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何村的私人记忆(五)-------追溯文化渊源
近日我沉浸在外祖家的《南阳叶氏宗谱》不能自拔,有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清末民(国)初,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广大农村,究竟怎样的家庭(家族)才能有受教育的机会,成为文化人?我家太祖辈是请得起长工,可以自给自足的殷实人家,可也没有出过文化人,他们一辈子困在农村,一直和农田打交道,终生从事农业;而绝大部分家庭则成为佃农,在贫困边缘挣扎,和文化无缘。
直到70年代,我庆幸比同龄人多读了几年书,从而摆脱农民身份,免于被蒙蔽。假如单从遗传角度分析,我认为这一切得益于我外祖家族。我何氏家族到我祖父这辈开始有人读书识字,但从清末延续到1970年代,孙裔上百人,未曾出过一个大学生。而我外祖父因为单传,受到我外太祖父的特别宠爱和坚持,从小送入私塾,最终谋得了教员职位。其职业生涯起起落落,在几次运动中或挨批斗或劳动改造,他甚至说“种田万万年”。但是不管如何,在我外祖父身上有了文化的基因,我成了受益者。
但是与何氏家族不同,同村的南阳叶氏家族(我外祖家族的叶氏分支)却完全不一样,教育渊源不长,文化人却层出不穷。叶氏在道光年间开始搬迁下何村,约100余年(1851---1970年止)的短时间内,便出现十多位大学生。他们除了两位在50年代遭受运动被杀害;其余则走出乡村,他们的子孙走得更远,甚至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在农业之外的岗位发挥自如。
如00后的周城(1904年)科长,周显(1907年)军人;10后的开禄(1911年)军人;20后的开源(1922)教授,周起(又名周长1924年)教授;30后的冬梅老师,才度老师;40后的开亮工程师,开甲(1945年)老师……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叶氏第一个读书人是谁?带着问题,我多方聆听老人口述,多次翻阅叶氏家谱,最后锁定如有祖辈-----燧三十公,下何叶氏始祖。
如有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生於道光辛丑年1841十月,卒於民国癸亥年1923七月。他活了82岁,跨越清民(国)两朝,期间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袁世凯大人物相继更替。
咸丰年间,一场洪水,他们原先居住的梅溪边的下溪边村庄由于地势低矮,导致整个村庄被吞没。他和长兄如富凭借一棵大树死里逃生,搬迁到下何。从此他兄弟俩白手起家,开创家业。
洪杨时期,太平军滥杀无辜。如有凭借自己的勇武,额头刻了“太平天国”四个字,证明自己曾经是他们的一员,从此逃过一劫。
如有又是如何成为一个文化人的呢?家谱并无详细记录,但在卷三十二(p8)有“国学监生”,卷三(P251p263)卷有“太学生”的字眼,我只能从这片言只语来推断如有的文化人身份。
在古代,国子监是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创设于隋朝。到了明清两代,国子监常与国学、太学相混称,所以如有有“太学生”的身份;国子监既是教育行政职能,又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授官,也可参加科举。
清代,国子监监生的来源有:①贡监,生员入监读书;②荫监,官员子弟入监;③举监,举人入监;④例监捐资入监。查遍如有祖上三代没有生员,官员、举人,所以,第四种途径获得监生可能性极大-----捐资入监。
原因有三:①晚清时期捐监之风盛行。纳监的监生只要向户部交一笔钱,就可以领取一张“护照”,然后再向国子监交一笔钱,即可领取”监照”。分散在全国学生,并不需要在监学习,可领膏火,可等授官。②同族的英六百三十二(生道光乙丑年1845,光绪五年1879入学,即34岁成为国子监学生,位于马涧镇上盘山村)。有文为证“邑之官绅均倚重之,以捐赈功叙国子监,”③猜测,如有大约三十或四十岁之间,家业繁荣,人丁兴旺,有余财。所以通过捐资谋官求学比较可信。
今天来看,不论国学监生是怎么获得,如有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奠定了叶氏家族接受教育的基础,播下了读书的种子,成为叶氏文化人的源头,然后在第二世(如有四子新车)身上有了突破。新车成了叶氏的第一个秀才,也是最后一个秀才……
俗话说,贵族的形成需要三代,叶氏祖上的一个行动,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重视,对功名的愿望,受益的何止是三代?今天,年轻人不会再从事农业了,读书也不一定能改变身份、获取功名;但是它能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启蒙心智,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