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舌尖上的浪费”,古人节粮“良方”,有多少是你所不知?

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1/3的粮食遭到损失或被浪费,而这一数字高达约13亿吨。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依然有人因为战乱或灾荒等影响,不得不饱受饥肠辘辘之苦。于是,“节约粮食”的呼声在全球范围内响起!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感慨万千,不禁想起,在以农业立国,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粮食资源相对紧缺的中国古代,我们智慧的古人们,他们又是以何种方式应对“舌尖上的浪费”这一问题的呢?

种的粮食不够吃,古人也悲怆!‍

唐朝宰相李绅(772年-846年)在《悯农》中写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前两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的是粮食获得丰收之年,麦田里到处一片硕果累累的丰收之象。然而,后两句,诗人笔锋顿转哀戚“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道出了农人们尽管辛苦劳累一年,看着麦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最后却得到的结果是自己两手空空,有不少惨遭饿死的悲惨现实。

李绅这首诗,用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风”道出了古时候人们在粮食分配上的不均与稀缺,纵然遇到丰收之年,辛苦了一年的农人们除了上缴朝廷和地主外,是丝毫没有多余的可以留给自己。由此,不难想象,在此种情况下,如果还有人胆敢浪费粮食的话,那是何种的“造孽”和“天良泯灭”。

当然,作为古代封建统治阶层的帝王们,他们也是知道全国每年收获的粮食,是无法满足到全国每一位老百姓的温饱需求。

首先,古时候农业科技发展的受限,每亩地粮食产量并不高,而且人力耕种成本很大。

其次,很多土地也不都是适合耕种粮食,特别是一些通过人工方式用水灌溉不到的旱地,真的是只能完全靠天收获了。

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古时候纵然遇到丰年,也依然会有不少老百姓饿肚子的情况出现的关键因素,而应对这一难题的方式,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也是通过想出不少的奇招来尽可能应对。

勤俭节约:民族文化与家风传承的“必修课”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古代以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粮食是会被十分珍惜的,在节约粮食方面,我国古代早就有着良好的文化传承以及家风教育。

从唐代李绅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到清代朱柏庐《朱子家训》中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这些都是在教导和提倡人们要爱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由此可见,古人早已节约粮食的良好风气写入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家风教育传承的“必修课”中。

对于粮食的态度,在古人看来,粮食乃上天所赐之食,人们活命的根本,若一旦有人发生浪费粮食的行为,那便是在亵渎上天,在削减自己命中的福禄,是会遭到“天谴”的。

杜绝浪费:违者必受法律惩治。

东汉·班固在《汉书·郦食其传》中提到: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由此可见,浪费粮食的行为,在统治者看来,那便是在动摇国本。

于是,为了避免人们有浪费粮食的行为发生,我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可谓不少花心思,不少都对此制定了相应的惩治规则。

  • 农民帝王朱元璋:奢侈乃丧家之源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这是一位典型贫民出身的布衣皇帝,他之所以后来会出来当和尚,以及跟随农民起义军造反的原因,用他自己的话说便是,如果当时:

“要是能吃上口饱饭,这世上就不会有大明皇帝朱元璋!”

因此,对于粮食有多珍贵,朱元璋是会比任何一代帝王更加清楚的。他深谙“民以食为天”之道,以及珍惜粮食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他认为“奢侈乃丧家之源”,“节俭二字非徒治天下者当守,治家者亦宜守之。”

  • 明成祖朱棣:杖责太监,枷号半月

在明成祖朱棣时期,也有太监因为浪费粮食而受责罚的历史记载。

一天,朱棣上完朝径自来到景山北面太监住宿的院落,刚进门,就看到这样一幕:有两个太监正在用大把大把的白米喂鸟,而且地上已经撒了不少米粒。朱棣见状勃然大怒,厉色训斥道:

“此辈坐享膏粱,不知生民艰难,而暴殄天物不恤,论其一日养牲之费,当饥民一家之食,朕已禁之矣。尔等职之,自今敢有复尔,必罚不宥。”

说完,当即命人将这两个喂鸟的太监重笞(用鞭杖或竹板打)了二十大板,而后又枷号(将犯人上枷标明罪状示众)半个月。

  • 万历皇帝:浪费钱粮者,重笞,革职,永不叙用

万历皇帝时期,官员之间攀比奢靡之风日盛,那时候,在京城的酒楼间悄然兴起了一股官员之间的“轮转宴”风潮。

具体情况是,官员之间为了相互攀比以彰显自己身份的高贵,他们在请客时,上菜都是分批次的。每次上四碟八碗十二道菜,待集体品尝后便撤下,然后再上一轮新菜,如是往复。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流行上三轮,后来,攀比更是上了规格,直接上到五轮、甚至还有六轮的。而很多菜,官员们根本吃不了几口就被倒掉浪费了。

后来,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万历皇帝耳朵里,顿时,万历皇帝震怒异常,使出雷霆手段当即御批:官员中,凡被查实浪费钱粮者,一律重笞,并予以革职,永不叙用。

  • 雍正皇帝:连下圣旨两道,反对铺张浪费,鼓励节粮

清雍正皇帝时期,雍正皇帝对于节约粮食,反对铺张浪费十分重视,曾专门就剩饭剩菜的处理,以及浪费粮食现象下了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下旨:

“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

这道圣旨,雍正皇帝具体给出了如何处理剩菜剩饭,以防止浪费的解决方案,以及处理不好浪费问题要承担的责任。

第二道圣旨: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皇帝下旨,对于将剩饭剩菜“抛弃沟中,不知爱惜”的现象,强调:

“上天降生五谷,养育众生,人生赖以活命,就是一粒亦不可轻弃。即如尔等太监煮饭时,将米少下,宁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

同时,也有相应的惩治规则定出,具体规定:

“尔总管等再行严传各处首领、太监,见有米粟饭粒,即当捡起。如此不但仰体朕惜福之意,即尔等亦免暴殄天物。应不时查拿,如有轻弃米谷者,无论首领、太监,重责四十大板。如尔等仍前纵容,经朕察出,将尔总管一体重责。”

可谓对浪费粮食现象的法度,在雍正皇帝时期则更加严格。

提升贮存技术:安全存放粮食有效“止损”

对于防止浪费粮食方面,众所周知,有不少的情况是因为在粮食贮存的过程中,由于贮存技术的不当,导致霉变或虫噬等形成浪费的,而非人为。为了弥补这一重要环节上的浪费粮食漏洞,古人们也总结出了一套安全贮存粮食行之有效的方法:

  • 方法一:风干晾晒法

古人们在将收获的食物进行贮存前,往往会采取人工烘干,或者在自然环境下进行风干的方式对其进行干燥。对此,春秋时期《礼记》就有记载,人们将收获的桃、梅、雉、鱼、牛肉、鹿肉等通过晾晒的方式以方便长时间的储藏。

  • 方法二:盐糖腌制法

盐糖腌制的方法,这在北魏《齐民要术》有提到,其中有不少利用食盐配糖腌制菜品延长保存期的方法,比如甜酱、酱油等的制作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时,我国关于酱菜的制作技术就传到日本,而日本著名的奈良酱菜正是源于彼时。

  • 方法三:冷冻冰藏法

古人没有冰箱,但是通过冷藏法防止食物变质这一方式,古人也是走在今人前面,那时候,古人发明了冰窖,冰鉴等一些可以替代冰箱的方法,通过冷冻的方式达到储藏食物保鲜的目的。在《周礼·天官》中就记载了“凌人”这一官职,主要就是负责“掌冰”,以司专贮天然冰,供冷藏之用:

“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 方法四:窖藏仓储法

如果您是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想必,大家应该对地窖不算陌生,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有地窖,人们会将红薯、西瓜之类的放到地窖里储藏起来,以延长这些食物果蔬的保鲜时效。

另外,采用地窖储藏食物的方法,这一方法其实很古老,大概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地下或者半地下室的地窖,那时候,人们会将粮食一类的作物放入到地窖中储藏。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用于储藏粮食的地下粮仓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杆栏式”粮仓,据考证,距今已有大约七千年的历史。

结语:

战乱天灾频发的古代,粮食的供给严重不足,老百姓常常因此遭受饥荒,为了节约粮食,以备粮荒,中国古代,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在对节约与爱惜粮食的态度上,从思想教化,以及法制,还有贮存技术上,古人的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借鉴以及部分需要传承不息的,比如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从自我的道德意识以及个人的行为做起。


『文/东院景明,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