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看台 | 张新平:大山深处(外二题)

大山深处

  冬季的汉水,已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一股细流,悄无声息地流淌着。

  新上任的扶贫组韩队长跨过小桥,走进大山深处的陡山村。

  走访几天后,韩队长问村支书:精准扶贫,不拉一人。可群众反映山顶还住着一孤寡老人,怎么回事?

  村支书说,老人精神有问题……

  韩队长一挥手,走,看看去。

  山高路陡。一行人气喘吁吁。

  村支书告诉老人,省里的韩队长看你来了。老人目光呆滞,半晌才嘟囔一声。

  老人的家,是原来的护林工房,狭小,逼仄。房间一桌一椅,一张雕花木床,一铺粗布印花被。墙上,掛着一幅毛泽东的画像,泛着油光。

  老人看着送来的米面食油,眼睛亮了一下,然后转身佇立毛主席像前,喃喃自语起来。

  韩队长不解,村支书小声说:老人说,感谢毛主席!

  出门时,老人突然说了一句:代问毛主席他老人家好!

  韩队长心头一震。

  走了老远,韩队长回过头来,看到老人还站在门前。一缕阳光,照在他身后的墙壁上。

  墙壁上,有一行依稀可辨的老标语:为人民服务!

秘密

  千里汉水,悠悠流过这座城市。崭新的越来越多,古老的愈来愈少。

  一桥横贯东西,桥上车轮滚滚。引桥下的涵洞里,闲住着老少俩男人。

  老者是拾荒的。一根竹竿,一双被染黑的运动鞋。两只口袋挑于肩上,塑料瓶与罐子隐约可见。

  青年是流落的。胡茬稀疏,着掉色的夹克,佩戴一枚字样模糊的校徽,游走在生活边缘。

  又一天,太阳出来了。老人忙着拾荒,满载而归。青年闲逛回来,两手空空。老人拿出馒头和咸菜,俩人津津乐道地享用起来。

  盛夏午后,汗流浃背。一老一少,不约而同来到邻近的图书馆。入馆前,先净手整衣;入馆后,一人读报,一人看书,把尘世隔绝在外。

  天黑了,俩人走出图书馆。平时,老人径直回市区的家,青年继续去涵洞的居所。今夜,老人执意要带青年去他的家。

  老人的住房,在市区园丁小区。走进205室,二房,毛坯。除了一张木板床外,没有任何家具。

  青年好奇,趁老人去买洗漱用品之时,搜索起房间来。他见墙角有一绿色袋子,鼓囊囊。他使劲一提,里面的东西全部抖落在地:一本上世纪60年代中原师范学院的毕业证,一张本市江汉中学一级教师退休证书,一沓沓捐资助学的收据证明,还有受助孩子厚厚的来信……

  老人回到家时,青年不见了。老人走到窗前,看到他正在马路上奔跑。而他奔跑的方向,是火车站……

岁月

  汉水之滨的这座老城,被一缕缕朝霞涂抹的五颜六色。可生活的压力,家庭的烦恼,让我根本无心欣赏这眼前的景致。

  可生活还得要继续,我决定在交班之前,还是跑完预约的最后一单。出租车在导航的指引下,来到旧城区的一幢老宅门前。

  下车按了门铃。好一会,我才听到一个虚弱的声音:等一下呵!又过了一阵,大门慢慢地打开。只见一位苍老娇小的老婆婆,手提一只小行李箱,似乎有点摇晃。

  小师傅,能帮我把行李箱拿上车吗?老婆婆说。我连忙接过箱子,自语道,好轻呵?老婆婆笑笑地应声,里面都是老照片和纪念品。

  我问她,您去哪呀?老婆婆静了好一会才说:颐养敬老院。我心里一惊,那不是政府为失独老人建的免费养老院?老婆婆似乎感觉到我的疑虑,表情凝重地说: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我没有亲人了,那里的姊妹等着为我送行呢。

  一下子,我的心好沉。问老婆婆,我们直接走吗?她平静地回答,今天不用赶时间,能不能带我在老城多转转?那一瞬间,我毫不迟疑地关上里程表。

  出租车奔跑在一片苍桑感的中山大道。在车上,老婆婆指给我看她女儿读书的学校。校园一片翠色,仿佛看到一女孩在蒲公英的簇拥下,边走边喊,妈妈我来了?路过解放公园,她陷入沉默,似乎追忆一家三口在这里欢度周日的情景。看到一家工商银行,老婆婆兴奋地告诉我,她在这里工作四十年,好难忘呵!

  我们经过许多不同的地方。她时而请我开慢点,好奇地从窗户外张望。我们一上午都在老城区穿梭,直到老婆婆说累了。在开往敬老院的路上,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

  郊外的颐养敬老院,满地金色的落叶。几位护士迎接着我们。老婆婆望着我,依依不舍的说,耽过你的时间了,应该多给点钱?我笑着对她说,不用付费的,能送您一程也是缘分。老婆婆一下拉着我的手,红着眼眶说道,你是好伢,会有好报呵!

  我站在出租车旁,目送老婆婆远去。突然,我心里一动。然后拿起手机,按下“未接来电”,轻柔地说了一句:老婆,我爱你……

【本文已发2019年《槐荫文学》第3期】

- 关于作者 -

张新平,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孝感市散文诗学会会长。有文学作品在多种媒体发表,出版多部专著和文集。

推荐阅读

散文天地 | 杨乐:郎君小镇

散文天地 | 周志祥:光荣之家

散文天地 | 墨云 :家乡的菜园

散文天地 | 李敏:负重前行的人生

散文天地 | 梁征:过一个“出暑”的处暑

散文天地 | 楚高丘:品读李白的“安陆四书”

第 494 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