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言人生不如意,只因未懂刘禹锡
来源:叫我麦大人(ID: maidaren666)
一个人可以被毀灭,但不能被打败。
他,因为一次事件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前半生风光无限,位极人臣,享尽锦衣玉食;后半生沧桑落魄,逐出京城,历尽千难万险。
人到中年万事休,为了一家老小,他忍辱负重两肩挑。
为了知己兄弟,他可以两肋插刀,死不旋踵,义薄云天,千秋传颂。
他是大唐的一个异数,为了尊严和自由,不愿卑躬屈膝,不愿与蝇营狗苟之辈为伍,义无反顾地奔赴远方。
面对权贵和恶势力,他不卑不亢,坚决不认怂,最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以浪子之身被朝廷流放至“巴山楚水”二十三年,他却依然高歌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时代最强音。
正如崔永元所说:“我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因为我不愿汇入这个洪流。”
他就是大唐拥有“诗豪”美誉的刘禹锡。
01
由此可以看出,刘禹锡的祖上也是皇室血脉,从西汉到唐代虽经历了800余年,但贵族遗风仍在。
公元772年,在江南嘉兴这个地方,一个小地主家里生了个男孩,父亲给他取名刘禹锡。
刘家祖上几代都是小官僚,有自己的田产地契,生活属于小康水平。
按照当时的传统,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参加科举考试,然后谋个一官半职,不求做多大官,也不求发多大财,只要光耀门楣就行。
少年刘禹锡也没辜负老爹对他的期望,不仅聪慧过人,更兼勤奋刻苦,手里随时拿着一本儒家经典大声朗诵。
在此期间,他还结识了皎然和灵澈两位诗僧,在他们吟唱挥毫的时候,刘禹锡就恭敬地捧着笔砚伺候。
两位诗僧很喜欢这个聪敏灵动的少年,夸赞他“孺子可教”。
19岁时游学长安,结识了柳宗元,两人年龄相仿,意气相投,很快成为知己。
两年后,他与柳宗元双双考中进士及第,同年又被录为博学宏词科,后又当上监察御史,同官同爵又是同门出身,他们比亲兄弟还亲。
23岁这年,刘禹锡被授于太子校书,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这时的他,是那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云少年。
之后的晋升之路更是扶摇直上,在33岁之前已经是部长级高干,这样的人放眼大唐恐怕也没有几个。
如果刘禹锡的人生之路就这样走下去,那也太平淡无奇了,注定没啥值得书写的必要。
果然一个浪花袭来,命运把他捧入云端,瞬间又打入凡尘。
人红是非多,在任何时代都一样,就在刘禹锡平步青云之际,早就有几双眼睛盯着他了。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02
唐顺宗继位,这时以王叔文为首的几个有识之士想中兴唐王朝的繁盛,发起了一场变革运动。
不过大家的雄心刚被点燃,就瞬间被大水浇灭,只持续了100多天的变法,被藩镇割据和宦官势力扑灭。
过程很绚烂,后果很严重——
皇帝被迫退位,王叔文被刺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其余的刘禹锡、柳宗元等统统流放到南蛮之地做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贞革新”和“二王八司马事件”。
一个人到了三十多岁,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可刘禹锡不仅丢了官,一家老小还要跟着他到处受累,相信心里一定不好受吧。
走到江陵这里,再次被贬的官文继续送达,改连州刺史(今广东境内)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刺史是地方行政大员,司马却是一个闲职,两者有天壤之别。
命运就这样无情地嘲弄了他,人们不禁为他担心,未来会不会就这样一蹶不振,他不会像流星一般划过天边吧。
然而刘禹锡让大家失望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中国自古就有悲秋一说,可这首《秋词》那里有什么秋风萧瑟的样子,简直就是一片春日祥和的景象。
没错,这份豁达的胸襟,这种乐观的精神,让人痛快淋漓。
什么人生失意,什么顺流逆流,统统不复存在。
人生一世,我们活得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姿态。
03
这时正好是815年,刘禹锡和知己柳宗元等人一起奉诏回京。
这些年,刘禹锡对自己还是挺欣慰的,地方事务处理得分毫不差,颇受黎民百姓的爱戴,自觉被调回京城也是情理之中。
十年的光景,足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
很多人会慢慢地变得世故圆滑,失去了当初的棱角和特色,纷纷向这个世俗的社会妥协,成为自己都讨厌的样子。
按理说,在现实大海里泅渡了一回的刘禹锡,总该学乖长记性了吧?
事实上并没有,他还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我行我素,特立独行。
某一日,刘禹锡邀请几个好友去城郊的玄都观赏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这首诗言外之意是:你们这些势利小人,算什么东西,若不是我十年前落难,哪有你们的机会?
结果想都不用想,面对刘禹锡这块不屈服、不低头、不识趣的硬骨头,原路返回那是便宜他了。
这些人把他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那时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况且他还要带着八十老母赴任,千里迢迢老人家死在半途也是正常,这明摆着就是不让人活。
柳宗元看不下去了,给宪宗上书求情,觉得自己无牵无挂,愿意跟刘禹锡对调。
幸好这时御史中丞裴度说了几句好话,皇帝才同意改到连州。
上回没去成连州,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一次如愿以偿。刘禹锡反而觉得,如果真是命中注定,那就坦然接受吧。
“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04
他们边走边谈,所到之处抚今追昔,感慨不已。
不知不觉走了一月有余,到了湖南境内,度过湘江,就要各奔东西。
分别在即,两人眼圈不禁红了,柳宗元望着湘江两岸的杨柳依依,不觉触景生情,一首七律吟咏而出: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刘禹锡听罢,也是感慨万千,心潮涌动,想着今后两人天边作别,一在柳州,一在连州,虽然有些距离,不过是中间连着几座山而已。
兴之所至,高声朗诵起来: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柳宗元顿感诗中气势不凡,雄浑豪迈,再次联系到两人的相似遭遇,若是晚年一同归隐,结伴为邻,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刘禹锡再次作答,表达了自己的情愫。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
信书诚自误,经事渐知非。
刘禹锡也是意犹未尽地作答,等什么时候脱离了这功名纷扰,咱们相约一块逃出这人间牢笼,归隐山林。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刘禹锡和柳宗元堪称千古CP,不仅用诗文表达了知音情谊,也为后世留下了不朽诗篇。
估计两人也没有料到,这一别竟是永诀,此生再无相见之日。
四年之后,刘禹锡扶着母亲的灵柩走到衡阳,当他听到柳宗元突然去世的消息,不由得嚎啕大哭,撕心裂肺。
二十多年来的同袍友谊不复存在,他怀着一腔悲痛,洒墨写下《祭柳员外文》。
不仅把柳宗元遗孤抚养长大,还把朋友诗文整编成册《柳河东集》。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并不是拥握香车宝马时的锦上添花,而是患难之交后的雪中送炭,也不是顺境时的同享荣华,而是逆境后的不离不弃。
05
古来有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如今刘禹锡五十知天命,正是含饴弄孙的年纪,却依然在被贬路上不停奔波。
好在夔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只要有好山好水,对于诗人来说也就够了。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在一个杨柳青青,风平浪静的美好日子里,一位妙龄少女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心上人的歌声。
他是不是对自己有意思,少女并不确定。
这个人正如黄梅时节的天气,一会阴一会晴,真是让人捉摸不定。
不论有情还是无情,在少女的心里都是最美好的爱情。
山水有情,政治无情,也磨灭不了刘禹锡天生的豪情。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夔州任满后,刘禹锡顺江东下,到了黄石这个地方,三国旧迹一幕幕涌来,触景生情写下一首《西塞山怀古》,苏子的《赤壁怀古》也取材这里。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如今四海成一统,六朝繁华成往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怀古诗,他也是在委婉劝勉大唐主人,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唯有民生安才能百业兴旺。
我们都要活在当下,才是对人生最好的负责。
06
几乎每个国人对《陋室铭》都烂熟于心,它明白晓畅,朗朗上口,读来自有一种音韵之美和豪放之气。
本来身为一州刺史,刘禹锡应该住在衙门府邸里,无奈如今是被贬之身,没什么实权。
作为下属的策知县,却极尽刁难之能事,三番五次削减他的待遇,先是把他安置在城南郊区。
刘禹锡一看,此处依山傍水,风景秀美,脱口而出: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辨。
策知县不乐意了,恼羞成怒的他把刘禹锡从城南移到城北去,老刘看到这里杨柳依依,心情十分舒畅,大笔一挥: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这回策知县没辙了,再怎么样也得给他一间草房落脚吧,于是刘禹锡来到城中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
对此,他淡然处之,自得其乐,欣然写下了那首千古名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在这里,刘禹锡能够战胜小人,不仅仅只是凭一份乐观的心情,更在于他已勘破人生幻境。
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名利所惑,完全遵从内心选择,活出了真实的自己。
著名学者万维钢,把人生的追求分为三个境界,分别是:食物链、智识链和幸福链。
简单说食物链就是对财富和名望的追求,智识链是对世界正确的认识,人生的合理安排。
幸福链则是对懂得取舍,活好当下的小确幸。
刘禹锡无疑是智识链和幸福链比较高的人,他的安全感并不来自于权利和物质,而在于对当下有清晰的认识,懂得享受心灵的自由。
07
途径扬州时,他遇到了从苏州返回洛阳的好友白居易。
一个诗魔,一个诗豪,多年不见,这对好友自有很多话要说。
两人来到酒楼,把酒言欢,举杯痛饮,喝到尽兴处,白居易直抒胸臆,吟诵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他对友人的遭遇溢于言表,我知道你才华横溢,但命运却让人无可奈何,谁又能跟命运抗衡呢?
这二十多年来,你失去的太多了!!!
尤其这句“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之地虚度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
如果说白居易的诗里,表达了对宿命的些许无奈,那刘禹锡自带豪气的性格,则更多是对人生世事的一份豁达。
酒逢知己千杯少,几杯酒下肚后更显精神,刘禹锡接过白居易的话头,略微沉吟,一首慷慨激昂的诗作就此诞生: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扫白诗的阴郁之气,通篇感情真挚,豪气干云,其诗歌的境界和意义,明显比白诗高了许多。
经历了那么多,如今他已头发花白、垂垂老矣,却并没有消沉下去,反而越活越精神。
他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么?
我相信不会,如果人生重新再来一回,他依然如故。
很多人过着过着,就被这个世界所同化,活成了千篇一律的空洞,长成了中年油腻的模样。
值得庆幸的是,刘禹锡并没有,他历经磨难,却初心不改,坦然接受了世界给他的所有色彩。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24年过去了,此刻的玄都观,只见几处断瓦残垣,听得几声鸟鸣犬吠。
这也难怪,皇帝都换了四个了,岂不物是人非?
带着一股倔强的精神,刘禹锡又回来了。
正如海明威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毀灭,但不能被打败。
08
苦难对于弱者是绊脚石,于强者却是垫脚石。
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
没有那些经历,没有那份阅历,刘禹锡也不会对人生有如此洞彻的体察。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现象,更是人生常态。
但我们从白居易和刘禹锡对老年的看法里,可以感受到两者的价值取向。
白居易,虽字乐天,有时也不免感伤,并没有那么乐天达观。
《咏老赠梦得》一诗中,便表现出他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刘白虽同年,但在人生遭遇上,刘禹锡比他要坎坷多了。
遇到挫折后,白坚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哲学。
而刘禹锡却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直到老而不休,我们也可以体会一下这首和诗《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同样的年纪,两人都患有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可以说是同病相怜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是大多数人的心里想法,白居易也是如此,面对夕阳晚景,他产生了一种老之将至,些许悲观的情绪。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意境高远辽阔,气象宏达,读来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很多人一提到“老”,都有些避讳,其实大可不必。
其实步入晚年也没什么不好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年人也一样可以心态年轻,活得光彩照人,灿烂无比。
有的人在20岁就老了,有的人80岁还依然年轻。
刘禹锡就是后者,到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依然鲜活如初。
他一生命运多舛,却从来没有向谁抱怨过,更没有屈服于命运。
经历过早早成名后的荣誉,却不幸在而立之年跌落万丈深渊;经历了中年人的苦逼,却没有中年人的油腻。
即便老之将至,还是那般斗志昂扬,乐观得不可救药。
出走半生,千帆过尽,从不放弃对梦想的执着,对人生自由的追求,依然痴心不改,归来仍是少年心性。
这样达观的刘禹锡,这般有趣的灵魂,试问天下能有几人?
何言人生不如意,只因不懂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