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论】前面几章都在讲,要弃人道,行天道。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道”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很多人读到这里可能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道德经》在行文顺序和层次上,会时不时穿插一些相关问题的论述。我们在“道可道第一”中提到过,《道德经》中“道”这个词有三重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分别指常道、天道和人道。本章承接前文,就是来回答“道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并且主要是描述“常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夷,平也。希,少也。微,隐也。此皆借其字,以形容道之无迹,皆强名之也】【白话】夷,平坦的意思。希,稀少的意思。微,隐迹的意思。这里都是假借这些字的意思,来形容“道”无形、无声、无迹可察的状态,都是为了明道而不得已用这些词勉强来描述。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三者皆仿佛拟似而名之耳,岂可分别而诘其实哉,其实则“一”而已矣】【白话】夷、希、微这三者,都是为了大致类比“道”的特征而命名的概念而已,哪里还能深究这三个方面各自的实情呢?并不是说“道”分别有这三个方面的属性,“道”其实是浑然为一的。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其在上则不觉其明,其在下亦不觉其暗】【白话】道并非有形的物质,它清扬上升的话不像天空那样明亮,它沉浊下降的话也不像大地那样晦暗。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绳绳,众多也。皆不可得而指名,仍归于无物之体而已】【白话】绳绳,众多的意思。(“道”不可视、不可听、不可搏,不可致诘,不皦亦不昧。)用人的任何言语都无法描述“道”的真实状态,不论人们怎么描述它,“道”都仍然处于一种没有任何“物质”形式的状态。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似有状而实无状,似有象而实无象。惚恍,无定难拟之貌】【白话】“道”好像有物质形状,而其实并没有形状,好像有物体形象,而其实并没有形象。惚恍,是指飘忽不定、难以比拟的外观面貌。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迎之处其前也,随之处其后也】【白话】迎是处其前,所以说“见其首”;随是处其后,所以说“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既不可见,惟有执古人已往之陈迹,以治今日之天下,为有可循也】【白话】既然道不可见,那么只有根据古人在历史上行道用道的形迹规律,效法古人之道治理天下,道的形迹才能得以遵循。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有可见者,古人之陈迹。但古人之所以有是法者,必有所以立法之故,此为古法之始。如能知之,则道之纪纲在是矣。此即所谓夷希微也,岂有物之可名哉】【白话】道不可见,而我们可以见到的,只是古人的陈迹。但是古人之所以有这些行道的形迹规律,一定会有制定这些规则的缘由,这些缘由就可以称为“古法之始”。如果能探索明白这些缘由,那么道的本质和源流脉络就能据此而明白了。这些就是上文说的,“道”的状态是“夷希微”,哪里还有什么具体物质形态可以名状的呢?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白话】道是什么?去看却看不见它,这就叫夷;去听却听不到它,这就叫希;去探索它,却无形迹可察,这就叫微。道的这三种特征,没法再分别去深究和追问它们到底是什么,因此,只能把它们混而为一。道并非有形的物质,它清扬上升的话不像天空那样明亮,它沉浊下降的话也不像大地那样晦暗。“道”无名无状,无边无际,用再多言语都无法准确地定义和描述它,不论人们怎么描述,它都仍然处于没有任何“物质”形式的状态。“道”是没有任何物质形状的形状,是没有任何物体形象的形象,所以称之为“惚恍”。道恍恍惚惚,浑然一体,去迎接它却看不到它的开端,去跟随它却看不到它的末尾。只有理解掌握了万物变迁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迹规律和源流脉络,我们才可以驾驭当前存在的事物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能明白“道”演化推动万事万物的根源,那么就能理解并掌握“道”的本质和规律。【明论】理解本章内容的关键在于这句话:“(夷希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以及徐大椿所说的“此皆借其字,以形容道之无迹,皆强名之也”。而关键之关键,又在于一个“强”字。所有用来形容“道”的文字和言语,都只是我们明道体道的一个线索而已,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字义、逻辑、举例、行文结构等等方面去理解和辨析“道”的内涵,但是我们不能陷进语言文字本身和语义逻辑里面打转转,因为,“道”并不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世界里,而是超脱于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感知能力之外。正如关尹子所言,“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我们明道体道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学之,徇异名,析同实。得之,契同实,忘异名。”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可以言说、可以描述、可以像物体那样被执而用之的所谓“道”,都不是指“常道”本身。徐大椿在《道德经注序》中说:“夫道固不可以书明,而非书又无以存道。强之云者,明书之不足以言道也。”又说:“因以得其非强者,则不可道者因可道者而见。”“后之学者能知此意,则道德经可晓然矣。”现代文大意是说:“道”原本是没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讲清楚的,但不写成文字,“道”的思想就没有依存和传播的载体。尹喜用“强为我著书”这个说法,是因为他知道语言和文字不足以讲清楚“道”是怎么回事。如果能通过阅读学习这本不得已而勉强写成的书,而领悟到文字、言语之外的思想,那么,所谓“不可道”的“道”,却又能通过文字和书本这种可见之物,而得以呈现出来。如果后世的学者能明白这些含义,就能明白《道德经》这本书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我们在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看不太懂的章节,可以联系前后章节的相关内容,综合地去理解,就容易看懂了。
前面“持而盈之第九、五色第十二”两个章节描述了,人之道,好争、好积物,人们在追逐外物的同时,也常常会被外物蒙蔽心智。
“天长地久第七、上善若水第八”两个章节描述了,圣人行天道,虚己待物,利万物而不争,与天地万物同为一体。
“道可道第一、道冲而用第四”两个章节则描述了,常道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看完本章,还是没法理解“道”的内涵,不用急,后面的“孔德之容第二十一、有物混成第二十五”两个章节,还会接着讲,“道”到底是什么。最后,建议再读一读徐大椿注解的“道德经注序”和“道可道第一”这两篇文章,只有看懂了“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才能明白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
【作者简介】徐大椿(1693—1771),又名徐大业、徐灵胎,晚号涸溪老人,江苏吴江人,清朝著名医学家。他自幼习儒,十四岁开始涉及诸子百家,并对《道德经》独具慧心,遂详加注释,历时二十年写成《道德经注》。徐大椿是一个医学天才,因家人多病,他便以道入医,遍览医书,自学成才,而后悬壶济世,救人无数,著作等身,终成一代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