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敏南运用“从逆法”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经验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记载,据此,沈医生将在同一患者的同一病证,先用从治法,继后用逆治法的治疗方法名为“从逆法”,并用此法治疗若干疑难杂病取得了很好疗效。其中,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经验,就属此法。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54岁,1990年3月28日初诊。
患者体检中发现HBeAg阳性,又复查HBsAg、抗—HBc均阳性,但无明显不适。曾用清热解毒药为主,佐以温通阳气方,治疗3个月无效。于是,转沈医生治疗。除舌质偏紫,苔薄净,脉象偏小外,其余均未发现异常。先用从治法治之,药用:生黄芪20g,肉桂4g,仙灵脾10g,补骨脂10g,砂仁5g(后下),熟地黄15g,山萸肉12g。服10剂后,胃纳显著下降,大便每2日1次,舌质红、苔黄腻,尿色黄。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65IU,HBsAg、HBeAg、抗—HBc仍均阳性。即用逆治法治之,药用茵陈20g,田基黄20g,垂盆草20g,虎杖20g,平地木20g,茯苓15g,猪苓15g,车前草15g,白茅根15g,制大黄15g,黑栀子10g,淡黄芩10g,佩兰10g,藿香10g,制半夏10g,板蓝根10g。此方加减连续2个月,症状全无,舌质转红,复查肝功能全部正常,乙肝三系除抗—HBc阳性外,其余均阴性。

【评按】 中医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血中伏邪。该病例用清热解毒药佐以温通阳气,冀诱邪外出与清热祛邪同时进行无效。沈医生经验,乙肝三系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者,有明显湿热病证,用清湿热抗病毒中草药能治愈。而乙肝三系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患者,仅是舌质偏紫,用清湿热抗病毒药无效。用从治温热滋补药引动血分毒邪,临床上如
出现苔黄腻、胃纳差、尿色黄时,表示湿热毒邪已对抗。即用逆治法用大剂量清热解毒、抗病毒药治愈。HBsAg携带者,用温热滋补药有增强激活免疫作用,使机体产生应答反应,再进行抗病毒治疗,能使HBsAg转阴。

沈医生总结认为,用从逆法的病证有两个指征,一是病机复杂,二是痼疾宿邪。乃先用从治法诱邪活动,后用逆治法直捣邪穴。

尚需指出的是,从逆法是由从治、逆治二法组成,从治是关键,逆法是目的。从治掌握分寸,轻者不能驱邪、诱邪,重者必伤正气。从治法取效时常加重主症,应告知患者与家属,给予配合。逆治是调整阴阳,以冀根除的目的。若1次从逆法疾病尚未痊愈,可用2次以上从逆法治疗。另外,临床体会到中药也有耐药性,特别是祛邪药的耐药性更易产生。用从逆法治疗,即用药性截然相反的两类药前后治疗,能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更能发挥药物的作用。确有别具匠心之妙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