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上火』只需一次就会相伴终生这件事,你知道咩?
1
昨天傍晚发了旅途中的一张和鸭鸭宝贝合影的照片之后涌来的一片评论里有的说我两鬓斑白貌似肾亏,我忍了。还有人说我嘴唇是否上火,难道夜里太累了?我没有忍住。因为我先是觉得别瞎扯淡!随后对着照片仔细一看还真的出现了杨梅那般暗红的圆点,还真的开始出现疱疹了,虽然毫无症状。但我有冲动借今晚讲解一下:这不是夜里太累(虽然我最近睡眠时间的确短,旅行开始到现在每天没有超过5小时的,当然严格来讲这个状态并非今日中文语境里的所谓夜里太累。。。),至少和夜里太累没有直接关系,最多只是间接关系。
今日为全中国14亿人民耳熟能详的上火是一个巨大的筐、什么都能装,当然包括最最常见且典型的嘴唇疱疹。而一旦Up Fire了,接下来就会套路般地迎来一连串来自长辈们的温馨建议:『赶紧喝点板蓝根来Clean Fire(清热)、Quit Fire(祛火)、Disarm Fire(解毒)罢!!』——这最后一个语气词我还专门要用鲁迅先生那个时代爱用的罢字以增强传统温馨的文化氛围。
然而实际上,那根本不是上火,而是病毒感染的结果。无论基于传统医学你的体质是寒凉还是火烫、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两虚,或者无所不虚、浑身皆虚,只要你不接触到这种病毒,你就永远不会在嘴唇上发生Up Fire。相反,只要一旦接触并被感染,那么这个病毒就会永远与你相伴、如影随形,而且你还可能通过接吻等行为将这种特殊的Up Fire传染给你最亲密的人。怎么样厉害不,没想到吧?传统中医里的Up Fire竟然也能够传递,就好像奥运圣火的传递那样。。。
是什么病毒呢?极其常见的单纯性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看到这一粒粒可爱萌萌的小东东了吧?它们就是造成你嘴巴上up fire的始作俑者~
2
再来简单感受一下嘴唇『上火』时的症状与每一次发病过程:
①嘴唇上某个部位感觉哪里不对:刺痛或刺痒或又痛又痒,发烫——以前只要发过一次的就有经验了:我特么要Up Fire了。
②一般上述症状出现半天左右之后,患部开始红肿。这说明病毒君们的复制增殖开始活跃→此时就开始治疗其实效果最佳。
③再过1到3天之后,红肿部位上面开始出现水泡,有点难看。不要小看这水泡,可是病毒君们努力后的硕果:里面充满了大量病毒君!如果你体贴且同情这些活得不容易的病毒君的话,请用牙签把水泡戳破,然后抹在其他人嘴上,就很有机会帮助病毒君们找到新的工作哦!
④发病10天到两周过去后患部结痂,逐渐恢复,病毒君们的一个周期结束。
但有时候,病毒君们还能把事情搞得很大:在嘴唇乃至周边形成大量较大的水泡,引起发热甚至腭下淋巴结肿大,痛苦万分。当然,这一般都是病毒君和你网友初次约会时的杰作,他们有点玩High了。原谅他们,忍受一下,从第二次开始通常就不会啦:不过就是小小水泡集中一角,轻轻发一发,然后就好了,达到了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共赢,令人感动。有没有感觉到一种熟悉的氛围?没错,蕨经一直强调加快普遍新冠疫苗接种的效果也在这里:就算所有人都接种了也无法保证不感染不发病,但只要人体对病毒有过一次体会、吸收一次教训,也就是脱离易感之后,从此绝大多数人即便发病,症状也将轻微很多。
3
精确而言,引发世间最常见Up Fire症状:嘴唇疱疹的病毒是单纯性疱疹病毒1型。它既能够通过人传播,也可以通过人接触到物,然后物传染给人。也就是说有些东西你碰到之后也可能上火,真是有点醉。刚才提到,症状开始在嘴唇表面明显显现的时候,那地方就好像风吹柳絮一样,哇塞病毒君满地都是!尤其是和病毒君初次邂逅,或者说自己免疫系统已经很不给力(如艾滋病患者)的那些人,如果你接触这个时期的他们的话,恭喜你:你中刀的概率大幅度上升!
以及,这是一款一往情深、经典言情小说般浪漫的病毒——一旦邂逅,相伴终老。当然,问题在于它是一厢情愿的、不会在乎你的感受的。。。
上文已经有所提及:嘴唇疱疹发病之后一般两周内可以自愈,若用药用得恰当可能好得更快。然而自愈不等于根治。因为这种病毒它太想爱你,想要全面占领你的喜怒哀愁,所以一旦感染你之后,就会进入神经细胞里躲藏起来,形成根深蒂固的潜伏性感染。
今日的现代医学有药物可以去抑制病毒的增殖,却至今还没有药物能够将躲藏进入神经细胞里的病毒给干掉。所以嘴唇疱疹只有治好了,却没有治愈了一说。表面上可能和感染之前没有任何区别,肉眼完全无法分辨,依然是那张美丽光洁性感如玉的嘴唇,可是病毒已经决定与你终生结缘,你却浑然不知,还在忙着给自己熬清火汤药调养身体。等到你随机遭遇其他疾病譬如感冒发热,或者工作压力山大疲惫不堪,有时候甚至只是大姨妈驾到前身体有所不适、免疫有所抑制,它就有可能从潜伏的神经细胞里出来找你,让你千万不能负心忘了它对你的爱。
若你同时还患有特异性皮炎等导致皮肤屏障机制减弱的话,它会更用力地渗透、把和你爱庆祝得更加隆重,那种伴随烧灼感的难以忍受的剧痛的体验会让你终生难忘。当然,免疫记忆留下之后下次它就会温和不少。恩,就有点像结婚之后慢慢平淡下去那样,毕竟大家要一起过日子了,没必要每次都轰轰烈烈,非要上升到行为艺术的高度。
↑然而正如同哪怕接种过疫苗之后也有人会重症甚至死亡一样,看似无大海的单纯性疱疹病毒1型极偶尔地也会发狂地爱你、想要占据你的灵魂——在初次感染后,HSV-1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并在极罕见情况下,会活跃地复制起来并引发急性炎症,导致单纯疱疹性脑炎(HSE)。。。
4
因为不可能根治,所以跑医院里的正规治疗法只有一种:抗病毒药来抑制病毒的增殖。抗病毒药有外用,内服和注射三种,根据症状严重程度主治医会有不同的选择。当然你自己也要做一些自我护理:患部保持清洁,以免继发其他感染。否则糜烂厉害了之后甚至可能留下疤痕,就不好看了。正规恰当的治疗,并且治疗时机早一些症状不仅可以轻减,恢复得也会更快。有过哪怕一次发病经历的人一旦感觉嘴唇上感觉不对,那种熟悉的体验又要来的时候,活在21世纪的你就要提醒自己:它恐怕又要来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一旦嘴唇感觉不对,似乎要发起来了的时候,去看什么科呢?
废话。皮肤科。当然也可以去内科。但是有经验的人感觉征兆上来了应该直奔皮肤科。正常的医生看到你一般是视问诊,或者有时候也会弄个血检查病毒抗体,但一般不会有更加特殊的项目了。如果给你搭脉什么的话你不妨先为他的脑瓜搭一下脉。根据症状情况,一般会开抗病毒药。如果发得厉害已经合并了细菌感染的话可能还会上抗生素,如果疼得已经不成人形的话甚至还会有止痛药。记得一个细节:假如你反反复复地频繁复发的话,这一点以及复发时的表现细节也一定要详细告诉医生,让医生给到你建议。
当然,症状不同,药物也会不同。
首先,绝对不要自己判断。其次,绝对不要上网判断。最后:一定要让负责你的医生判断。
一般地:
①外用。软膏为主。避免症状在皮肤上蔓延,针对较为轻微的症状以及不那么频繁的复发。
②内服。片剂为主。不仅针对皮肤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同时也抑制神经细胞中的病毒增殖。当症状有苗头要出来的时候立即服用的话,不仅可能加快恢复,也有一定程度降低复发频率的作用。
③注射点滴。针对首次感染症状严重,或者免疫机能不全,或者患有其他皮肤病等以至于症状严重的人群。
这里要提一点:别看这么轻微的疾病,发达国家管理得还是非常严格的。怎么个严格法呢?——直到好几年前,嘴唇疱疹发病之后你要获得药物治疗,还不得不全跑医院让医生看了之后开药给你,别无他法。但是现在渐渐地,原本只能让医生开给你的外用软膏类药物,现在也可以自己去药店(Drug Store)等地方自己去买到了,也就是变成了OTC了。
但是这仅限于外用软膏类,内服的抗病毒药物原则上必须在医院里由医生处方。而且这种在药店里可以自己买到的外用药还有一个使用前提,那就是必须是以前在医院里被诊断过嘴唇疱疹,并且症状也相同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也就是原则上只允许用在复发的情况下,假如你是个成年人且第一次发病,是不允许使用的。但这一点其实非常难以管理,因为一般人为了图方便谁特么真正会去判断是不是第一次发病,是不是其他疾病,甚至判断是否嘴唇疱疹本身都是一个问题——一旦乱用药导致症状恶化或其他风险发生的话就可能引发事件。故在日本,治疗嘴唇疱疹的OTC软膏隶属于『第一类医药品』,是必须在有药剂师站台的药店里,经过药剂师的仔细问询之后才能买到的。考虑到日本OTC药物的好用以及近年来飙升的人气这里要提醒一句:千万不要以为这东西是a Dog a Cat都可以自己随意判断随意买回国、随意送给Up Fire中的亲朋好友的。
至于上面提到的药到底都是什么名称的药,我就不推荐了。我不是医药代表,并且这也是网上。
顺便提一点蛮滑稽的:传统医学观念里西方和中国人的看法正相反,他们把这种病俗称为:Cold Sore,直译为:冷痛——咱们是火,他们是冰,真是冰火两重天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都能讲、怎么都能圆。这,也正是世界各国传统医学特别好玩有趣的地方O(∩_∩)O
最后追加一个有点让人多一份烦恼的轶事。一项瑞典的研究:3432人,追踪11.3年后发现,嘴唇疱疹反复发作者罹患阿尔兹海默症(旧称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上升1倍,而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还未知。
天哪,我会不会将来痴呆的概率已经比一般人群高1倍了?想到这一点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只能乘现还算精力体力旺盛的现在给自己多来一份长距离骑行压压惊了。。。
婉氨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