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这首诗有个生动的故事:代宗李豫的驸马,也就是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赫赫战功的汾阳王郭子仪的幼子郭暧,就是这位:
著名的《打金枝》这戏曲,说的就是他的故事。但现在,他不是主角。
作为富二代,那是声色犬马、飞鹰走狗,经常邀请一些文人到他家来谈诗论文,大摆宴席,邀歌导舞。一时间名士云集,包括李端在内的“大历十才子”都曾经是郭暧座上宾。
郭暧府中有一个名叫镜儿的婢女,容貌极为艳丽,而且她还弹得一手好筝。李端对她很是喜爱,看她的眼神也是情意绵绵。有一次聚会时,郭暧便笑着对李端说:“李兄心意,我已知之,李兄若能以弹筝为题,即兴成诗,让在座的嘉宾都认为是好诗的话,我就把镜儿转赠给你。”
李端听了喜不自禁,当场赋诗道: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当时座上嘉宾都轰然叫好。
诗前两句并不太难理解,写绰约的风姿女子正在弹筝。“金粟”、“素手”、“玉房”交相对比,从中可以瞥见了闪光的琴柱、白嫩的巧手、素雅的琴房,绝妙的画面,别有一番情味。
而后两句却涉及一个典故:周郎,即三国时的周瑜,就是这位帅哥:
他精通音律,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喝多了,有些醉意,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发现错误,他就会回头去看,那些奏乐的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就故意将曲谱弹错。因此当时有歌谣道:“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就意味着当时坐在一旁的“周郎”没有看她,为什么不看她呢?大概已经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筝声中了。然而此时弹筝女子心中却另有所思。她灵机一动,故意不时错拨一两个音,于是充满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那不谐和的旋律,突然惊动了沉醉在音乐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识地眉头一皱,朝她一看。她非但没有丝毫“误拂”的遗憾和歉意,两眼反而闪烁出得意的眼神。
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子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正面写出了弹者藏巧于拙,背面又暗示了听者以假当真。它不仅说明弹者是高手,听者是知音,而且传神地表现出两者的心理神态,意趣韵味无穷。
写得如此风华无限,蕴涵多端,郭暧一听,得了,只好忍痛割爱,当场便把镜儿赠给李端,还把在宴席上摆放着的那些金玉器皿,全部赠送给他。
一首五言绝句,一段传奇故事,让一切变得风雅有趣。
------END------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
迂夫子读诗词yufuzid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