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过饺子
俗语说:“小寒大寒,吃饺子过年。”
春节是国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大节。我的家乡平山一带,在所有的春节食品中,饺子当仁不让地排在首位。饺子无论荤素,在年节中是从来不会缺席的,否则,这年就是没有过好。即便是平日,饺子在乡亲们眼中的地位与分量,也是其他吃食所不能比拟的。
饺子作为家乡绝对的第一主打美食,老辈儿人多以“煮饺”相称。我感觉这个称谓比饺子更准确,也更有意思,而且还突出了“水煮”这一环节,从而鲜明地与“蒸饺”区别开来。
饺子,既可以山珍海味、牛羊驴肉做馅儿,从而身份高贵;也能纯以白菜、粉条等各类素材入馅,让自己置身凡间。不管哪一种,都有大批情有独钟的食客追随。不过,在家乡的宾馆、饭店等地,大葱猪肉馅、萝卜羊肉馅与白菜豆腐粉条馅的饺子,最受青睐。“上车饺子,下车面。”在家乡人看来,饺子饱含着团圆、幸福之意,是家人团圆之时必须享用的美食。婚姻乃人生之大事,在婚事举办当日,晚饭的主食一定是饺子,亲朋好友都要来热热闹闹地享用,以表达对新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子嗣兴旺的美好祝愿。在我的家乡,说某某很会做饭,常以一个人擀饺子皮能供上多少人同时包来衡量;说某某饭量大,也多用一人能吃多少个饺子来标示。
“南边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下了锅。”这则谜底为“饺子”的谜语,被父老乡亲赋予了形象而美丽的寓意,至今仍在家乡广为流传。一些老辈儿人,至今还在沿袭用饺子包物的习俗:饺子里包硬币,寓意招财进宝;饺子里包红枣和栗子,寓意早生贵子;饺子里包花生仁,则寓意健康长寿。记得小时候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不论荤素,都要在满满一碗刚出锅的饺子上,再浇上热腾腾的肉后才吃。自然,家人在吃饺子之前,还得先敬了神灵与祖先,此乃规矩。这一习俗,至今仍在不少人家保留着。
虽说饺子是美食,可有一段时间,吃饺子却吃“怕”了。那是上世纪90年代,爱人在平山县城外一所小学当老师,那时我俩刚上班没几年,还无力购置住房,只好蜗居在学校的一间办公室里,冬天靠煤火炉取暖。每天临近下班,这里就成了“走读”老师们的聚集地——有炉火暖和啊。几位女同胞常常是一边谈论着学校的大事小情,一边帮着爱人包饺子,谈笑间,就把饺子包好了。这些女同胞几乎从来是只包不吃的,于是我们一家人冬天的晚饭就常常是饺子。不少时候,次日的早饭还是饺子。就这么吃来吃去的,到后来真有些吃怕了,我就对爱人说:“咱隔一段时间再吃饺子行吧。”同事们知道后还数落我:“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竟然还‘罢吃’,我们可是想吃饺子却没人给包哩。”
据史料记载,饺子初为药用,是东汉时由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本意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药材(如羊肉、胡椒等),让人们煮熟了食用,以帮助治愈耳朵上的冻疮。后世却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第一大美食。饺子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与交子等多种称谓,到清代才始称“饺子”。
因为家乡人爱吃饺子,日常生活离不开饺子,也就有了“好吃不过饺子”的口头禅。也由此,无论是县城的宾馆、酒店,还是集镇的饭馆、小吃摊儿,作为主食,饺子几乎是从不会落下的;甚至一些小饭铺、快餐店,主食就只有饺子,同样人来客去、买卖兴旺。由此,就培养出一批就餐必点饺子的食客来——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殊不知,一方的吃食同样能养一方人。如果你遭遇不幸,生活落魄,只要你会包饺子,且不怕吃苦受累,价钱又公道,在我的家乡足以让你衣食无忧,还可养家糊口。这从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饺子馆安然置身闹市的景象,便知此言非虚。
在普天同庆的新春佳节,各式饺子的盛宴也正在各处上演,这盛宴中升腾着无限暖意,也寄寓着人们幸福和顺、吉祥平安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