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明君邹穆公

2021-06-17 19:46陈良

陈良

邾国,又称邾娄,是周代方国之一。第一代国君曹挟,系高阳帝颛顼的后裔,被周武王分封于邾。起初,邾国只是鲁国的附庸,疆域大致相当于今山东邹城全境和周边县市的一部分。春秋时期,邾国第十代君主曹克向齐国靠拢,为齐桓公成就霸业东奔西走,于是齐桓公奏请周天子,封邾国为子爵,邾国从此位列诸侯。

春秋时期,天下动荡。随着周王室的衰微,诸侯群雄争霸,大鱼吃小鱼,强胜弱汰。到了战国时期,混战更为激烈,很多诸侯国被吞并,仅剩“七雄”活跃在历史舞台。不过,到了战国中晚期,邾国依然存在,只是国名已改为邹国。

邹国,一个蕞尔小国,何以能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代存活下来?这个问题,很难找到答案,毕竟有关邹国的史籍极为稀少,即便是该国著名国君邹穆公,也没有进入司马迁的《史记》。但是,透过有关邹穆公的零碎史料,也能窥见其一斑。

邹穆公,名叫曹胳,在位时间大约为公元前382年至330年之间。尽管他是一国之君,却有一位国人比他更有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子。他俩是同时代人,彼此有过交集与对话,《孟子》一书中就有记载。

那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军事冲突,邹国损失惨重,邹穆公非常郁闷。适逢孟子来访,邹穆公愁眉苦脸,向孟子大吐苦水:“这次交战,我手下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拼命。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我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看着长官战死而不去营救。先生,此事如何处置才妥当呢?”

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您可知道,灾荒年岁,百姓有多难?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几乎有上千人;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仓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不向您报告实情,拒不赈济灾民,这不是瞒上欺下、残害老百姓吗?”

邹穆公面露愧色,嗫嚅道:“寡人有所不知,真有这些事吗?”

孟子点点头,接着说:“曾子说过:'要警惕,警惕!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百姓当初受到怎样的待遇,现在就怎样回报。您不要怪罪百姓了!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肯为他们的长官卖命。”

听了这番话,邹穆公茅塞顿开,脸上的愁云也消散了。孟子发现邹穆公有所领悟,便将自己的主张一股脑儿地抛出来,不管对方是否爱听,就像老师训导学生那样。

二人此次对话,于孟子,只是游说诸侯生涯中的一个片段、一段记忆;于邹穆公,则是一次振聋发聩的触动与警醒,也是一次重大转折。从此以后,邹穆公将孟子的执政理念付诸实践,做到以“民为贵”,“爱民如子,视民如伤”。

邹穆公陆续推出一系列惠民政策,颁布的第一项命令就是禁用粟米喂养野鸭和鹅,而要以秕谷替代。等到粮仓里的秕谷用完了,他就派人到民间采购,以二石粟米换一石秕谷。管理粮仓的官吏觉得这样做太浪费了,纯属亏本买卖,于是向邹穆公请示:“咱们用二石粟米换一石秕谷,太不划算了,还不如直接用粟米喂食,岂不更好?”

邹穆公回答:“你说得不对。老百姓在烈日下露着脊背辛勤耕作,不敢懈怠,好不容易种出粟米,难道就是为了喂养这些鸟兽?粟米是人吃的上好食粮,怎么可以用来喂鹅?你只知道算小账,却不懂得算大账。周人有句俗话说:'盛粮食的袋子漏了,也都是漏在仓里。难道你就不明白此话的道理?君主是老百姓的父母,我们把粮仓里的粟米转移到百姓家中,难道就不是国家的粟米了吗?让鹅吃这些秕谷,为的是不糟蹋国家的粟米。无论粟米贮存在粮仓里,还是在百姓家中,对我来说是一样的,有什么好选择的?”

邹穆公的这番话一经传开,百姓心里倍感温暖,觉得国君把他们视为自家人。邹国百姓懂得了国与民相互依存,公家储粮与私家藏粮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君主体恤百姓,百姓也乐于为国出力分忧。

儒家认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邹穆公懂得,要治理好邹国,首先要管好自身。所以,他注重修身自律,不贪图享受,不胡乱折腾。楚王喜欢美色,邹穆公送去四个歌伎乐女。楚王为了答谢,邀请邹穆公观赏歌伎表演,邹穆公只是白天观赏,晚上不出席,因为他怀念去世不久的妻子,不愿沉湎于声色。当时不少君主骄奢淫逸,后宫佳丽无数,但邹穆公只纳娶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女子,且节制欲望。

日常生活中,邹穆公也十分简朴。他的车驾朴实无华,从不披挂毛皮、锦帛;他的御马不吃禾苗、稻菽,只喂草料;他没有乖僻的爱好,也没有骄横、任性的行为;他吃饭不求菜肴丰盛,穿衣也不讲究质地与颜色。然而,他在治国方面却毫不含混,从不懈怠。他选贤任能,興利除弊,心系百姓,善待民众。

在邹穆公的悉心治理下,邹国出现欣欣向荣、安定团结的“善治”局面。境内没有盗贼,乡村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臣民对国君心悦诚服,就像手足与心脏一样紧密相连,荣辱与共,和谐相处。就版图与国力而言,邹国还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但由于它实现了“善治”,故而令其他诸侯国刮目相看,甚至肃然起敬,即使像鲁国、卫国这样的大国也不敢轻视它,像齐国、楚国这样的强国也不能胁迫它。

邹穆公去世后,邹国百姓非常悲痛,就像死了自己的慈父一样,哭哀三个月。邹国四邻的百姓,听说穆公过世了,也朝着邹国的方向揖拜,向这位君主致敬。失去了这么好的国君,邹国上下哀伤不已,民间自动停止一切娱乐活动,直到一年之后才听到琴瑟的声音。

西汉政论家贾谊对邹穆公颇为欣赏,认为他之所以深受民众的爱戴,是他施行仁政的结果。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仁爱的人,也会得到人们的敬爱;造福他人的,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易经》有言:“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意思是说,白鹤在山林中鸣叫,它的同类声声应和。表明同类事物相互感应,人与人之间、国君与国民之间也是如此。是故,贾谊认为,“天子有道,守在四夷;诸侯有道,守在四邻”。也就是说,帝王或诸侯为政清明,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就不会发生内乱,因此只需防备境外的敌人就可以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