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五志、七情、六欲、六根、六尘、六识、五行、五劳

五志

        五志,喜、怒、思、忧、恐五种主要情志活动的合称。
        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是刘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热而提出的,他认为“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情志活动过度,躁扰阳气,化生火热,而致中风偏枯、惊惑、悲笑、谚妄、癫狂等。反之,火热亢极,又可扰乱神明,出现神志异常。但刘氏又认为五志化火生热的关键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风偏枯、谚语、狂、癫、悲痛苦恼,其因是由肾水虚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肾水。

  (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心能主血,主神明,适当的喜乐一般属于良性反应,能使人体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神采飞扬,御寒能力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下降血气调和,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的生理活动,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增强,考试时也能有超常发挥,运动员易破纪录。心其华在面,开窍于舌,高兴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语言流畅动听等。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胃口大开;“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 心志喜:指喜

心之志。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气舒畅,血气通利,营卫调和。若暴喜过度,则血气涣散,不能上奉心神,而见神不守舍,精神恍惚,或喜笑不休等症状。《素问·阴阳应象

论》:“心……在志为喜。”

但过度的喜乐,则可损伤心神。故曰:“喜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如,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过喜的异常常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汗出,胸闷,头晕,头痛,心前区疼痛,甚至神志错乱,喜笑不休,悲伤欲哭,多疑善虑,惊恐不安等症状,可导致一些精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严重者还可危及人的生命,如大喜时造成中风或突然死亡,中医称之为“喜中”。。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 喜伤心:指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

出《素问·阴阳应象

论》。

人认

心藏神,正常的喜乐,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若狂喜极乐,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灵枢·本神》:“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2)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一般说来,当怒则怒,怒而有节,未必为害。若怒而无节,则它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肝失疏泄,肝气郁积,肝血瘀阻,肝阳上亢等,胸胁胀痛,烦躁不安,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有的则会出现闷闷不乐,喜太息,暧气,呢逆等症状。人体发怒时可引起唾液减少,食欲下降,胃肠痉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血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交感神经兴奋。长此以往,会使人患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导致病情加重,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危及性命。 肝志怒:指怒

肝志。肝为将军之官,其气易急,实则易怒;又主藏血,血有余则易怒,故肝志怒。肝之气血过盛则怒,虚则恐。怒伤肝脏。《素问·阴阳应象

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气血逆乱,阳气升发。肝为刚脏,主疏泄,其气主动主升,体阴而用阳。故肝的生理病理与怒有密切关系,尤以病理为最,所谓“忿怒伤肝”(《灵枢·百病始生》)。如,大怒可伤肝,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而致病。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偏亢,则稍有刺激,便易发怒。 怒伤肝:

怒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而上溢,故伤肝。证见面赤、气逆,头痛、眩晕,甚则吐血或昏厥卒倒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恐。”王冰注:“虽志

怒,甚则自伤。”

  (3)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能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思虑、思考等心理活动正常。若脾虚则易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思伤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脾的生理功能与情志活动的“思”有关。思虑过渡则易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出现气血不足所致的乏力,出现头昏,心慌,贫血等症状。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有的还可出现暧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

  (4)肺在志为忧:忧愁是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志活动,尤其是在过度忧伤的情况下,往往会损伤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忧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耗人体之气。因肺主气,所以忧愁过度易于伤肺,所谓“悲则气消”。而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人也较易产生忧愁的情志变化。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这主要是因为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悲忧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

肺志忧:指忧虑

肺之志。过度忧虑易损伤肺脏。《素问·阴阳应象

论》:“在脏为肺……在志为忧,忧伤肺。”王冰注:“忧,深虑也。虽志为忧,过则损也。” 肺为气主,忌乎郁。《经》曰∶“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是忧能伤肺之由也。至于喜可胜忧,其义何居?亦考诸岐伯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则以闭塞者而和缓之,岂不得谓之胜乎?然亦更有显明者,凡人有所忧愁,每多胸膈不舒,适逢欢快之事,即可情怀开旷,此尤情性之常,宁独火可胜金而已哉。

(5)肾在志为恐:恐,即恐惧、胆怯,是人们对事物惧怕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能产生不良的刺激。“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过度的恐惧,有时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导致二便失禁,这与肾主前后二阴,肾主两便的功能相符。肾藏精,生髓充脑,人受到惊吓后,会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与肾藏精,生髓充脑有关系,惊恐过度会耗伤肾气,使得肾气下陷,遗精滑泄,严重的惊恐,还会导致人的死亡。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惊恐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可以引起警觉,避免机体遭到危害。

肾志恐:指恐

肾之志。《素问·阴阳应象

论》:“有脏为肾……在志为恐。”肾精气充足则脏腑强健,胆气豪壮;肾精气不足则脏腑失其滋润与温煦,功能低下,胆弱易恐。 恐伤肾:

恐则损伤于肾,可出现骨痿、精滑、小便失禁等。因恐的情志

肾所主,恐则气下,耗及肾气之故。《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灵枢·本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精神状态对于人的阴阳、气血、脏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样当人的阴阳、气血、脏腑发生问题时也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人们常说的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也就是这个道理。补益有利于健康长寿,在补益的过程中实施精神补养很重要,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把人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

七情

七情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称之为七情。“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情之中,悲与忧,情感相似,可以相合;惊亦有恐惧之意,故惊可归于恐。如是“七情说”与“五志说”便统一了,即怒、喜、思、忧(悲)、恐(惊)。
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
(一)影响脏腑气机,七情致病,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气血逆乱,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正如《素问·举痛论》指出的:“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二)直接伤及内脏。七情过激可直接影响内脏生理功能,而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三)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情志活动的异常,既然能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么,对已患的疾病就必然有所影响,或使病情加重,加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中药七情
中药的七情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云:“药有阴阳配合……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后人据此把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七个方面,称为“七情”。
1、单行:即单味药即能发挥预期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的称为单行。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元气大脱证即效。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
3、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说生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副作用,故云生姜杀生半夏的毒。从上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
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的若干药物。
五志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等五脏,五脏又分别主筋、脉、肉、皮毛和骨等五体,五志与五体均为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正常的五志对五脏功能无不良影响,但五志太过均可伤及五脏相关功能,使各脏的气血运行出现异常,进而影响五脏主五体功能,表现于五体之上则出现筋脉失养、面色无华、肌肉枯萎、齿摇发脱等虚损之象,影响人的容貌

六欲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六欲的现代理解

六欲,即六种欲望: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

六欲:

(1)求生欲,即努力活着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饮食、温饱、健康、平安、安全、长寿等。

(2)求知欲,即想要了解知晓一切事物的猎奇心理。与此相关的词有了解、知晓、明白、探索、研究、发展、开创等。

(3)表达欲,即想要把自己的见闻、想法、感受等告知别人,并获得他人认同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诉说、倾诉、告诉、发表、表达、抒发等。

(4)表现欲,即想要在人群中争强好胜,显示自己的独特性、权威性,并获得他人尊重和服从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面子、荣耀、地位、名声、威信、权势等。

(5)舒适欲,即尽量使感觉更舒适的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冷热、香臭、疲倦、爽快、痛痒、明暗、软硬等。此欲望着重于身体各感官。

(6)情欲,即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与此相关的词有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等。此欲望也即佛教所说的六欲。

佛教用语

【六欲】隋朝天台县国清寺智者大师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

六欲者。一者色欲、二形貌欲、三威仪恣态欲、四言语音声欲、五细滑欲、六人相欲、此六欲中能生六种著。色欲者有人染著赤色。若赤白色若黄白色若黑色若赤黑色若青色若青白色若桃华色。无智愚人见此等色没溺迷醉。若形貌欲有人。但著形貌面如满月。修目高眉细腰纤指相好端严。心即惑著。威仪欲者有人著威仪恣态行步汪洋扬眉顿脸含笑娇盈便生爱染。言语欲者有人但爱语声若闻巧言华说应意承旨音词清雅歌咏赞叹悦动人心。愚夫浅识为之迷惑细滑欲者有人但爱身形柔软肥肤光悦犹若兜罗之绵。寒时体温热时体凉。按摩接待身服熏香。凡情没溺为此危丧。杂欲者。有人皆著五事。人相欲者。有人皆不著五事。但著人相若男若女虽见上五事。若不得所爱之人犹不染著。若遇适意之人则能舍世所重顿亡躯命。如是六欲世世诳惑众生。沉沦生死没溺三涂。不得解脱。

现代人一般认为:六欲是指生存欲、饮食欲、观赏欲、形貌欲、表现欲和色性欲。

七情六欲

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不同的学术、门派、宗教对七情六欲的定义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说法都承认七情六欲是不可避免的。通常的说法,六欲:色、声、香、味、触、法;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佛家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儒家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医家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根

六根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 六根 】《佛学大词典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

【六根】《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 六根 】《 三藏法数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二鼻根谓鼻能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尝于香。是也。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六根】《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六根】《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编)》: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能对境生识,故谓之根。言六根者:
一、眼 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而生眼识,故谓眼根。
二、耳 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而生耳识,故谓耳根。
三、鼻 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而生鼻识,故谓鼻根。
四、舌 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而生舌识,故谓舌根。
五、身 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而生身识,故谓身根。
六、意 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而生意识,故谓意根。
六根清净

是指生理学的全部范围。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所说的六根是属于生理学,加上六尘的物理学及六识的心理学,便是一个人的总和,六根、六尘、六识的形成,称为十八界,十八界的三大类,构成鼎足之势,相互为用,缺了一类,其他的二类也就不能存在。因为六尘与六识要靠六根的媒介才有作用,六尘与六根要靠六识的判别才有价值,六根与六识要有六尘的反映才有功效。

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说,称为六根,也就是生理学上的神经官能。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从六根所接触的物件上说,称为六尘,也就是物理学上的各类物质。眼根所见的颜色和形色,耳根所听的声音,鼻根所嗅的香臭,舌根所尝的味道,身根所触的粗细冷热与湿滑等,意根思想的称为'法’——漪指的极微极远的无从捉摸的东西,这些就被称为六尘。
从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的判别力与记忆力上说,称为六识。如果没有六识而仅有六根与六尘,那就不是活人而是死尸,所以,六识是六根的操纵者,六根是六识用来接触六尘的工具。
因为六根是六识的工具,作善作恶,固然是出于六识的主张,造成善恶行为的事实,却是在于六根的作用。人之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嗔,贪与嗔,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嗔、痴’的三毒交加,恶多善少,永无出离生死苦海的日子了。
修持解脱道的工夫,不外戒、定、慧的三学,但是,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的两方面著手,一是修身,一是修心。把不好的念头修理掉,称为修心,修心的主要工夫是禅定;把不好的行为修理掉,称为修身,所以修身也可称为修行,修身的主要工夫是持戒,持戒的目的是在守护根门——守卫保护住六根的大门,不让坏事从六个根门之中溜进我们的心田,以致种下生死流转的祸苗。
因为,一个凡夫,除了进入禅定的境界而外,就不能没有妄想,妄想是促成六根造业的导火线,佛教的戒律,就是妄想与六根之间的保险丝或灭火器,在戒律的防卫之下,六根才能渐渐地清净,一旦到了六根清净的程度,超凡入圣的境界,也就快要接近了。
所以,一般的凡夫僧尼,只能在戒律的保护下,勉强守住了六根,至于清净二字,那是谈不上的。一般人的观念,总以为僧尼们只要不犯淫行,不贪非分之财,不介入人我是非,便算是六根清净了,事实上,凡是贪逐于物境的受用,总是六根不净,不论是看的、听的、嗅的、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只要有了贪取不舍的情形,就是六根不净。因为除了男女及钱财等的问题,都不容易觉察出来,净与不净,也就很少有人细心地注意它了。
根据中国天台宗的判断,六根清净位,便是五十二个菩萨阶位最初十阶的十信位,要断见思二惑——相当唯识宗的分别烦恼与分别所知的二障,这应该是从普通(外)凡夫进入贤位(内)凡夫的阶段。
又据法华经及涅盘经中说,能得六根清净,便可六根互用,所谓六根互用,那是说,六根之中的任何一根。均可兼备其他五根的功能,眼能见色,也能闻声、嗅香、尝味等,耳能闻声,也能见色、嗅香、尝味等,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一样。
六根清净了,就能六根互用,这在一般的读者看来,难免会说这是神乎其神的神话。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不能六根互用,正因为自己把六根的官能限制住了,也就是说,我们利用六根而执取六尘,六尘充塞了六根,障碍了六根,六根便成了六尘的奴才,也习惯地成了六尘的应声虫,色尘来了,眼根应付,声尘来了,耳根应付,香尘来了,鼻根应付,舌、身、意根,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这样,如果六根不执六尘,六根不受六尘的支配与诱惑,那么,六根就从六尘之中得到了解脱,解脱了的六根,便是自由的六根,自由的六根,自然可以彼此互用而不分界限了。这个自由的六根,也就是清净的六根,因为自由的六根虽然仍与六尘打交道,但已不受六尘的引诱而造生死的染污之业,所以称为六根清净。
说得明白一些,所谓六根清净,不是没有了六根,而是我们的生理官能,不再随著外境的幻象而转,这就叫做一尘不染——但这绝不是等闲的工夫所能办到的事。
一、视、听、嗅、味、触、脑——六识。
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三、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六识发动六根而接触六尘,六尘映入六根而由六识判别及记忆保存,再从六识的记忆保存中显现出来,发动六根贪取六尘,就这样交互回还而造成生生死死之流,六根清净的目的,便在断绝并超越这一生生死死的生命之流。
养生角度看待
以养生而言,色迷于眼乱心,声迷于耳烦脑,香迷于鼻邪气,味迷于舌伤胃,细滑迷于身堕情,乐境迷于意丧志。过于声色犬马,以至神伤身伤,病邪易侵入,危及健康。只有尽可能的做到六根清净,才能病邪难存,健康长寿。
当然,我们是俗人,生活本身又是那么丰富多彩,面对着精彩的世界,是很难做到完全的“六根清净”的。多数人无法也无需达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空灵境界,但是,时常的清净六根,梳理和限制过度的欲望,对自己是有利的,就能达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境界。
本人说说对六根清净粗浅的认识

六根清净”是指对一些不好的现象,和你无关的现象不入自己的思维。这个不入不是完全不接触,而是如何用自己的心境去平和这些不好的事情对自己心态的影响。让自己过的,安心舒适快乐。

那么佛家为什么要求“六根清净”呢?“六根清净”不是要大家完全做到“六根清净”。是给大家一个“六根清净”的标准,让大家向此标准去靠拢。去达到一种身心健康,思想的跨越。

比如一个人在那里骂街,你听到了如果你有能力可以教育他,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就不必了。无论你是过去还是不过去,他这种骂街的行为,不能影响到你的情绪。你虽然听到了、看到了,但是,没有入心。这个没有入心不是真正的不入,而是你如何用“六根清净”的思想去平和这种不好的行为而影响到你的内心。你依然开心自在。

如果所有的不好的现象,不好的行为,你全都入心,并全反复的思考而放不下,你的心境也就乱了。你应该做的事也就乱了,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就影响了你正常的生活。思绪一乱人的智慧也就下降了。

为什么佛教要求“戒定慧”呢?戒除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思想也自然就清静了。思想清净,心情舒畅,你的思维也就更加清晰了,自然也就产生了智慧。所以佛教要求做好眼前脚下的事情。去除贪欲,嗔恨,忌妒,痴心妄想,迷惑。心也就会慢慢静下来。不去想一些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人也就变得简单而自在。思路简单、清晰、明了,做事情也就简单、清晰、明了。世人看的很复杂的事情在你眼中其实都变得非常简单了,你也就开心了,心境开朗人的身体也会更健康。这个简单是你一下子就能看透事情的本质,看到它骨子里去。为什么你能看到呢?就是因为你的思想,清净了,那些烦乱无章的思绪影响不到你的情绪,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入到你的心里。所以别人看不明白的事情,在禅师的眼中都很简单。因为他的智慧高于常人。

我觉得这也就是“六根清净”所达到的目的之一。

六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显色和形色。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色尘

 眼根(视觉)所触及的尘境。唐李绅《题法华寺》诗:“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
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恶 语 声
有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好拍手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
┌—可 意 声:化人好语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无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木石好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六尘】
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一、色 谓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谓色尘。
二、声 谓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谓声尘。
三、香 谓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谓香尘。
四、味 谓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谓味尘。
五、触 谓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以能染污身根,故谓触尘。
六、法 谓意所知者,如生灭善恶等。以能染污意根,故谓法尘。
此之六尘,尚有其他六欲、六入、六处、六境、六贼等名义,兹不繁及。
 

六识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名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言六根如其次第,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境,而生见闻嗅味觉知之了别作用者。为大小乘通说之法门,位于大乘所说八识中第一至第六,故常称为前六识。此六识在欲界,六识皆有,在色界之初禅天,有眼耳身意之四识,无鼻舌之二识,又第二禅天以上至无色界之有顶。唯有意识,无眼耳身之三识,以是为识相应而非与禅定相应故也。见百法问答抄,又此六识有体一体别之论。小乘之俱舍与大乘法相取体别,小乘成实取体一。参照一识条。
《 三藏法数 》
﹝出法界次第﹞
六识者,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耳识],谓耳根若对声尘,即生耳识。耳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三、鼻识],谓鼻根若对香尘,即生鼻识。鼻识生时,但能嗅香,而未起分别也。
[四、舌识],谓舌根若对味尘,即生舌识。舌识生时,但能尝味,而未起分别也。
[五、身识],谓身根若对触尘,即生身识。身识生时,但能觉触,而未起分别也。
[六、意识],谓意根若对法尘,即生意识。意识生时,即能于五尘之境,分别善恶好丑也。

 

九识

众生的觉识,求乐而避苦、求安而避危,细说有九识:
1.眼识:眼 观 色,喜美丽、厌丑陋。
2.耳识:耳 听 声,喜悦耳、厌刺耳。
3.鼻识:鼻 闻 香,喜香气、厌臭气。
4.舌识:舌 尝 味,喜好吃、厌难吃。
5.身识:身 感 触,喜舒适、厌难受。
6.意识:意 缘 法,喜顺意、厌逆意。
7.分别识(末那):对前“六识”起分别而取舍,喜爱的则贪念、厌恶的则嗔恨,得到喜爱的就乐,失去喜爱的就苦,得到厌恶的就苦,逃离厌恶的就乐,多数众生在这苦与乐中轮回。
8.藏识(阿赖耶):对贪、嗔的贮藏记忆,即成“业”,业有善业、恶业,所谓“三尺头上有神明”,是指善恶行为都由藏识记忆。众生的习性由此生,也是轮回的种子,所谓善恶有报,指藏识中善恶的种子在因缘成熟时会显现,就象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
9.清净识(庵摩罗):觉识的本来面目,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是诸佛的境界,它超越了苦与乐,所以不在苦乐中轮回。释迦牟尼佛大彻大悟后说: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只要回到清净识,即是成佛。
虽然细说分九识,实则九识即一心,一切众生从中生,诸佛菩萨从中成。
《心经》中说: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空是本体,识是众生遇境起心动念产生的假象;如同水是本体,波是水动荡起伏产生的假象。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鹭岛·中耀
《 英汉对照佛学词汇 》
Six Consciousness == 六识
They are the perceptions and the discriminative ability of eye, ear, nose, tongue, body and mind.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言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因为是八识中的前六识,故常被称为前六识。
《佛学次第统编(明.杨卓编)》
依于六根,接于六尘,所生之识有六,谓之六识。识者了别之义,以能了别诸尘之故。六识者:
一、眼识 即见色之(见)是。
二、耳识 即闻声之(闻)是。
三、鼻识 即嗅香之(嗅)是。
四、舌识 即尝味之(尝)是。
五、身识 即感触之(感)是。
六、意识 即知法之(知)是。
此之六识,即见、闻、嗅、尝、感、知之义,又有六情之名,兹不赘及。

五劳七伤

五劳七伤: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五劳 : 1.中医学名词。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致病因素。 2.中医学名词。指志劳﹑思劳﹑心劳﹑忧劳和疲劳。
人们经常用“五劳七伤”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其实,“五劳七伤”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形成因素也包含着多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五劳七伤”实际上是经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会“积劳成疾”。
五劳七伤
五劳:“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心主血,久卧伤气——肺主气,久坐伤肉——脾主肉 ,久立伤骨——肾主骨 ,久行伤筋——肝主筋,是谓五劳所伤。
七伤:大饱,久坐湿地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恐惧不节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形劳意损伤神,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协调。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中药方
除五劳七伤万病散
【药物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朱砂(细研)半两,芫青(糯米拌炒令黄色,去翅足)半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半两,雄黄(细研)半两,干姜(炮裂,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细辛半两,莽草(微炙)半两,鬼臼(去须)半两,蜈蚣1枚(微炙,去足),蜥蜴1枚(微炙)。
【处方来源】《圣惠》卷五十六。
【方剂主治】风尸,及飞尸,鬼疰,风痹,身上痛如针所刺,呕逆痰癖。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中医保健
五劳七伤向后瞧
预备势:直立势同第一段,两手叉腰。
(一)慢慢向右转头,眼看后方。
(二)复原。
(三)慢慢向左转头,眼看后方。
(四)复原。
如此反复多遍。
作用:可使精血充足,神气宁静,以治五劳七伤。亦可防治颈椎病。
注意:转头时,身体不动,保持正直。向后看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0)

相关推荐

  • 神明之府

    ​神明之府: 产生自然界 万物运动变化的 内在动力的场所 天有精 地有形 天有八纪 地有五理 所以能成为 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天 法阴归地 天地动静 神明纲纪 生长收藏 终而复始 天地动静 神明纲纪 阴 ...

  • 尚先早课 | 脾藏意,肾藏精

    关于五脏所藏,<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又,<灵枢·九针论>云:"五藏:心藏神,肺 ...

  • 六根六尘六识

    ​人有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用眼观色,用耳听声,根尘相对,识存其中. [按]同是六根,凡夫用它就是六情.六入.六受.六爱.六贼,如果菩萨用它,就变为 ...

  • 04五志、七情、六欲、六根、六尘、六识、五行、五劳

    五志 五志,喜.怒.思.忧.恐五种主要情志活动的合称. 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qu ...

  • 五志、七情、六欲、六根、六尘、六识、五行、五劳

    五志,喜.怒.思.忧.恐五种主要情志活动的合称. 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 福特锐际 风 ...

  • 解读:中医养生之“七情五志”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 ...

  • 气功七情五志术()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感情控制着人,人离不开自己的感情.在中医就有七情五志的气理,能把人的情绪调整好. 方法如下.喜为心志,悲为肺志,怒为肝志,思为脾走,恐为肾志,只要情接通志,情感觉顺,而志又可反过来调 ...

  • [转载]人体隐秘的“医学真相”(二十五):真该骂niang!*

    人体隐秘的"医学真相"(二十五)真该骂niang!--"糖尿病"这个命名!一.陈旧的认识.可怕的真相.可怕的现实!

  • 【古希腊列国志】安提柯王朝(五):安提柯一世5

    安提柯王朝(五):安提柯一世5 ⑦第一阶段 战役和已往继业者战争中其他战役一样,以双方轻步兵逐渐加剧的散兵战开始,最终战象被双方投入战斗并陷入激战,双方都企图割断敌战象的腿筋,但同时都不得不保护自己的 ...

  • 【火分三焦五志,各有对应的“灭火器”】人...

    [火分三焦五志,各有对应的"灭火器"] 人体内都有火,火好比是太阳,一点儿火都没有,就好像没有太阳滋养万物.可若是火太旺,各种问题就找上来了,自查看看,你有哪种火↓↓↓   一.火 ...

  • 【古希腊列国志】塞琉古帝国(五):塞琉古一世3

    塞琉古帝国(五):塞琉古一世3 (10)巴比伦战争 早在前311年,安提柯就分别与卡山德.托勒密.利西马科斯签署和约,结束了第三次继业者之战,虽然之后断断续续与托勒密在爱琴海周围有些冲突,但安提柯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