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经验看长三角碳达峰碳中和

  王芊樾 赵金成 李想 陈雅如 王佳 李冰 周戡

  自2020年9月以来,我国分别在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气候雄心峰会和世界经济论坛上7次宣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明确将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确定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指出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林草行业必须切实担当起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责任,加强战略谋划,完善政策机制,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城市既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体,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城市化水平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处于全国前列,是我国多个“国家低碳城市”所在地。其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对内具有示范作用,对外可展示我负责任大国形象。

  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推动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已取得了一些经验,相关做法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诸多启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地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其经验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统筹城乡生态功能分区,土地利用分区管控。

  由于城乡二者的生态问题以及相关策略存在明显不同,欧美发达国家非常注重根据城市化程度和自然要素的差异,制定不同区域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注重构建由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城镇等位于不同生态区位的、重点生态功能彼此互补的城镇体系。城镇内部则强调构建完整生态系统。

  美国加州伯克利市将生态敏感地区的保护和城市绿地、社区公园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有机联系,形成完整的生态保护体系。美国加州欧文市的土地利用突出了其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在生态脆弱区域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城市公园以及社区公共绿地三级体系,保证了区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规模较大的自然保护区相对独立,以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物种资源为主。每个大型居住区中都有社区公共绿地和水体,为居民亲近自然提供了大量空间,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居住区的开发奉行土地自然资源匹配原则和集约化发展原则,以减少人类居住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居住用地贯穿整个区域布置,并且将主要自然保护区和产业发展带分隔。开发强度依据区域资源特性而定,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滨海以及湿地区域和山地保护区附近开发低密度住宅,其住宅密度约为其他区域的十分之一。居住区的设计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其集约化发展理念可降低人均碳排量,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二是秉持城市森林理念,推动生态系统增汇。

  欧美国家在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中秉持城市森林理念,注重打造城市绿化网络系统,通过拓展城市林地、草地、湿地和公共绿地等立体绿化网络,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增强城市绿化系统的气候调节功能,推动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英国柴郡和默西赛德郡1994年发起为期30年的默西森林计划,目标是建设凉爽的城市森林,让周边20%的居民每周至少来森林一次。目前已种植800万棵树,建设了6000公顷新林地和改良的栖息地。英国彼得堡实施连接栖息地的城市绿色廊道网战略,预计实施期为20年,已建成总长72公里的城市绿色廊道网,该网络从市中心呈放射状连接现有的和规划建设的栖息地。美国的城市森林建设包括绿色屋顶、绿色街巷、城市绿道、城市公园、绿色开敞空间。目前,美国城市森林的面积超过1亿英亩(约4049万公顷),产生了很好的效益。一项针对美国5个城市的研究揭示,加州伯克利市街道的树木平均每棵能节约的能源成本为15美元/年,怀俄明州的夏延市为11美元/年。华盛顿特区的城市森林、公园和街道树木覆盖该市面积的28.6%,每年降低建筑能耗265万美元。冬季绿色屋顶建筑物可节约10%的能源消耗,夏季较其他黑色屋顶建筑室内温度低5℃-8℃。

  三是打造生态城镇,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对地方小城市和中心城镇,欧美国家则强调根据自然条件,着力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生态城镇,强化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英国政府规定生态城镇在绿色基础设施上,要求总面积的40%为绿色的空间,这40%中,至少有50%是公共的、管理良好的、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并要求将生态城镇的绿色空间与更为广阔的乡村地区衔接在一起。绿色空间要求多样化,例如可以是社区森林、湿地、城镇广场等,也要求具有多功能性,可用于游玩和娱乐,可供安全地步行和骑行,能够给野生动物提供憩栖环境,也可以是城市纳凉之处及排泄洪水之地。另外,要求重视保护用于生产本地食品的土地,允许和鼓励当地社区种植农作物,开展副业生产或商业性园艺。

  四是政策法律支持,动员多方参与。

  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为应对资源严重超负荷的威胁,市政府决定通过政策支持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2007年,布里斯班市政府发布《气候变化和能源行动计划》,制订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长、短期行动措施,拟定了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废水重复利用、恢复40%的自然栖息地等若干项具体行动纲领。为了有效地实施《气候变化和能源行动计划》,政府开展了CitySmart项目,为了鼓励家庭参与,政府提供了退税和赠款来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开展。

  2007年,苏格兰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设立了2007-2015年的减碳目标,并将减排纳入完整的战略框架体系中。2009年,苏格兰议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法(苏格兰)》。迄今为止,苏格兰已将碳问题作为一项中心议题,从立法层面制订了一整套控制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

  长三角地区的“两碳”现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明确提出“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实施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处于全国前列。从产业部门来看,碳排放量大的行业都集中在城市地区,主要在集中了中国40%的人口和60%多GDP的江河下游东部沿海地区。2018年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22.5%。城市方面,苏州市、宁波市、徐州市、无锡市、南京市、芜湖市等城市的碳排放量较高。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碳排放聚集效应明显,已经形成以上海市、南京市、苏州市、常州市、合肥市、杭州市等大型城市为核心的高排放聚集区域,且城市核心城区是温室气体集中排放的区域。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做了很多尝试。南京成立了全球首家以“碳中和”命名的研究机构——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安徽省宣城市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十三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氧化碳排放量虽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增长率逐渐下降。为确保我国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长三角地区仍需继续加强探索实现路径。

  长三角如何实现碳中和

  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对长三角地区实现碳中和有如下启示。

  一是优化生态空间结构,形成绿色发展格局。

  形成以“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协同优化区域布局,打破行政隔阂,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根据空间格局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发展战略。长三角地区应优先培育绿色高新产业共同体,以产业绿色发展加速土地绿色集约化效应的形成。美国通过集约化发展降低人均碳排量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城市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的集中度相关,打造集约型的空间格局、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是降低碳排放进而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途径。针对长三角地区,以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为主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应保持较高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以降低碳排放强度集中度;在合肥市、绍兴市、嘉兴市等受辐射较为明显的地区,应控制新增碳源用地,挖掘潜在碳汇用地,实现区域内的碳平衡;在安庆市、池州市、宣城市为主的生态资源良好、碳汇用地规模较大的地区,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在保证碳汇功能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地区有天然的生态优势,应充分发挥环淀山湖区域生态环境优势,构建蓝绿交织、林田共生的生态网络,将其生态优势融入大都市圈,形成绿色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积极探索和率先实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新格局。

  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优化城镇与湖荡之间、城市空间组团区域之间的生态空间结构。加强区域生态廊道和自然保护地建设,通过林地绿地、郊野公园、区域绿道串联,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品质,构建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格局。力争在2025年实现绿化覆盖率42%以上、森林覆盖率20%以上的目标。

  二是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统筹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生物多样性的协同对策。

  贯彻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遵循大自然的规律,通过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改进和加强管理,提升其服务功能,提高气候韧性。加强森林资源培育,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沙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增强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减源增汇,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各项政策相结合,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共筑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皖西大别山、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屏障区,构建以长江水道、淮河-洪泽湖水道为重点的生态廊道,形成“两屏两廊”生态安全格局。

  三是健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

  长三角地区应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突出社会共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企业责任、全民行动、监管、信用、市场、法规政策和区域协作等八大体系。推动林草碳汇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外碳排放权交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草业建设。完善区域法制标准体系,统筹立法协作,强化联合执法,推动司法联动,推进标准协同。建设区域环境科研技术平台。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供给、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动能、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提升绿色低碳治理效能为重点,探索绿色低碳发展创新实践。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积极运用碳汇交易、生态产品服务标志等补偿方式,实现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保护发展。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际合作优势,引导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