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春风衣我,其病若何

如果从一月十二日(周二)深夜突然腹痛算起,到今日(十五日),算是在“高档消费场所”滞留了四天。

实际上,病征是早就有了的。数月前,就开始左侧腹隐痛,俄而持续数分钟,间断往复。以我三年前的病史,足以自我诊断,一定是肾结石复发了。

病因也十分明确。与其说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不如说是对待工作态度的特殊性。长期坐在办公桌前工作,长期加班、熬夜,不运动、不喝水,导致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晶体物质在肾脏异常聚积,进而形成结石。

虽然是一粒主要成分为钙的结晶,但其价格,或者说为其而消耗的价值,远在黄金、钻石之上。

作为一个能够在厕所门口打望一眼又马上转身出来写材料,连上厕所都能瞬间忘记的人,作为一个下班到家后先上厕所后喝水的人,还指望有空喝水和体育运动?

即便是别人信,我自己都不信。

于是,依靠“丰富”的知识经验,自拟良方,用以自疗。购买了好几袋金钱草冲剂、肾石通颗粒。计划中是,严格按照说明书,每日三次,每次各一袋。实际操作中,则成了每日以忙碌程度和是否记起为标准,可能是三五次,也可能一次也没有,完全毫无规律可循。只是在突然想起时,就猛喝两大杯。

这个肾结石是十分有个性的疾病类型。不发作时,基本不构成任何影响,足以忽略到它的存在。一旦发作,则有好多表征让人误以为可能立即要命。

那种从腹部深处表达出来的刺痛,可以让人瞬间冷汗直冒。医学上将疼痛划分为十二级。等级最高者,是分娩痛。肾结石仅位于其次。疼痛发作时,主要是因为结石排泄过程中导致输尿管痉挛,肾脏积水,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向下腹部膀胱区及后腰部放散,同时有血尿,还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让人苦不堪言。

断断续续用药可能接近大半个月,随着治疗的开展,疾病果然迁延。侧腹疼痛时间间隔开始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已经开展慢慢地影响工作,会在认真工作中,突然就来一阵刺痛。

最让我惊惧的是,竟然发现小便颜色不对,仔细研究,有血。但,我没敢对家人和同事说。

隐忍不发,最终还是被发现了。关心我的领导和同事问:为啥最近气色很差,面容憔悴?并友情提示:身体是自己的,要尽快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道理都懂,关心的话也确实温暖人心。但实实在在的工作任务却一点同情心、怜悯心也无。该来还得来,完全不能拒绝。如同既往一般,稍微出去转一个身,办公室桌子上一定会堆放好几份甚至二三十份文件必须处理。

家里人对我的行为十分迷惑不解。不止一次的问,同样的工作,为啥有人就可以天天喝茶、睡懒觉、逛街?你却身体不好也不能消停?甚至还质疑我完全有可能在“主动揽事做”。情况太过复杂,我无言以对。

除去目前同时联系两位县级领导、差不多二十多个重要部门不说,竟然“沾染”上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命”的任务,且足足一年没有脱身。所经手处理的文件,已经装满了一个标准的二米高铁皮柜。

职位其实低微。与上级相比,我处理的文件其实更少。与同事相比,我做这些任务其实不比他们细致,更跟不上和离不开他们的初始努力。如此一想,任务是大家的、是团队的,不在乎多我一个、更不能少我一个,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

十二日,如同往常,晚上十点过“准时”下班。晚餐后,在书房继续敲键盘一阵,换衣就寝。脑袋刚刚贴上枕头,下腹开始剧痛,继而越发强烈。数分钟后,竟然口不能言,汗水逐渐浸染衣衫,继而开始双手发麻。上下蹦跶、身体蜷缩舒展,完全无济于事。

情急之下,只得果断驾车前往最近的妇幼保健院。艰难地通过比既往长达数倍时间的红灯,被电话从被窝中叫醒的医生早已等在诊断室。

超声检查诊断初步判定,有一粒直径大约一点五公分的结石,卡在了左侧输尿管下端狭窄部位。还好,暂无大量积液。

当务之急,是镇痛解痉。遵医嘱由护士间断注射三只针剂后,稍微缓解。过程中,医生主动帮忙联系可能具备处置结石能力的民营医院,以及区人民医院。可惜,夜已深沉,科室工作人员早已下班,设施设备无法启动,必须在第二天上班处理。

注射完杜冷丁后,医生提示,副作用反应严重。我感受到困意逐渐袭来,果断下楼,迅速开车回家。

麻醉中的神经反应十分奇妙,竟然一夜无梦。

十三日清晨,疼痛继续发作。夫人陪护我去往医院的路上,电话不断。我必须主动联系单位领导请假,还得告知同事有事情需要耽误,手中未来得及处理的事宜必须一一妥当交办。慌乱之中,竟然驾车在医院门口的公路上转了两圈。

严格按照医院内部管理规定,测体温、亮健康码后,得以顺利进入。

工作人员启动绿色通道,径直安排挂号,CT检查,病情判断与昨晚基本一致。两位医生会诊后,建议住院治疗。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作为全市治疗该病的定点医院,执行制度要求十分到位。

所有住院患者,必须严格接受体温监测、核酸和血清检测、胸部CT等,并详细询问近期旅居史、工作史,排除新冠肺炎。严格限制一人陪护,必须接受核酸检测。住院期间,严禁亲友进入探视。

在院区发热门诊不远处,有单独小间,执行核酸检测任务。我看里面的操作人员全副武装,身着防护服,双手在特制的手套中伸出进行样本采集操作。我好奇地问她。得到是信息难以置信:她竟然每天要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工作八个小时,只有在中途乘着没人的时候,才可能稍微出来透下气、上下厕所。而且,周末照常上班,一个月能休息两天。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顺带被普及了一下知识。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针对肾结石实施治疗,主要有四种方式可选。

一是保守治疗。主要是选用金钱草、肾石通等中成药物,常规饮用,配合多运动、多喝水。必要条件下,以药物方式镇痛、解痉。这种疗法的优势是,费用低廉,简便易操作。适宜于疾病稳定未发作期。但其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基本是以数月为单位,减小缓慢。

二是开腹手术。类似于产妇生产,在腹部打开一个口子,直接取出结石。其优势是简单粗暴,有助于彻底清除结石,确保无残留。但其具有严重有创性,机体损伤大,失血量大,留有疤痕。且住院时间长,患者短时间内预后较差。在超声及内窥镜技术尚未得以推行的时代,被普遍采用。目前,非必要紧急条件下,已经不再倡导。

三是内窥镜手术。这是超声和光学技术高速发展并得以临床推广应用的高科技产物,经尿道方式进入,直达病灶,直接钳夹取出或者以激光方式击碎后取出。其优势是直达发病点,操作直观,损伤较小,出血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尤其是特别适用于结石嵌顿较深部位。缺陷是必须在尿道置入扩张管,防止尿道塌陷闭塞。扩张管属于非可吸收材质,需在术后约两月内及时取出。同时,该治疗方式由于科技含量高,需要高段位手术医生操作,因而费用较高,接近五位数。

四是体外冲击波碎石。依托透视辅助,以超声冲击波方式,靠近结石嵌顿皮肤表面,单一疗程连续二千五百次体外冲击。其优势是无创,几乎无出血。适宜于靠近浅表嵌顿结石处理,效果直接,费用相对低廉。但由于个人条件以及配合度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失败几率,可能接受二次甚至多次后续处置。

经反复权衡利弊,为稳妥起见,我决定首先选用第四种方式。如无效,则选择第三方式。

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干预,需到市中心医院本部。医生主动帮忙联系了市医院的科室负责人,并约定了时间。

次日早晨,按时到达后,顺利排队,入室处置。医生介绍说,我选择的是最适宜的治疗方式。在告知注意事项并指导体位摆放后,经历了漫长的一个多小时,操作完成。

离开时,详细的告知我生活和自我监护治疗注意事项,要求养成良好习惯,每天足量饮水,坚持运动,并告知随访时间,简直是关怀备至,让人倍感亲切。

回程途中,疼痛难忍。但较之于之前的撕心裂肺,还处于最大化耐受范围内。达到病房后,护士早已准备好解痉液体,输入后,逐渐缓解。

我一直有一个奇怪的习惯。当遇到心情低落,或者挫折时,我会选择去往那些极端的地方,思考人生。比如墓地、比如殡仪馆。当然,最多是还是医院。

在这些地方,有随处可见的生老病死,有随处可见的悲欢离合。将其与暂时遇到的挫折对比,不可同日而语。我用这种方式,寻求心理上的宽慰,提升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动力。

但这种加入者和旁观者的身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我毕竟是一名健康者、局外人。

仔细想来,距离此次最近的一次“住院”,是在约两年前,以家长的身份,陪护生病住院的新生小女儿。

以陪护的身份和以患者的身份“住院”,感受截然不同。

所有的手续,都是在护士的引导下或者直接代为办理,房间里随时备有开水。该用药时,及时前来。即便是在人静的深夜,亦会来查看是否休息熟睡,是否把空调开到适宜温度,是否被子滑落……迷糊之中,我感觉到护士轻轻地帮我支起了床边的护栏。

早上有护士过来帮忙收拾房间,清理整顿放置错乱的物品。医生按时巡房,每日过来两次,询问感受情况,了解治疗需求,主动答疑解惑。

我有些怀疑是因为我和医院部分医生熟识,或者是工作岗位、职业的因缘,导致有如此舒适的待遇。于是乘着没有用药,身体状态良好的当口,出去打望了几圈。发现不单是对我,这些医生护士对每一名患者,都有着相同的耐心细致。完全没有因为熟识与否、年纪大小、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而刻意地区别对待。

护士站对面的公示栏上,有着好几位近日出院患者留下的感谢信和祝福语。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写在便签上,顺手粘在原有张贴资料表面。这绝对不像是护士所为,因为没有一丝刻意和做作。

我原本奢望可以利用生病住院的充足理由,暂时脱离工作,享受片刻清净。但依然前瞻性地延续了一贯的作风,带上了笔记本电脑,还有手机充电线。

实践证明,我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有电、有网的地方,就有江湖。

电话如同往常一样随时响起,丝毫不见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之前有些能够当面表述的语言,此刻都成了电话沟通。

签文件的事情,暂时可以委托别人代劳,但这无疑增加了对方不少额外的负担。

而审文件的事情,则完全必须自己执行。即便是在疾病最初发作的深夜,也有同事打电话,要求帮助审阅急需发布的文件材料。痛得撕心裂肺的当口,我忍不住埋怨甚至打骂了几句,透出各种不耐烦和抵制。

次日清晨,仔细回想起来,越发觉得不合适,果断打电话致歉。还好,对方理解,并不计较。

手上扎着输液管,被子上放着电脑,毫无违和感。

与其说是住院治疗,不如说是换了一个地方上班、加班。幸好医生护士都了解我的工作,并没有丝毫责怪,反而轻轻地带上房门,以免电话声音打扰到其他患者。

正是得益于医院特殊情况下禁止亲友探视的要求,反而创造了有益于工作的空间。四天下来,处理了通知、请示、情况汇报、会议方案等各种文件不下三四十份,中间有差不多一半,需要逐字逐句完成修改处理。

平心而论,倒不是标榜自己有着如何优秀的敬业精神。而是确实无法有条件偷懒。所有的同事都在忙碌,有何理由自己偏居一隅静心修养?更何况,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仍然求助,对方一定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或者是很有必要急切寻求帮助。这种情况下,有何理由忍心拒绝。

每每听到同事打电话说“我知道你不方便,但是……”,就瞬间失去了拒绝的底气。

医护人员是十分劳碌的。仔细观察,发现竟然十分有规律。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十二点下班,部分人员早上七点下班。在他们手中,握着的是患者的健康安全,一不小心,可能就是人命,一点也不敢马虎。

忽然想起,大约在半年前,有次领导召集疫情指挥部会议,偶然提到这家医院的服务能效。大家竟然无一例外地予以批评,导致参加会议的副院长情绪十分低落。

回想起来,我们当时的唐突实在不该。且不说医院的门诊大楼当时刚刚交付投用,人员还不够完整齐备。而且作为同样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批评,而需要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并创造条件予以支持。再退一步说,大家并未切身感受到医院的服务能效,而只是以自己的直接判断来评价问题。呈口舌之快,并未顾忌实际情况和对方感受。

近距离接触数日,我才发现医护们的辛勤,远远超过设想。

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其实很少有人在得到救护后,能够当面对其说上一声真诚的“谢谢”。以为这只是一宗商业上的金钱交易,却忽略了背后的人情冷暖。

通过在护士长的交流得知,这种职业的特殊,导致不少优秀的医护人员失去了恋爱的机会,目前还处于单身状态,其中大部分是品行优异的女孩子。

医护的职业,并未赋予必须要给患者以温暖。而人性的光辉,却催发他们自发地作为。

疾病治疗,于我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段落。嵌顿在输尿管的结石是否已经完全消失,还需要半月后再行复查。中间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服药、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更何况,双侧肾脏内部,还有三五颗已经探明的直径在半公分左右的结石,随时可能发作。

病时急切求医,病愈顺其自然。这是很多人都有的通病,我自然也不能免俗。搞不好,“生意”一忙,又会给忘记了。

而今,此次治疗完结。优质的医疗资源,必须让更多需要的人享用。而我,竟然对这个疗养联合加班的所在,有了特殊的感情。

致谢温暖。顺带祝福自己,祝福友人,也祝福医护人员,如果可以选择,宁愿有更多的金钱、有更多的时间、有更高的地位,也不要有丝毫的病痛。

如是,岁月安好。

2021年1月16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