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将军手握兵权就可以造反?瞧瞧赵匡胤,早给你防得严严实实
有兵权就可以造反太肤浅。
什么是兵权?战时指挥、部队士气、将领任免、军队后勤补给等等,是各个方面的复合体。
古代将军领兵只有战时指挥权,大家熟悉的虎符,打仗了给将军一半虎符,拥有临时军队指挥权,打完仗了虎符上缴,指挥权收回。
那么这个临时有了指挥权的将军会造反吗?
困难太大。将士听命一呼百应,原因是服从的是朝廷这一组织结构,指挥权是王权代表,不是服从具体的将军个人。
看看春秋战国前后数百年,叛逃的将军多,举兵造反却很少,亡国大都来之大国兼并,或者内部权力分裂,如天下七雄,三家分晋,田氏夺齐。
樊於期伐赵兵败,害怕秦王责罚逃去燕国,为什么不造反,而是逃命。因为他要军营帐说句,弟兄们,我们肯定要被惩罚,不如造反吧,那么连命都不用逃了,不出营帐门立马就被部队给镇压了。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但是谁敢说造反?反而打来打去都是说别人造反。只有袁术这个二货,觉得兵多粮足地广手下多,说我要当皇帝,结果成了群殴的对象。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道理古人深知,对兵权的控制是看得比外患还重。
赵构为什么默许秦桧搞岳飞,民族存亡啊,收复河山啊,朝廷安危啊,难道不在意?非也,赵构觉得兵权失控,十二金牌令的故事在百姓听来是个传奇,可在赵构本身来言心态炸了,汗毛都竖起来,觉得皇权受到威胁,所以招回岳飞后默许秦桧暗暗行动。
精忠报国之魂害了岳飞,应该不听皇帝命令,收复河山,最好是清君侧,甚至大不了自己带兵反了吧,岳家军天下无敌。
长大后接触历史知识多了了解历史事件多了,才知绝无可能。
秦桧在罗列岳飞罪名时,手下十二位主要将领一半多做了伪证,他们作为岳家军重要成员在军事指挥上是服从的,但是政治上还是服从皇权的,甚至可以罔顾事实诬告主帅岳飞。
那么什么样的将军有了兵权可以造反?
这要打唐朝兵制和军制开始,节度使权力的失控。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不光有了地方军队的指挥权,还有军队人事的任免权。
安禄山阴险的时常搞些小军事行动,一边造成边境好像不安稳的假象,突出攻绩好来让自己长期稳定在这个节度使位置上,一边通过战事发展个人势力,打击或者排挤异己、提拔心腹,达到军队的完全控制力。
但是即便这样,也一直没造反,因为军队的后勤供给还是要中央政府调拨的。
直到杨国忠为相国,杨国忠一直和安禄山不对付,平时在部队财政开支调拨上就一边故意为难,一边在唐玄宗那举报安禄山说有造反念头,他在幽州哪里搞自己小王国啥的。
唐玄宗还没拿主意,这风就传到安禄山耳朵里,干脆趁大家对杨国忠专权的不满,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反了吧。
安禄山的猛击,让军事力量外强内虚的盛唐一下调整不过来,在加上前期抽掉组织防守的力量失败,一下子拿不出部队阻击,只得战略转移往四川逃命。
安史之乱最终平定,但却留下了一个遗祸数百年的病毒。
因为依靠各镇节度使平叛,使得他们的权力得到飞速膨胀,不但有了独立指挥权,还有了地方税收、军队征募、人事任免等等权利,节度使的任免制也被承袭制暗暗取缔,形成大大小小不等的军事小集团。
这就是困扰中晚唐100多年的“藩镇割据”毒瘤,唐廷从此再也没能恢复对地方的有效控制,直到唐朝灭亡,藩镇又以五代十国的形式存续了几十年。
直到赵匡胤建立宋朝,这个本身以武将兵变上位的皇帝,深知军队势力失控的危害性,于是摆了一桌宴席搞“杯酒释兵权”,重新实现了朝廷对军权的集中。
有宋一代,推行以文治国,对军队和军事将领的遏制达到一个极端,一个将领在指挥职位上三年一轮换,这三年你部队是山东的,下三年全是河南的,这个局面基本让将领无法形成自己的个人权势。
这样搞安全是安全了,但是战斗力也是快速瓦解,军人社会地位帝,你看水浒中常有发配边军的文段,军人没有荣誉感了,好男儿不当兵要读书,是社会风气主流。
对内压制的结果,就是对外战争的屡战屡败,辽国、西夏、金人,谁都能在宋朝身上刮点油水出来,直到最终灭亡于超级大国蒙古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