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书读过都忘掉了,读书意义何在?
今天文章之前,先说个小事情。我发现公众号优化了一个小细节,如图:
大家如果把公众号设为“星标”,我在后台会看到这个绿色的“常读”徽章。
你在微信里搜“个人成长”,会发现【个人成长之行】已经是这个领域排名第一的公众号。
如果喜欢这里的内容,还请上“星标”,更不容易漏掉——这也是对我的一份肯定,谢谢~
点文章标题下的蓝色小字“个人成长之行”,进去后点右上角的三个小点,就可以设置啦。
-------
说正题。
这篇文章是源于一个小伙伴的提问,而我发现知乎里也有这么一个问题:
“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这个问题的浏览量居然超过了1000万。
我想,也许是大家普遍有这个困惑吧。
所以决定认真说一说。
看了排名靠前的很多回答,我发现:大家都在讨论“读书的意义在哪”这个问题。
但是大家难道没觉得:读了很多书最后却“忘掉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吗?
读完忘掉了,当然没什么意义,也不用安慰自己什么“其实没忘,是「内化」了”。
不,你就是忘了而已。
读书不用,不如不读。
我们这辈子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花了大把时间读一大堆书,结果最后都没用上——何必呢?用这时间去运动运动还能练个好身材。
所以,作为一个把读书当最大爱好的人,我说说自己读书二十几年总结的三个关键点——都是我在长期践行且亲测有效的,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3部分;其中第2点尤为重要。
做到这三点,应该能不再总是“读完就忘”,而变成真正“掌握”和“运用”。
为什么说这些?
因为我更希望的是:看完这个回答,大家根本不需要再提出“读书忘了,意义在哪”这个问题。
1、读前:带着问题去找书
比如,你想养成早起、写作、锻炼……很多好习惯,但总是以失败告终。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能让自己更好地坚持下去?
还真有。
带着这些问题,你找到一本书叫《如何想到又做到》。
于是,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你都是有方向感的,而不是漫无目的。
就算一本书不是这么“找”来的,哪怕是虚构类的书,在读之前也花一分钟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想学到什么?我想获得什么价值?
2、读中:边读边问自己,能怎么用?
在读一本书的过程中,看到有启发的地方,折个页角,用笔标记下来,思考一下:我能把这一点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