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化积、健脾开胃、疏肝解郁、回乳消胀的功效—麦芽!生、炒、焦麦芽如何选!
麦芽,中药名。多生长在北方区域,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5m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炮制方法
1、麦芽:除去杂质。
2、炒麦芽:取净麦芽,照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棕黄色,放凉,筛去灰屑。
3、焦麦芽:取净麦芽,照清炒法(不加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炒至焦褐色.放凉,筛去灰屑。
古道瘦马按:我临床上特别爱用麦芽,消食炒麦芽,理气生麦芽,十个方子里,五六方少不了大麦芽。实践证明该药物廉效宏,故此推荐。请看河南名老中医毛德西先生如是说。
麦芽舒肝,最早闻听于张文甫先生。有一次,一位年轻医生给病人开了一张回乳的处方,是一味生麦芽二两,水煎服。张老师马上纠正说:应当是炒麦芽,不应当是生麦芽。问其原因,他说:“生麦芽舒肝通乳,妙麦芽健牌回乳。还引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无儿食乳乳欲断,炒麦芽汤频服宜。张师对生麦芽功效的甄别,至今记忆尤深。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云: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可见麦是入于肝经的。张师还指出,麦芽,包括谷芽、稻芽,从出芽到成芽,其生长过程犹如甲、乙二字,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欲出乙像草木初生,枝叶柔软舒展之状。肝为乙木,胆为甲木,木喜条达,麦芽入于肝(胆)经,其生发之气自可舒解肝郁,调达肝气。
后来看到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大麦芽性平,味微酸,虽为牌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效)。盖肝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原为人身气化之萌芽(气化之本在肾,气化之上达由肝,故肝为气化之萌芽),麦芽与肝为同气相求,故善舒之。由此,使我对生麦芽舒肝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凡由肝郁引起的各种病症,如肝炎、胆炎、胆结石、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慢性胃肠炎、神经官能症、乳腺病、月经不调,以及前阴疾病等,均可用生麦芽舒解之。而炒麦芽为健脾消食药物,不具备硫肝作用。上述疾病,凡见病变部出现痞、满、闷、胀、下坠、疼痛,以及口苦、纳差、情绪郁闷等自觉症状,舌苔白而不缺津者,均是生麦芽的适应证,不必犹豫。一般用量为10g~30g,乳络不通,可用60g~100g。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回乳炒用60g。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相关论述
1、《药性论》: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2、《日华子本草》: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症结,能催生落胎。
3、《医学启源》:补脾胃虚,宽肠胃,捣细炒黄色,取面用之。
4、《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5、《本草纲目》:麦糵、谷芽、粟糵,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观造饧者用之,可以类推。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诸药兼用,则无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