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性划分的“时间医学”有何指导意义?
青年中医李铎
原创
01-25
在中医时间医学方面,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人体的时间节律,疾病的传变规律及预后的推测方面。如《素问·咳论》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意思是说五脏各以其气当王之时受邪而发病,若非其气当王之时而发病,那么该脏的病邪是由它脏传变而来的。
在描述人体功能活动的五行生克关系时,古人多用“休、王、相、死、囚”来表示盛衰消长情况。
王,指正处于本行主气之时,此时功能活动最旺盛,如肝在春为王;
相,处于本行之母主气之时,此时功能活动开始逐渐上升如肝在冬为相;
死,指处于本行之所不胜之行主气之时,此时功能活动处于最低潮,如肝在秋为死;
休,指处于本行之子行主气之时,此时功能活动开始从最旺盛阶段逐渐下降,如肝在夏为休;
囚,指处于本行之所胜之行,主气之时,此时功能活动下降更为显著,如肝在长夏为囚。
因此,在五行的生克制化过程中,每行都有一个相、王、休、囚、死的能量由衰渐盛,再由盛渐衰的循环过程。掌握这一规律,对许多疾病的发疾节律的预测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针灸时间治疗方面,许多按时治疗方法都是以五行学模型作指导,如子午流注针法中纳子法就以“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为原则取穴治疗的。
要灵活使用五行模型,首先应当掌握时序的五行属性。各种时间周期都具有五行属性,现就常用的时间周期的五行属性罗列如下:
一.五季五行属性
一年分为四时,或称四季,每季约九十日,五行学说对季节重新划分。据古医著载,有两种五季分法:
其①为四时长夏法——将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长夏仅指季夏六月一个月,故此法五季长短是不等的。五行属性依次为木、火、土、金、水。
其②为四时四季法——将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后18天取出,合称为“四季”共72天,而春夏秋冬四时所余时间亦各有72天,这样将年分为相等的五段,五行属性春、夏、秋、冬分别配属木、火、金、水,四季配土,此所调“土旺四季”。
二.日时五行属性
每日有十二个时辰(24小时),不是五的整数倍,故五行所配时辰必不相等。古人认为,寅时为一日第一个时辰,十二时辰与五行的配合也必从寅时开始,其法是从寅到丑每三个时辰为一组,每组前两个时辰配一行,即寅卯、巳午、申酉、亥子,依次配以木、火、金、水,而将每组的后一时辰即辰、未、戌、丑统配以土。配土的四个时辰也称为“四季时”。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将一日按类似一年五季的分法,将一日分为平旦、日中、日仄、日晡、午夜五个阶段,依次分属木、火、土、金、水。
三.年岁五行属性
干支纪年纪岁,也与五行有一定关系。因天干地支有一定的五行属性,以干支表纪的年岁亦有五行配属。中医时间医学主要用地支纪岁的五行属性,这种配属关系与日时五行属性相同,凡遇寅卯、巳午、申酉、亥子之岁,分别配属木、火、金、水,而遇辰、未、戌、丑之岁,则统属于土。
四.十日五行属性
十日为十干纪日之一周,十日有五行之属,甲乙之日属木,丙丁之日属火,戊己之日属土,庚辛之日属金,壬癸之日属水。其规律是将十日每二日为一时,从甲乙开始,每对分别配以木、火、土、金、水。
总之,事物内部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造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生克胜复机制又是维持五行系统动态平衡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五行学说在中医时间医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