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二)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二)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的手去害人。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
    《三十六计,借刀杀人》原典:“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敌人已经明确,其他势力是敌是友尚无法确定,那就设法与这些势力结为盟友,引导他们去攻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这是从《周易》“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计名探源。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
    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利用和借助外界的条件达到目的,同时又不消耗自己的实力。
    【有所作为】意思是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三十六计.借刀杀人》按语:“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

按语解析:敌人的行动迹象已经显露,但另外一股势力也逐渐兴盛,将要有所作为,这时就应该妥善谋划,借助这股势力去消灭敌人。
    【以逸待劳】【损刚益柔】逸:安闲。劳:疲劳。待:等候。“以逸待劳”,指养精蓄锐,痛击远来进犯的疲惫之敌。 “损刚益柔”,指过刚的应当减损,过柔的应当增益。
    《三十六计,以逸待劳》原典:“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势:情势、趋势。损:卦名,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
    这段话问问意思是: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对敌人造成围困的形势,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这是从《周易》损卦彖辞中“损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便可“强敌”受损而使“弱已”有所增益。
    计名探源。出计出自《孙子.军争篇》:“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机,此治力者也。”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战国时期,管仲在管理齐国内政时,就实行军事训练,实际上是在备战。赵将李牧镇守雁门关时,长期不同匈奴作战,其实是在积极备战,所以后来一举大破匈奴。
    战争形势与万物一样,随着时间的推进,都在自然而然的起变化。弱小者因自强不息而日益强大,强大者因狂傲麻痹而日益衰弱。等到我方羽翼丰满或大举进攻,或引敌入境瓮中捉鳖之时,便可随心所欲而无往不胜。关健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待动,创造战机。
    【以简驭繁】用简捷了当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纷繁的事物。
    《三十六计.以逸待劳》按语:“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按语解析:以逸待劳之计强调:使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已,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
    【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趁火打劫之计的特点,就是利用时机,果断地打击对方。
    《三十六计,趁火打劫》原典:“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夬柔也。”
刚夬柔也:语出《易经·夬卦》彖辞说:“夬,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因乾卦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的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
    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以“刚”喻己,以“柔”喻敌,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敌人遇到危难时,就要趁机出兵夺取胜利。这是一个强大者果断决断,抓住有利战机,制服敌人的谋略。这是从《周易》夬卦 “刚决柔也”一语悟出的道理。
    计名探源。《孙子.始计篇》云:“乱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释孙子此句说,“敌有昏昏,可以乘而取之。”
    “趁火打劫”平时会被解读为落井下石、乘人之危的意思,在对方危急时不顾一切为自己谋取利益,似乎是不正当的。在对敌斗争中,利用“敌弱我强”的形势,抓住有利时机,乘势取利,则是兵法的妙用。
    【大获全胜】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三十六计.趁火打劫》按语:“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按语解析:越王勾践想乘吴国遭遇大灾害,螃蟹和稻子连种子都没有时,进攻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北上到黄池与诸侯会盟,国内空虚时,趁此有利时机,大举进攻吴国,大获全胜。
    敌方的困难不外有两个方面,即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内战连年,都是内患;外敌入侵,战事不断,都是外患。敌方有内忧,就占它的领土;敌方有外患,就争夺他的百姓;敌方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赶快兼并它。总之,抓住敌方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时,赶快进兵,肯定稳操胜券。

汉阳老年大学《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班

学员 宗贤静

2021年3月24日

此文为老年大学学员宗贤静先生的“作业”,受其授权,代为发表!

(0)

相关推荐

  • “棋思妙想”象棋三十六计—趁火打劫

    三十六计第五计之趁火打劫: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文]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夬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②刚夬 (卦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五)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五) [顺手牵羊]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顺便拿走别人的东西或顺势做某件事情.     <三十六计.顺手牵羊>原典:"微隙在所必乘:微利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四)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四) [隔岸观火][暴戾恣睢]"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戾:凶暴.睢:任意胡为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三)

    [声东击西]声:声张.表面上要实攻打东边,实际上却东攻打西边.军事上给对方制造错觉而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三十六计.声东击西>原典:"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 之象,利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九)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九) [远交近攻][形禁势格]"远交近攻",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十)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十) [偷梁换柱]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性质.     <三十六计.偷梁换柱&g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一)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典故探微(一)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被誉为东方思想宝库的"明珠".它含英咀华,集古代 ...

  • 听三国名著,帮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积累成语典故

    去年,央视大热的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有两个人让观众印象深刻. 一个是主持人董卿,从小熟读国学经典.唐诗宋词信手拈来的她,深厚的国学底蕴一下子惊艳了观众,也增添了无限的个人魅力. 另一 ...

  • “《史记》中的成语”[“音频+文字”](二)多多益善

    <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既具史学性又具文学性的伟大,自不必说.我们这个专栏,以"成语"为主线,将<史记>中的名人 ...

  •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探微(六)

    <三十六计>中的成语探微(六) [调虎离山][往蹇来连]"调虎离山",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谋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蹇,困难.连,艰难.&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