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海岸线的自然变迁——春秋时南通、上海之地还是汪洋大海
春秋时期的长江入海口,经过今扬州、镇江后江面骤然开阔,呈喇叭形,如此流速放缓,在江流海浪激荡下泥沙纷纷向长江口外南北两侧回旋沉降,逐渐堆积成北岸古沙嘴和南岸古沙堤,下面着重介绍长江口北岸古沙嘴的延伸东扩,其基本的步骤是自西向东逐个合并沙洲。
扶海洲——汉末开始接陆
扶海洲原是海中隐沙,在春秋战国时发展为大块卵状沙洲。“秦汉时州东百里有长洲泽,又东有扶海洲”,说的是秦汉时的扶海洲在泰州以东百余里的长洲泽的东部。长洲泽在今如皋以东附近,是当时长江口北岸沙嘴延伸处的滩涂淤地。至少在晋朝以前,长洲泽已成桑田。史载:长洲泽多麋鹿,千麋成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叫麋畯jùn(麋群践踏过的田地),民众在此种稻,不耕即可收获。
东晋时扶海洲已完全同扬州、泰州处的古沙嘴相接,长江口北岸推至如东县掘港镇附近。掘港镇渐成著名盐场,明代中后期后更发展为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商业重镇,号“小扬州”。
胡逗洲——唐朝时接陆
南朝时在今南通和海门间淤积沉降出大型沙洲,名胡逗洲。
据《太平寰宇记》载:胡逗洲在海陵县(今泰州)东南两百三十八里海中,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五里,民众多流人,煮盐为业。“流人”多指不堪忍受苛税盘剥的迁徙流民,他们因劳作在孤立沙洲,与外界相对隔离,故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南通方言,与周遭完全不同。
胡逗洲曾见证侯景败亡。侯景原是管辖东魏黄河以南13州之地,统领十万精兵的悍将。后向南朝梁国请降。548年又举兵叛梁,囚禁梁武帝萧衍,废立萧纲和萧栋,甚至自立为帝。552年,败逃的侯景从沪渎(古吴淞江下游近海处)入海到胡逗洲,被其部将羊鲲kūn所杀。唐时,胡逗洲逐渐与陆地相接,接陆处有一条古称横江的夹江。由于水浅沙涨,横江在唐末淤积封闭。
东步洲——北宋时接陆
北宋时接陆的东步洲是由唐朝时涨出海面的东洲、布洲等沙洲合并而成的。五代十国时,在当时东步洲最东端的吕四港镇附近,设海门县(具体建县时间应为后周显德五年,958年)。东步洲与陆地相接后,长江口北岸沙嘴已延伸至现今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镇。
自14世纪起,长江主流移向北支入海,致使长江口北岸大片坍塌,海门县治数次向内陆迁徙,最终废县为通州的静海乡。清初时随着长江主流南倾,北支日趋缩窄,进入衰退期,长江口北岸因径流减少再次淤积涨出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沙洲,绵亘百余里,统称为海门群沙。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故清廷又在茅家镇设江苏省海门直隶厅,此即现今海门市的由来。
长江口北岸最后一次大规模合并沙洲是在光绪时启东群沙的靠岸。启东群沙大致由惠安沙、杨家沙和永丰沙等13个沙洲组成,因属近邻崇明县管辖,亦称崇明外沙。由此长江口北岸沙嘴已东拓到启东市寅阳镇附近,现今长江口三角洲面貌基本成型。20世纪以来,长江口北支径流日趋萎缩,1915年占总量的25%,1958年降至7.6%,1999年更降至1%以下,如不予疏浚治理而照此发展,那1267平方公里的崇明岛迟早会北接靠岸。
崇明岛的雏形是唐高祖武德年间在东步洲南部淤涨出的两个沙洲,两洲相隔七十余里,时名东沙和西沙。后涨塌频繁,清代时才形成现今崇明岛的基本轮廓。
拓展:春秋时长江口海岸线与现今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