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局2
五行
(一)什么是五行
五行即五运,也可以叫它五气。即木、火、土、金、水之风、热、
湿、燥、寒这五气(五种物质)相互之间的运动,叫五行或五运。五
行是对阴阳的具体化,是阴阳作用于自然界各种事物而使之发生、发
展、变化的具体体现。
(二)五行从哪里来
太极一分为二,而为阴阳。既分之阴阳依然动静不息,于是从阳
中又分出太阳、少阴,从阴中又分出太阴、少阳,而为四象。四象依
然动静不息,于是便生出了五行
那么,阴阳又是怎样生成五行的呢?河图解答了这个问题。
河图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从这段文字可以看
出,关于五行的生成,是由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这几个数字之间运动的结果。这几个数字,其实就是阴阳嬗变的次
序,这几个数字的运动,其实就是阴阳的运动,从太虚而太极,从太
极而阴阳,再从阴阳而四象,而**,而五行,而万物,其实就是从
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四,四而五,五而六,六而七,七而八,八而九,九而
十(即阳而阴,阴而阳……)的嬗变,这也就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生万物。”
这几个数字中一、二、三、四、五是生数,六、七、八、九、十是成数。而生化五行,主要是一、二、三、四、五这五个生数的功能。生数中的一和三是阳,二和四是阴,五居天地自然数之中位,禀阴阳二气之精,操造化万物之妙,是生成五行的关键所在。
每一行的生成都离不开“五”,阳一加上“五”便成水,阴二加上
“五”便成火,阳三加上“五”便成木,阴四加上“五”便成金,两个
“五”相加便成土。后世把皇上称作“**”**,就充分彰显了“五”
这个数字的权威和尊严。
生数
(1)河图的五行生成数有先天、后天之别,阴数、阳数之异。
即生数一、二、三、四、五为先天之数,成数六、七、八、九、十为后
天之数;一、三、五、七、九五个单(奇)数为阳数,二、四、六、八、十,
五个双(偶)数为阴数。
(2)五行的生成一定是阴阳互生,即阴以生阳,阳以生阴,阴阳
绝对不会自生;再则就是生数为阳者,成数必定为阴,而生数如果是阴
者,成数就必然是阳。如天一(阳)生水,地六(阴)成之;地二(阴)
火,天七(阳)成之:天三(阳)生木,地八(阴)成之:地四(阴)
金,天九(阳)成之:天五(阳)生土,地十(阴)成之。
(3)五行中金、木、水、火的生成,都必须借助于土(五)的功能
谓“土常以生”“土能生万物”,否则阴阳是不会生化的。在自然生
数中,“五”这个数非常关键,他代表五行中的土,居天地全数之中,
禀阴阳二气之质,操万物生化之妙,所谓****。故每一行的生数
须加上“五”オ能成就另一行,如生数一加上“五”オ能成为六之水
数,二加上“五”オ能成为七之火等。
(4)五行仍有阴阳之分。五行生于阴阳,就一定禀受了阴阳的基因
也有阴阳的分别。所以,木有阴木、阳木,火有阴火、阳火,土有
土、阳土,金有阴金、阳金,水有阴水、阳水。
5)阴阳五行一体观。五行生于阴阳,阴阳生于太极,阴阳五行
是一体。所以,说阴阳即当知五行,论五行即当晓阴阳,阴阳是五
之气,五行是阴阳之质,质非气不行,气非质不立。所以,五行所行
的原是阴阳之气。天地无处不五行,万物无物不阴阳,阴阳五行之气
充满了天地之间,天地万物其实就一个二五之气而已。
(6)阴阳之质立于地是为五行,五行之气行于天是为阴阳、所以天气
变化可征之于地,物候反应可验天之气,这就是运气学说的立论依据
和基础。
根据河图对五行生成的阐述,可以看出五行生成的次序是先水
后火、再木、再金。至于土,《内经》说“土常以生”,是其他各行生
成的基础,故无须另外提出。
五行既生,何以致用?《洛书》则变先天为后天,而为“戴九(金)
履一(水),左三(木)右七(火),二(火)四(金)为肩,八(木)
六(水)为足。以体五行生克之用。
(河图体五行之生成,五行生成之后就要发挥作用,则洛书讲的就
是五行之用,从洛书中我们可以看出:①洛书顺时针旋转为五行相生。
从六水开始,住左为一六水生三八木,横而向右为三八木生二七
火,在横而向中为三八火生五十土,顺而向上为五十土生四九金,顺
直而下为四九金生一六水。②若逆时针旋转为五行相克。即仍从
水开始,往右逆转为一六水克二七火,逆而往上为二七火克四九金,
再逆而向左为四九金克三八木,再逆而向中为三八木克五十土,再逆
而向下为五十土克一六水。)
(三)五行的形态、性质与功能
五行之气,和阴阳一样,仍是形而上的世界,并无固定形态。
以其气之所化来看,则已接近形而下世界,所以也就各有了自己的形态
,以其所具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1、五行的形态
木形修长,火形下圆上锐,土形敦厚,金形方正,水形平柔。
2,五行的性质
木的性质(尚书・洪范》说“木曰曲直”而温和,即木具有柔软的
生发、舒畅条达和温煦的特性。
火的性质《尚书・洪范》说“火曰炎上”而温热,即火具有温热
上腾的特性。
土的性质《尚书・洪范》说“土爰稼穑”而蕴蒸,即土具有敦厚
承载、生化受纳的特性。
金的性质:《尚书・洪范》说“金曰从革”而清燥,即金具有坚强
洁净、变革凉燥的特性。
水的性质:《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面寒凉,即水有湿润
寒凉、流动向下的特性。
3.五行的作用
木的作用:木主敷布,木象征着阳气的启动,具有激发和催促万
物复生的作用。
火的作用:火主生长升腾,火象征着阳气的旺盛,具有赞助万物
生长、繁秀茂盛,以及温散阴寒和消融他物的作用。
土的作用:土主承纳变化长养,土象征着阴阳具备万物俱全,具
有承载包容、生长生化的作用。
金的作用:金主收敛肃杀,金象征着阳气下沉,阴气渐生,具有肃降、
收敛、核杀的作用。
水的作用:水主滋润荣养,水象征着阳气潜藏,阴气渐盛,具有
降温退热、润养万物的作用。
(四)五行之间的关系
从前边的河图和洛书中,我们看到金、木、水、火、土五者不是
各自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这些联系既有五行之
间的生克乘侮,又有五行之间的互藏和胜复
太虚而太极,太极而两仪,两仪而四象,四象而五行,五行而万物。
那么五行何以就能成万物呢?
五行之所以成就万物,关键就在于五行之间的生克胜复与互藏。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也不可无克,无生则不能繁育,无克则亢
而为害。生克有度,胜复平抑,运行不息,则天地万物,生化无穷。
故生而有制,才是真生,克而有度,方为真克,亢则害,承乃制,
制则生化。
1.相生关系
五行之间,首先存在相生关系。
相生,就是彼此之间的相互资助,相互帮扶关系。
厥阴风木能资助帮扶少阴君火和少阳相火,则火得木而旺;君相
二火能资助帮扶太阴湿土,则土得火而有生气;湿土能资助帮扶阳明
燥金,则金得土而润,燥金能资助帮扶太阳寒水,则水得金而清;寒
水能资助帮扶厥阴风木,则木得水而茂。五行之间这种相互资助、相
互帮扶作用就叫五行相生关系。
相生固然是好,但若生而无制,则反为其害。如木本生火,生之太过,
则木反败为灰烬:火本生土,生之太过,则火败反为土灭;土本生金,
生之太过,则土败反无生机:金本生水,生之太过,则金败反为水沉;
水本生木,生之太过,则水败反为木壅。像这样生而无制,则反为相
残了。所以,五行虽宜相生,但却不可生之太过。
2.相克关系
五行之间,不仅相互资助,相互帮扶,而且还相互制约,相互牵制,
这样才能维持相互之间的平衡,这就是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
厥阴风木制约太阴湿土,则土得木而疏;太阴湿土制约太阳寒水,
则水得土而涸:太阳寒水制约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则火得水而熄;
君相二火制约阳明燥金,则金得火而熔;阳明燥金制约厥阴风木,则
木得金而伐。五行之间这种相互制约作用就是五行相克关系。
相克似乎不吉,但若克而有度,则反为有用。如火之焰炽,得水
克而为既济之象;金之坚锋,得火克而成锻炼之器;木之曲直,得
金克而成有用之オ;土之敦厚,得木克而能生长万物;水之泛滥,得
土克而有灌溉之用。如此克而有度,实为相生。倘若克之太过则死必
至矣。
3.相乘关系
五行相乘,就是五行相克太过。五行之间相互制约是为了维持事物之间的相对平衡,但是制约如果太过,反而又会破坏这种平衡状态。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相乘现象呢?
五行发生相乘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制约对方的一方即制
约者过于强盛,因而给被制约者造成伤害;二是被制约的一方过于衰
弱,因而承受不了制约者的制约。这两种情况都会发生相乘现象,这
叫以强凌弱,这是五行关系中的一种不正常现象。
4.相侮关系
五行相侮,也是五行关系中的非正常现象,是五行之间发生的反
克状态,即原来受我制约者,反而反回来制约我。如土本来制约水,
水本来制约火,火本来制约金,金本来制约木,木本来制约土。现在
反而出现了水冲土散,火烧水干,金重火灭,木硬金缺,土掩木腐的
格局,这种格局就叫五行相侮。
5.胜复与互藏关系
胜,即五行相克太过;复即被克者之子对克气进行报复。
五行之间,有所胜,则有所败,有所败,则有所复,怎样报复呢?
即母败时子气来复。如水太过则火必败,此之谓水胜火,火虽败而火
之子土出而制水;火太过则金必败,此之谓火胜金,金虽败而金之子
水出而制火;金太过则木必败,此之谓金胜木,木虽败而木之子火出
而制金;木太过则土必败,此之谓木胜土,土虽败而土之子金出而制木;
土太过则水必败,此之谓土胜水,水虽败而水之子木出而制土。这种
复仇方式就叫子气来复,有胜有复,则五行平衡,五行平衡,则阴阳
方能生化。
另外,五行之成万物,还有赖于五行的互藏之妙,五行之所以有
互藏,乃源于阴阳的互根之理。所谓五行互藏,即五行的任何一行中
都藏有另外一行。
如木之有津,是木中藏水;土之有泉,是土中藏水;金之有液,
金中藏水:火之溶物,是火中藏水。水为万物造化之源,所以五行
之中皆不可无水。
木钻之而生火,是木中藏火;金石击之而见火,是金土之中藏火。
酒、油燃之成火,雨大可生雷电,湿久郁而发热可燃,是水中藏火,
万物之生皆赖阳气之化,所以五行之中皆不可无火。
木得土而长,火得土而荣,金得土而生,水得土而蓄,万物之生
莫不藉土,所以五行之中皆不可无土。
水以生草木,土以植草木,火以荣草木,金以成草木,万物之化生
必得木气之发动,所以五行之中皆不可无木。
土中藏金,河沙中淘金,草木生汞,火能煅金化金,万物生长有
金方刚,所以五行之中皆不可无金。
通过以上对五行的讨论,可见五行之理,较之阴阳,更加错综复杂。
对于五行,我们应该有以下几方面认识。
(1)五行源于阴阳,为阴阳所生。
(2)五行是介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特殊物质。
(3)五行为阴阳之质,体阴阳之用。
(4)五行是恒动恒变的。
(5)五行的运动必须保持动态平衡。
道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追求道的根本,其实这是一种荒谬的做法,道是本体,是不可问的,就好比人出生,那么出生之前是什么,人本身是不能问的。
所以,认识道可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从本体层面,那么道是不可道的,不可知的;一个是从现象层面,道是可以被摸得着的,可以被看得见的。
道的最大的象就是日月,也就是所谓的阴阳。但是道是有时空性的,所以有一种东西如果能够将时空都概括在里面,那么这个东西就会非常的牛逼。中国的老祖宗经过长久的探索,在汉代终于找到了这个结合点。
那就是阴阳五行,而阴阳五行只是象,一开始取的只是象,并没有往数的地方发展。据说,河图洛书就有了数,而通过**的对接,象数之间就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空对接。
汉代学术的发展,主要成就就是建立起来了一个象数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的内容可以囊括时间与空间。
汉代的易揭示的就是现象界的所有东西,但是对于道层次的东西就探讨的比较少,所以后世在道层面深下功夫的宋儒就批判汉代,批判的得很严重。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我们继续往下说。
关于五行与象数之间的关系,易传之中有很明显的定义,《易·系辞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郑玄注:“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偶,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按: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按: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按: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按: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也。”
大家可以看到,一个五行与阴阳,特别是天地的生成之数,就可以把所有的东西串联起来,这就是河图洛书的神奇之处。大家看河图洛书,里面有关于数的内容,其实这个数在九宫格内,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同一行的或者同一竖格内的数字加起来都是15,这个可以看成是一个象限内的平衡,也就是一个太极内的平衡。
而后来的天干地支,其实就是将象、数都结合在一起了,天干地支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所谓的象,有数,有逻辑关系,内容比五行还广。
下面我们就讲一讲所谓的太少相生
这个点一直是学习五运六气的人不明白的,很多人预测时其实完全没有用到这个太少相生,所以很多时候预测不准。
其实,太少相生无处不在,比如这段时间比较凉爽,按照我们的推测,应该比较热才对的,所以出现了偏颇。越是出现了偏颇,下面的日子的偏颇就会越大
所以后面可能会出现比正常更热的气候
五行之间的关系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会越来越复杂,所以还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好好体悟,因为五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文化一直强调两个方面,一是道层面的,那么强调的绝对,是没有相对的,所以一是最大的,也就是道,但是在后世的哲学中有了发展,最先发展的就是阴阳的哲学,也就是所谓的二。
老子强调的三,跟《周易》强调的三,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真正到了后来中国的哲学发展到了三,就已经到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阶段。道家的三与周易的三有类似之处,但是也有不同,不过我们的课主要是讲五行,所以不涉及三,而是涉及五。
不过道家的三,也没有实际所指,是一种虚的,但是《周易》的三就有所指了,包括了天地人三个要素,不过我们说的五行其实不是《周易》的天地人,而是在道家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道家的三是虚的,所以三可以有很多具体所指,运用起来就很广泛。
真正的宇宙,之所以是宇宙,那是因为有一个平衡的生态,道这种一的层面是寂静无为的,所谓的无声无臭,到了二的层面才有了阴阳之间的相生相克,互为根基。阴阳之间虽然有了对立,相对与道来说,平衡态比较不明显,还不是太稳定,但是开始生机勃勃了。
正是二的哲学其实永远是对立的,所以永远在斗争之中,平衡状态是比较难达到了,所以有了后世的继续发展。当然,也有走倒路的方法,比如我们所知道的佛家的“不二法门”,其实就是要消弭阴阳层面的对立,因为有的人很容易对立起来,这个就是分别心在作怪。就好比有人的觉得静坐是修行是禅修,但是运动就不是修行不是禅修,实际上,语默居处都是修行。真正消除了对立的观念之后,在生活中才能,生吞活剥,才能于万人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大家如果深入学习中国的学问,不管是道层面的,还是术层面的,都是这样,在消弭阴阳之间的对立,把对立的观念摒弃,找到一条超脱的道路,就能进步很多。
二层面的对立因为太难把握,太难消弭,所以后世将而消弭在三之中,又将三消弭在五之中,又将五消弭在10之中。
所以,先秦的诸子百家之中,特别是法家,将这个二发展成为三,融合了《易经》的三与道家的三,形成了三权分立,有了法术势,这种关系其实非常稳定,但是也经常出现问题,所以在此基础上,有了后世的再分。
最稳定的关系,其实就在于五行的五,这个理论在后世的中国哲学发展中有了,那就是汉儒话语下的五行以及宋儒重新阐释下的五行。
五行的关系,是接着三,是老子哲学与儒家哲学的继续,可以说是更高的一个层次,特别是执行层面的高一个层次。原因就在于五行的平衡要比三的平衡更加稳固,更加具备生活力。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五行之间的平衡,为什么五行之间的平衡会比三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我们从五行的太少相生讲起。
五行是时空的表达,这个历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而且五行的起源一开始是表达方位的。到了汉代的五行,才同时具备了时间和空间两种特性,整合了《周易》的阴阳理论,才有了所谓的太少相生。
在《周易》的筮shi法之中,用蓍shi 草卜筮,得出的数字是要分阴阳的,其实大衍之数五十,“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she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仂le ,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仂而后挂。”最后得到的是七八九六之数,其中7.9为阳,七为少阳,九为老阳,8为少阴,6为老阴,这四个数确定了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然后这四象与四季相对应,就有了太少相生。
在**时,如果是少阴,少阳,表示动爻,而老阴、老阳则是不动爻,由于动爻的变化才有卦的变化,老阳老阴是不变的。所以,阴阳变化的关键还是在少阴少阳。汉儒将这个算法引进到五行之中,所以有了太少五行。
引进来之后,五行之间的相生才有了理由,才变得更加有意思,所以我们在观察五行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五行的太少相生。这也是维持整个五行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一招。
历来我们都知道,搞平衡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受益,也就是蛋糕要做大,做大了即使分的比例减小了,矛盾还是很小,但是如果蛋糕没有做大,分配再不均,矛盾就大了。五行也一样,只要不断的有相生的来源,那么矛盾就不会突出,只要其中一个力量没有来源,矛盾就会无限放大。
五行的矛盾,要解决,就得从相生这个角度解决,如果没有从这个角度,从做大增量的角度增加,那么五行之间很难平衡。太少相生就是五行相生的最基础的规律,也是整个宇宙的最基础的规律,因为时空作为一个太极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分配,很难。
但是,时空同时又是无限的,只需要将每一个太极的时空连续起来,相互生长,时空是无限的,此时的五行之间虽然有不平衡,但是矛盾不会放大。
以一年365天为例,这个太极点的时长为365天为例,那么春夏秋冬长夏的时长应该是各75天的,如果春天变短了,那么就是少,对应的春天前面的冬天和春天后面的夏天就会变得更长,这就是五行太少从时间上来说的具体含义。
其实,一年内的五行的平衡关系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从木太过-火不及-土太过-金不及-水太过,另外一种则是从木不及-火太过-土不及-金太过-水不及,不管是什么年份,他们的五行平衡态只有这两个。
所以,从五运的太少不及来看,只要木不及的年份,也就是每年春天比较冷的年份,冬天就会有暖冬,流感就会流行。五行的生态就两种模式,如上。但是这两种生态是怎么样形成的,就需要分十种情况了。
有的时候,木太过就是因为木本身引起的,木太过是主动因素,有的时候木太过是因为火不及引起的,木太过是被动的,而火不及才是主动的。那么这个时候就很好推测了,为什么水不及,土不及,土还会克水,因为变弱小的是水,他是主因。他一变小,人家就可以主动克制他了。
就好比有的人挨打,不是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好欺负,他不及。而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太过,比如金太过为什么还会受火克制,那就是因为火也是太过。
一般情况下,一个五行不及,那么他所克制的五行也是不及的,克制他的五行也是不及的,这样才能平衡。如果出现了克制自己的五行太过,那么五行关系就被打破了,这样的年份灾难就会相对较多。
下面,我们继续说五运六气之中五运的阴阳。
阴阳:太过与不及
阴阳是不能分开的,但是有那么一类人,阴阳就分开了,其实所谓的阴阳人,就是一个人出现了“阴阳离绝”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很危险的。阴阳人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肝的功能。
现在见得最多的阴阳人就是脂肪肝,几乎所有脂肪肝患者都有阴阳两半的现象,出现了阴阳两半,就很危险了。因为中医的太极图追求的是你中有我,我还总有你,是相互的。所以治疗疾病时,也经常是滋阴不忘了补阳,补阳不忘了滋阴。
关于阳虚与阴虚的,关于扶阳好还是滋阴好的,其实滋阴学派很盛行,大家都知道,包括现代,基本上学院派的人都是滋阴学派的,但是民间现代火起来的扶阳学派,就不能说他是不对的。这就是阴阳。
其中,有一个例子,那就是体内阴气盛者一般是长寿的,但是这种人一般都会有比较多疾病,就是疾病经常好不起来。而阳气盛者,一般就是体中可以祛除很多邪气,但是不见得会长寿。纯阴之人,一般都是长命,但是纯阳之人,一般无病,短命。
那么阴阳,表现出来其实就是太过与不及,所以阴阳也分太少阴阳,这个就是最有意思的地方。
其中,少阳就是春天,夏天就是太阳,秋天是少阴,冬天就是太阴,按照春夏秋冬的季节性,时间性来说,太阳只能生少阴,太阴只能生少阳。
具体到每一个季节也有阴阳,也就是太少,或者说是太过不及。这是时间决定的,比如春天长,一般就是说明木太过,而相应的就会有火不及,前面的水不及。一个自然年,就是一个固定长度的部分,将这个年分成5份,按理来说是五等分,但是事实上并不是五等分,而是每一份之间有长有短。
一个太极里面有阴阳,阴阳的变化就有五行,五行之中又有阴阳,这就是五运为什么有太过不及,为什么一年之中还有五步运的道理。
任何一个太极,都包含了阴阳,也包含了五行,所以一年之中,肯定有阴阳五行。当然,一个十年,从甲到癸,也是一个太极,不同的太极,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五行分法。
知道了太少相生,基本上就知道怎么推测气候的变化了。但是,这个推测的基础,还是因为太极,还是因为时空。
前面讲的太少相生,大家就记住一个要点就行,五行分太过不及,阴阳分多少
五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多端的,比如所谓的木,是不是就没有金?肯定不是
比如金克木,所以金极弱时反而像木。
五行之生,主要表达的是时空的轮转,是一个顺序出现的情况,比如我们知道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环无端,顺序相生。相生关系在五行之中,是很简单的,只表达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相生只能联系互相之间关系密切的两种五行,没办法联系隔位的五行。
生是最基础的一种关系,后面的所有关系都要涉及到这个生的关系,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汉代的哲学家发现的,先秦都没有这个;
五行之化,表达的是比相生更深一个层次的五行关系,很多人知道化字的层面是高于生的,因为化是相对较复杂的,化联系起来的是三个五行,是一种将异己的东西转化为自己所有,存在一个转化过程。一开始,化本来的意思就是货币增值,但是后来转化为质变。
所以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我们通常知道的是,甲己化土,土太过,自然会有土克水,太过则害,此时我们需要关注水受克害,一般我们会从泄土,补水的方法来治疗,比如土太过,一般表现出来的就是肾虚,有水肿,还有腰酸背痛等症状,会怎么治疗呢?我们会选择泄土,用一些除湿的药物,泄一泄,会选择一些补肾的药物,可以补一补。
但是,我们知道,治疗水肿之类的疾病时,我们有一个大法就是通过补肺气,通过宣发肺气的方法达到治疗的效果,比如麻黄加术汤,比如越婢汤,比如小青龙汤,大青龙汤等等。
其实,在五行来说,补一补肺气,土水之间的矛盾就可以很好的缓解了,土生金,金生水,这样土与水之间的矛盾就化解了,所以在治疗疾病时,我们要经常关注五行之间的太过不及。
化的关系,其实就是两个相生叠加起来,这样就是将异己转化为自己的。
中华文化,或者世界文明,第一次飞跃是掌握了火的使用,人类可以吃熟食了,这样我们的转化能力得到了加强,能够加强营养,强化我们的适应能力。因为有了火,我们的食谱发生了改变。
试想,现在人如果到了野外,没有火,能够找到什么东西可以吃?如果有了水火,又有多少东西可以吃?很明显,我们古人认为火是人类文明之光,其实就是在这个程度上说的,至于火能不能照耀黑暗,还是其次的。
基于这种人类的本能,发展出来的文化,也是有类似的功效,比如我们国家历史上象征的权力的东西是什么,就是煮食物的九鼎,说白了就是如何化异己以为己用,不是围绕着外物转。所以中华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将外来文明同化,把别人的内化为我们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