙扬娜拉》

欣赏:“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图源:网络。

男人爱上女人的第一步开始于对女人的欣赏,尤其是对外貌和身材的欣赏,所以如果用“见色起意”来形容这个阶段的男人并不为过。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人员曾经在2011年对172名男女进行了心理学研究后发现,男人和女人不同,男人更容易因为异性的外貌和身材而产生爱情的感觉;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因为对方外貌而做出“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初判断[1]。

第二步:迷恋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

思之如狂。

--《凤求凰·琴歌》

迷恋:我希望今晚的梦里有你在。图源:网络。

在这个阶段,男人对女人的感情陷入了精神上的“疯狂”迷恋,无时无刻不想着这个让他动了心的女人,充满了对爱情的美好幻想,并决定对潜在对象展开行动。

男人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心理诉求是迫切地渴望了解这位把他迷得来神魂颠倒的女人,尤其希望了解她的兴趣。因此,男人通常在这个阶段会主动向女生提出约会的邀请,或者跟女人攀谈并谈论跟兴趣相关的话题。

提出著名爱情理论“爱情三因论”的顶级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解释“迷恋”的意思是: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关系和责任的爱[2]。所以迷恋指的是有心但无行动的喜欢。Robert Sternberg指出,如果感情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提升亲密关系和责任的强度,感情就将就此终结[2]。

因此,在这个阶段,如果女人多次拒绝男人的邀约或交流,男人大概率会将这段春心荡漾的感情就此打住。但如果女人做出了相应的情感回应,男人就将进入到下一个心理发展步骤。

第三步:吸引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吸引:我说的你都懂!图源:网络。

在这个阶段,女人已经答应开始与男人约会了,男人从精神上单方面对女人的迷恋转换到了能通过行为、语言与女人进行互动的阶段。

第三个心理步骤对于男人来说是在一段爱情中情感付出的分界点。如果感情在进入第三步之前结束,男人伤心的程度会很弱,但一旦在进入第三步后再和女人分手,男人的挫败感就会激增。

如果感情进展顺利,在这个阶段,两个人通过约会、沟通会相互产生吸引力,通过频繁交流希望快速了解对方,在此过程中就会产生强烈喜欢的感觉。

第四步:疯狂示爱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徐志摩

疯狂示爱:我把我的心送给你!画作:David Renshaw.

这是激情似火的阶段。如果男人感受到女人也对他有爱意后,激情会在短时间内激增然后迅速到达男人能感受到的情感顶峰。这一阶段是基于第三阶段的情感加强,男人在这个阶段会对女人疯狂示爱。比如,会大方送礼物、频繁约会、展现出幽默来故意讨女人开心。

在这个阶段的男人常常会不计回报为爱付出,也是为女人花钱如流水的阶段。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在2010年的调查中发现,男人在求爱阶段,自我认知明显提高,因此风险意识减弱,愿意为了爱情倾其所有的概率变高[3]。

但这时,这种“喜欢”还不能被称为“爱”。在这个阶段,双方的亲密感在增强,激情程度激增,但责任感还不足。这时的男人还没有做出要对这段恋情保持长久责任感并作出承诺的决定。

第五步:自我怀疑

海水梦悠悠,

君愁我亦愁。

--佚名《西洲曲》

自我怀疑:接下来的路,我还要跟你一起走吗?图源:网络。

这个阶段男人的激情已经过了高峰体验,爱情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男人开始变得冷静,并开始通过自我怀疑来思考关于未来的爱情走向。男人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心爱这个女人,并怀疑自己是否能达到女人对于未来感情的期望。

这个阶段是“渣男”和有责任感男人的分界线,“渣男”往往在激情达到顶峰开始消退后缺少自我怀疑的能力。

获得2012年心理学科学学会(APS)最高荣誉William James奖的顶级心理学家Ellen Berscheid和Elaine Hatfield在1969的研究中发现:在亲密关系中,激情消退会带来负面的消极情绪,会出现失落、焦虑、空虚、烦躁等负面情绪[4]。

有责任感的男人会基于自己的认知和对感情负责任的态度来反思自己产生这些负面情绪的原因,进入自我怀疑的状态,慎重思考爱情的走向,并重新评估这个女人能在他未来人生中扮演怎样分量的角色。

而不负责任的“渣男”往往并没有反思和自我怀疑的能力,缺乏对于责任感的认知基础。所以对于激情消退的负面情绪抵抗力和抗压能力较弱,容易因为负面情绪的自然产生而选择终断爱情关系。

但在这个阶段,无论是有责任感的好男人还是没有责任感的“渣男”,因为激情的自然消退,男人都不会在行为上如之前阶段表现得那么主动,故意讨好女人的欲望也将降低。

第六步:自我斗争

问世间,

情为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自我斗争:我要回到我的洞穴,思考世间情为何物。图源:网络。

在这个阶段,男人会对女人若即若离,因为男人需要时间和空间独立思考关于未来的事情。第六阶段是第五阶段的延续,有责任感的男人需要在这个时候对爱情的未来走向做出慎重的决定。

这个时候的男人会思考在未来他是否还会继续喜欢眼前这位让他倾心的女人,是否愿意从此放弃爱别人的机会而只爱这位女人,并开始衡量他自己是否愿意为她在未来的日子中负起家庭的责任。

第六个阶段是恋爱能否进入长久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男人在这个阶段其实是在应用“依赖理论”(interdependence theory)做预期收益和成本的比较。这一理论是由心理学家Harold Kelley和John Thibaut在1959年提出研究关系学的经典理论。该理论指出:情侣中的一方将通过评估“成本”和“收益”来衡量在这段感情关系的满意程度。只要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这一方就会对这段关系感到满意[5]。

依赖理论:衡量预期收益和成本是否达到收支平衡。图源:网络。

例如,感情关系中女方要求男方付出的时间和资源很多,同时,女方也为男方付出了很多,对于男方而言,虽然付出的“成本”高,但“收益”也高,因此男方达到稳定的“收支平衡”;如果女方对男方付出得很少,但同时,女方的需求并不高,那根据依赖理论,男方虽然获得的收益不高,但付出的成本也低,所以也达到了“收支平衡”。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男方都会对这段恋爱关系感到满意。

所以,如果当男人认为未来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那他就会有信心承担在爱情中的责任并愿意对未来和他爱的女人继续付出,由此进入到真正爱上这位女人的最后一步。

第七步:承诺与责任

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

--佚名《留别妻》

承诺与责任:就算变成天使我也要护你一世周全!图源:网络。

这一步是男人真正爱上女人的一步。经历过自我斗争后,男人确定了女人是他愿意终身守护的爱人后,会勇敢对女人做出长久的承诺,有信心肩负起长久爱情中的责任,并决定为家庭付出。

这时,才意味着一个男人真正爱上了一个女人。

写在最后:见色起意也能天长地久

从以上的7个步骤中,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对于有责任感的男人而言,也往往会从第五步开始“性情大变”,从之前的热情似火变成沉默寡言的“阴郁小生”。女人在这个时候常常认为男人变心了,不再爱自己了,但殊不知,真正不爱女人的男人连第五步都走不到,“渣男”早在激情消退后就因为受不了负面情绪的增加而早早离开。

男人常常需要躲进“洞穴”花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当女人发现男人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时,或许应该给这个男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独立做出一个决定。无论这个决定的答案如何,都将会是一个长久的决定。

而女人,也需要把这个时期的男人作为衡量是否能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人,如果仓促逼迫而让男人做出非自主的选择,终究会自己吃下不甜的瓜。

天长地久:天再黑,两个人一起走,我也不再害怕!图源:网络。

爱一个人可以因为见色起意,但“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如果不把当初起的那份“意”通过责任来加固,再浓烈的爱也只是情深雨濛中的一滴泪。


参考文献:

[1] Harrison, M. A., & Shortall, J. C. (2011). Women and men in love: who really feels it and says it first?

[2]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3] Galperin, A., & Haselton, M. (2010). Predictors of How Often and When People Fall in Lov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8(1), 147470491000800.

[4] Berscheid, E., & Hatfield [Walster], E. H. (l969).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5] 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原创作者 | 吉夕心 (心理学简报主笔团首席编辑)

审稿 | 心上田 (心理学简报主笔团审稿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