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何村的私人记忆(五)-------追溯文化渊源

近日我沉浸在外祖家的《南阳叶氏宗谱》不能自拔,有个问题一直困惑着我:清末民(国)初,在温饱尚未解决的广大农村,究竟怎样的家庭(家族)才能有受教育的机会,成为文化人?我家太祖辈是请得起长工,可以自给自足的殷实人家,可也没有出过文化人,他们一辈子困在农村,一直和农田打交道,终生从事农业;而绝大部分家庭则成为佃农,在贫困边缘挣扎,和文化无缘。

直到70年代,我庆幸比同龄人多读了几年书,从而摆脱农民身份,免于被蒙蔽。假如单从遗传角度分析,我认为这一切得益于我外祖家族。我何氏家族到我祖父这辈开始有人读书识字,但从清末延续到1970年代,孙裔上百人,未曾出过一个大学生。而我外祖父因为单传,受到我外太祖父的特别宠爱和坚持,从小送入私塾,最终谋得了教员职位。其职业生涯起起落落,在几次运动中或挨批斗或劳动改造,他甚至说“种田万万年”。但是不管如何,在我外祖父身上有了文化的基因,我成了受益者。

但是与何氏家族不同,同村的南阳叶氏家族(我外祖家族的叶氏分支)却完全不一样,教育渊源不长,文化人却层出不穷。叶氏在道光年间开始搬迁下何村,约100余年(1851---1970年止)的短时间内,便出现十多位大学生。他们除了两位在50年代遭受运动被杀害;其余则走出乡村,他们的子孙走得更远,甚至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在农业之外的岗位发挥自如。

如00后的周城(1904年)科长,周显(1907年)军人;10后的开禄(1911年)军人;20后的开源(1922)教授,周起(又名周长1924年)教授;30后的冬梅老师,才度老师;40后的开亮工程师,开甲(1945年)老师……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叶氏第一个读书人是谁?带着问题,我多方聆听老人口述,多次翻阅叶氏家谱,最后锁定如有祖辈-----燧三十公,下何叶氏始祖。

如有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生於道光辛丑年1841十月,卒於民国癸亥年1923七月。他活了82岁,跨越清民(国)两朝,期间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袁世凯大人物相继更替。

咸丰年间,一场洪水,他们原先居住的梅溪边的下溪边村庄由于地势低矮,导致整个村庄被吞没。他和长兄如富凭借一棵大树死里逃生,搬迁到下何。从此他兄弟俩白手起家,开创家业。

洪杨时期,太平军滥杀无辜。如有凭借自己的勇武,额头刻了“太平天国”四个字,证明自己曾经是他们的一员,从此逃过一劫。

如有又是如何成为一个文化人的呢?家谱并无详细记录,但在卷三十二(p8)有“国学监生”,卷三(P251p263)卷有“太学生”的字眼,我只能从这片言只语来推断如有的文化人身份。

在古代,国子监是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创设于隋朝。到了明清两代,国子监常与国学、太学相混称,所以如有有“太学生”的身份;国子监既是教育行政职能,又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授官,也可参加科举。

清代,国子监监生的来源有:①贡监,生员入监读书;②荫监,官员子弟入监;③举监,举人入监;④例监捐资入监。查遍如有祖上三代没有生员,官员、举人,所以,第四种途径获得监生可能性极大-----捐资入监

原因有三:①晚清时期捐监之风盛行。纳监的监生只要向户部交一笔钱,就可以领取一张“护照”,然后再向国子监交一笔钱,即可领取”监照”。分散在全国学生,并不需要在监学习,可领膏火,可等授官。②同族的英六百三十二(生道光乙丑年1845,光绪五年1879入学,即34岁成为国子监学生,位于马涧镇上盘山村)。有文为证“邑之官绅均倚重之,以捐赈功叙国子监,”③猜测,如有大约三十或四十岁之间,家业繁荣,人丁兴旺,有余财。所以通过捐资谋官求学比较可信。

今天来看,不论国学监生是怎么获得,如有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奠定了叶氏家族接受教育的基础,播下了读书的种子,成为叶氏文化人的源头,然后在第二世(如有四子新车)身上有了突破。新车成了叶氏的第一个秀才,也是最后一个秀才……

俗话说,贵族的形成需要三代,叶氏祖上的一个行动,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重视,对功名的愿望,受益的何止是三代?今天,年轻人不会再从事农业了,读书也不一定能改变身份、获取功名;但是它能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启蒙心智,这就够了。

(0)

相关推荐

  • 【洞庭作家】方鸿/走进黄桥村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走进黄桥村 作者:方鸿 初冬的早上,张步真老会长带领我们一行三十多人,驱车一百多里,前往平江参观东塔黄桥村叶氏古民居群,并在那里举办"古村落与 ...

  • 山西灵石县余氏家族

    笔者前些年编撰<中华余氏人物志>过程中,需要查阅全国各地县市方志,搜集余姓资料,发现北方地区基本鲜有余氏居住地记载,县志所载大部分都是任职官员. 余姓分布较多的北京地区,明清时期直隶顺天府 ...

  • 敦义堂世系表(转载)

    x三十六世三十七世三十八世三十九世四十世嘉熙长寿嘉田长盛嘉松长麟嘉恩长清,清赐粟帛,配宋氏惠崧,配汪氏裕桃,配叶.方氏立裕根,绍惠云惠云,绍长宏,配宋氏惠发,夭长宏惠云裕根长喜,配程氏惠光裕福嘉润长国 ...

  • 陈益峰:壁上挂灯,邓氏后人连中科甲

    文/陈益峰 每一个村的地形特征是不一样的,所结的穴场也是不一样的,不是某一个公式,或者某一种穴法可以完全囊括的. 本文所谈的案例,喝形:壁上挂灯,穴场附近有邓氏老祖坟七八个,葬后,邓氏人丁大发,如今单 ...

  • 官渡之战荀家冢守护者-郑州市中牟土山店荀家人

    [荀家村·每周一村] 根在中原郑州市中牟县土山店村 (本文章有荀铁高.荀建宾提供,荀科.荀建朋收集) 近千年的等待,三十多年的寻找,历经四代子孙,我们完成了一个很渺小却很光荣的任务.多少年来,土山店村 ...

  • 古代文化常识中的那些“学校”——明清学校

    明清学习主要都由官方开设,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最高长官是国子祭酒,学生称为监生. [学官] 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学政.教授等. [祭酒] 国子监 ...

  • 下何村的私人记忆

    好像自己还是那个牙牙学语的小孩,恍惚就来到了中年.最近因为做不动产证,重修老房子,引发我对家乡小村庄的回忆,写下这些,权当怀念. 一:下何村何氏的前世今生 我的出生地是马涧镇下庄村,原先书面文字的村名 ...

  • 下何村的私人记忆(二)-----叶氏家族树

    在<与内心的小孩对话---如何治愈你的童年创伤>读书课第七讲,李峥嵘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个作业是,画你的家族树,重新认识自己的过去,重构记忆,把自己的生命和家族链接在一起:或者可以做家族口 ...

  • 下何村的私人记忆(三)-----叶氏家族树图片

    接上文(下何村的私人记忆(二)-----叶氏家族树)下何叶氏始祖如富.如有两兄弟,如有(金有)更有能力,当年除了造25间房屋,还造有水碓,用来碾米:他留下的子嗣也更多.如有(金有)生有六子,孙子十五, ...

  • 【乡土兰溪】走进厚伦方村:感受方干后裔的文化渊源

    走进厚伦方村:感受方干后裔的文化渊源 在兰溪游埠至诸葛的公路线上,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叫厚伦方村. 厚伦方是兰溪西部的一个村,隶属诸葛镇.在2007年浙江省文化厅公布的农村文化示范村名单上,厚伦方榜上有 ...

  • 下何村的的私人记忆(四)----何廷秀(何龙)及其后裔

    因本人在公众号的文字<下何村的私人记忆>被浦江何江锡先生指点,我在<光緒蘭溪志>卷六找到关于何廷秀(何龙)的三处记载:武仕籍,何龍  靈泉鄕人入籍,任嗒喇章京:武仕籍,武靖堡供 ...

  • 雁门关下发现杨家将后代,大约五百人,村中的杨家祠堂至今已有千年

    说起杨家将,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大家所知道的都是影视剧版本的,主要是讲述北宋期间杨家名将家卫国的故事,杨家男将.女将都是人才辈出,令敌方闻之丧胆,不敢轻易地进犯宋朝领土,对于宋朝的兴盛有着不可磨灭的功 ...

  • 动态下拉菜单,学会只要五分钟

    小伙伴们好啊,今天咱们一起来制作动态的二级下拉菜单. 先来看效果,使用下拉菜单选择客户区域,在随后的下拉菜单中就会出现该区域的客户名称: 首先来准备一个客户对照表,第一行是用户区域,每一列中是各个区域 ...

  • 青山学12道美食,干锅香辣鱼和五花肉都是下饭好菜,吃五碗都嫌少

    黄金虾 做法: 1.将虾剪去须.脚,冲洗干净,辣椒切末备用: 2.在处理好的虾中加入盐.料酒.胡椒粉腌渍片刻: 3.加入蛋清拌匀,拍上生粉: 4.炒锅倒入适量油,烧至七成热: 5.放入腌渍好的鲜虾,炸 ...

  • 兰江边上的下刘村

    兰江边上的下刘村 在兰江边上与焦石村靠近有一个村叫下刘村,下刘村前靠兰江,风光旖旎,交通发达.自兰溪经女埠就可到达. 下刘村位于女埠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3500米.全村以丘陵为主,区域面积1.05平方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