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金线制作技艺
文:李宝祥
一、真金线制作历史
自古以来,金和银被认为是所有装饰中最上品的材料。如将金银施于织物上,将会使服饰更加绚丽多彩,最好的方法将金银做成纤细的线,嵌入织物中发挥其魅力。
公元7世纪, 在日本大阪“阿武山古墓”出土的织冠、法隆寺出土的织绣残片;公元8世纪,日本奈良正仓院御物中的“金丝刺绣入羅幡”中,发现使用了捻金银线。
从这些为数不多的出土品和藏品可以推测出,公元6世纪至7世纪(相当于中国的隋朝初期,距今1400多年)就已经有了箔线,并且织物上应用又分为扁金线和圆金线(圆金线主要在刺绣中使用)。
日本研究者认为,公元前,欧洲的织物中织入了细细切成线状的金线、同期在中国也有将其捻缠在绢丝线上,作为滚轴金线使用。而日本真金线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制造的,几乎找不到参考文献。日本研究者发现,江户时代初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末晚清时期)有进口金线的迹象,而最有可能的进口国,就是中国。
文献记载,在幕府时代(相当于中国的宋、元),金银箔的制作广泛得到发展。而“金线店”这个名字的首次出现,是在江户时代的京都超胜院的石碑上(1745年), 当时制作的产品被称为“本金线”、“本银线”的圆金银与“本金平箔”、“本银平箔”的扁金线。主原料是金箔、银箔和纸。纸是以雁皮, 楮, 三椏种为材料制成的手工日本和纸。
由此推断,日本真金线制作技艺大致距今有270多年的历史。
二、真金线主要制造工艺
1) 纸饰
在原纸上涂上“胶水”来遮挡和纸纤维的目纹,使之平整。
2) 上漆
在遮挡了和纸纤维的目纹的原纸上用木刮涂抹漆,使之光洁,这是为贴饰金箔后呈现出更好的光泽,并且在这层漆上再刷胶水时,可以起到防渗作用。
图1上漆
3)上箔
在裱糊好的原纸表面涂上粘合用的胶漆,一张一张地贴上金箔。用棉团擦拭多余金箔,然后放到烘箱里进行干燥。
图2上箔
4) 着色
当银箔作为底材时,不仅有银箔的银色,也可以在银箔上着色为金色,这个就是银箔底材的仿金箔。为了防止其氧化,在银箔上涂瓷釉。
如果是纯金箔底材时,这道工序是没有的。
(下图是用银箔上色,做成金色的。)
图3着色
5) 切割
贴箔后,再将其切成细线状,古时是用尺子比好后再用刀切制。现代为斩刀裁切,通常 1 寸(3.03厘米)切成 60 根到 90 根细线,每根宽度约为0.5-0.3毫米,这个称为扁金线。
图4切割
6) 人工搓捻
将裁切好的扁金线进行捻搓做成滚轴式的金线。
在古时,将芯线从屋顶垂下,绕着锤轴旋转,揉搓扁金线,拧成圆金线。古代拧轴金线主要是靠妇女的副业完成的,分布位于京都南部的郊区。
图5搓捻
图6真金线
(注1)日本手搓捻技术当今已失传。
(注2)目前已用现代机械化的捻轴做法取代人工,纯金线与仿金线的捻轴做法几乎使用的是相同工序。
(注3)扁金线与圆金线的原纸厚度,长度都有所不同,扁金线需要厚度高的短纸,圆金线需要拧捻,所以使用柔软韧劲的长纸,这样就分成了圆金线、扁金线两种金线。
(注4)中国最早出现的织金实物是唐代,早于日本。南京传统真金线制作技艺工序复杂,前后经过做胶、打纸、揹金、担金、熏金、砑金、切金、做芯线、搓线、摇线等十多道工序,现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注5)参考文献:日本堀金箔粉股份有限公司(HORI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