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佑和教授
(1925-2017)
父亲早年与启功先生熟识,他想为我找个老师带我学画,后来便向启功先生表达了这个想法,启功先生于是叫父亲拿了几张我的画转给他看,没想到先生很满意,于是十一岁那年,我就师从启功先生学习中国画,并于16岁考上了辅仁大学女子学院美术系。
曾先生1925年生于北京。从11岁开始,年幼的她就师从启功先生学习中国画并于16岁考上了辅仁大学美术系。当年的辅仁大学建在恭王府内,曾佑和就在这座花园内度过了她的整个学生时代。曾佑和于1942年毕业,美学博士,在毕业至今的五十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传统美术的教学和传播事业,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艾克先生与曾佑和女士
我当年也是艾克的学生,艾克当时在辅仁大学任西洋文学史系教授。我们在1945年结婚。
艾克在华26年,这期间他学习、研究和整理了大量有关中国艺术的知识和资料。他是“中国营造学社”的会员,并且是“华裔学志”的创办人之一,该刊于1948年停刊。
也正是在这些年里,艾克研究并撰写出版了《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现在看来这或许是在他的诸多专著中最有名的一部,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现代艺术品味。
这本书于1944年出版,成为中国家具欣赏与鉴定的权威书籍,并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中国家具的热情和关注。
但这之前,中国古典家具一直乏人问津,价格也非常便宜。尽管如此,艾克为了多买一些家具进行研究,有时还是会选择那些看上去稍微破旧或残损一点的,然后再找匠人修复,毕竟这样价格相对会更加低廉。
说起曾佑和先生,我们又不得不先谈起另外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中国明式家具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古斯塔夫·艾克(1896~1971),曾先生是艾克的夫人。在恭王府读书时,曾佑和是艾克的学生,他们在恭王府相识、相恋并结婚。1948年因时局动荡曾佑和与艾克先生移居美国。
艾克先生 / Emil-Wilhelm-GustavEcke
她和丈夫艾克收藏了50多年的7件黄花梨家具,已于2006年9月20日悉数捐赠给北京恭王府以报答辅仁大学对她的培育之恩.曾佑和说:“我已经八十多岁了,这些家具我也不能带走,还是留给大家,留给中国吧。”曾先生所捐赠的这七件家具分别为:明代黄花梨圈椅、明代黄花梨理石面长条桌、明代黄花梨小条案一对、明代黄花梨双人凳一对和明代黄花梨二连橱,其中有五件是《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中的范例,更显其弥足珍贵。《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是世界上研究中国硬木家具的开山之作,其作者就是古斯塔夫·艾克。由于当时纸张奇缺,资金拮据,只印了200部,但这是全世界第一部有关中国硬木家具的学术著作,当时价码就为50银元一部,如今这本书也成为家具爱好者们搜寻和收藏的目标。2009年12月1日香港佳士得拍卖出此书成交价高达人民币近20万元。此书共收录122件明清家具实物,30余张精确的测绘图纸,4张解析清楚的中国家具各种榫卯结构图,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家具图像和尺寸资料,成为学习研究明式家具的必读教材。《中国花梨家具图考》的研究成果堪称巨大,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相关书籍和文章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响。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测绘图纸
艾克先生指导 杨耀先生测绘
这本书中测绘过的家具当时都是我们自己收藏,因为别人的家具我们不方便将其拆散测绘。
除了我们自己的收藏以外,其他还收录了在北京的外国使者以及欧洲学者们(其中大部分都是德国人)所收藏的中国家具。
艾克将它们按照类型,时期和造型风格来分类,并附有精确尺度的制图,包括不同的组成构件和卯榫结构图,使它成为世界各地的木工和家具设计师完美的参考资料。
古斯塔夫·艾克,中文号“锷风”。生于德国,母为伯爵之后,父为波恩大学神学教授,艾克在德国、法国各大学攻读美术史、哲学史。游学欧洲各国,随后在包豪斯学校任教。1923年厦门大学创校,聘请艾克来华任教。1928年清华大学创校,复又约其来北京任教,随后又到北京辅仁大学任西洋文学史系教授。
艾克先生《明式家具》一文刊登在《太平洋年刊·檀香山中国家具》(1956年,纽约)上的书影
在华期间,艾克遍游名胜古迹接,触到中国古代艺术精粹,深深被其打动,遂从事研究,终生不懈。居京后的艾克与梁思成刘敦桢教授等交往较多,同时开展对中国古代铜器、玉器、绘画以及明式家具的研究。
艾克与中国夫人曾佑和
艾克先生当属世界上研究中国明式家具最早最深入的德国学者,从上世纪20年代后期直到1971年去世,艾克教授数十年不遗余力地从事中国古代家具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分析总结出许多中国家具发展演变的规律。例如,他提出传世至今的明清桌台造型的早期形态应该是由商周时期箱型结构的铜禁逐渐演变而来:框架与芯板由早期的分离状态逐渐融合为一体,芯板下面部分逐渐退化,成为只有上部和两侧的壶门形状,底托部分则变为后来的托泥,托泥后来也归于消失仅有少部分家具残留;框架与芯板两侧部分逐渐融合为唐宋时期常见的板足,板足则又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挖缺做法以至发展到最后的实体马蹄为止;他还提出:柜橱的早期形态为上下两部分分体组合,到后来,下边的框架型台式底座则逐渐与上面部分的边框合二为一,并延伸出四足变为明清时期常见的方角柜与圆角柜......这些观点是很有开拓性的,在现在看来也是颇有见地和难以逾越的。除此以外,如上述艾克还将西方对建筑的测绘方法引用到中国家具研究中来——他将自己收藏的家具拆散解剖,研究其卯榫结构,并且严格测量,将其形制构造按比例绘出三视图,这一研究方法苓人耳目一新,并使得精巧的细木作技术得以传世,获得世界的瞩目与赞赏。
黄花梨卧榻桌几 结构图
长久以来,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中,古典家具从来没有像陶瓷和中画一样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更谈不上收藏与研究,正是艾克教授开拓了中国家具这一新领域、新学科,使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家具也是构成中国文化的一项宝贵遗产,对启发世人重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以及鼓励后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辅仁大学受内战波及面临停办,我们拿到校方给予的一年补偿金后又去了他最初来华时任教的厦门大学,离开北京前我们将收藏的近五十件黄花梨家具分两批分别转交给英国大使馆和德国大使馆代为保管。
1948年我们收到夏威夷的邀请,到夏威夷新开办的一所大学任教,于是艾克和我移居至美国,但所藏家具一直留在中国,除了家具外还有70多箱珍贵的书籍。
新中国成立后,德国使馆撤销,存放在那里的家具也不知去向,但令人欣慰的是英国大使馆在撤走前,来信询问我们的家具如何处置。
后来由于时间紧迫家具被转给了一位德国友人,后来这位友人十分慷慨的又将东西归还给我们。而那些留在北京的书,后来都被没收,至今不知去向。
2006年9月20日我捐赠给北京恭王府的七件家具就来自这一批辗转保留下来的收藏。
1948年因中国政局动荡,辅仁大学迁校,艾克与夫人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夏威夷。1950年艾克成为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主讲东亚美术史,1966年退休,1969年返回檀香山,直至1971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75岁。艾克先生一生博学多才,涉猎广泛,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且著述颇丰,其中涉及到家具的除了最著名的《图考》一书以外还有多部。艾克教授对中国明式家具的研究开一代之先,其开拓者的历史地位亦是举世公认。ps.文中黑色字体为曾佑和先生口述,灰色字体为作者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