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 马鹏飞

策划:曾小霞  樊建华  程桂彬

特约指导:予衣  黎落  赵安琪

友情嘉宾:石俊阳




登黄鹤楼

作者:马鹏飞

马鹏飞,90后,安徽亳州人,诗歌爱好者。有作品发表在《空军报》《齐鲁文学》《山东诗歌》《长江诗歌》《彭城晚报》等平台。诗观:诗歌如阳光,滋养心田。

登黄鹤楼

这是第一次彻彻底底的近距离接触这座心仪已久的城市。初冬的江城气温还不算冷,但它毕竟属于南国的北方。在得知要来参加文化骨干培训的消息后,就暗自窃喜终于有机会能够打探清楚它的内部构造,以满足自己内心的好奇。曾经很多次和她擦肩而过,虽然离得不远,但就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只能远远的从它身旁溜走,就那样清楚的隔着江,隔着桥,隔着路远远的望着……

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随着长江顺流而下的滔滔江水,湿漉漉的空气中似乎也夹带着来自上游的味道。仿佛他乡的事物和我一样,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前来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迈上这座“天堑变穷途”的第一桥,果真名不虚传。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它依旧显示出那个年代的新中国的硬气和骨气,从这里能想象出当年的它该有多么盛气凌人,多么令人傲娇。厚实的桥面,雄伟大气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它是一位有故事的桥,虽然和左邻右舍相比起来略显陈旧,但功能和性质却一点没有降低,反而成为了众多桥梁设计者的最为敬畏的作品。

现在看来仅一座桥而已,可我看来,在更多的人看来这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民族的信仰。行走在桥面上俯瞰江水的姿态,川流不息的车辆呼啸而过,桥面随着节奏仿佛也在跳动。用手抚摸它那厚重的护栏,总有一种感觉像是三岁的孩子抚摸父亲的手掌那般,给人以温暖和安全感。隔着灰蒙蒙的空气,大致看到了江边雄伟的建筑群。我想,如果是夏夜的时候在这桥上吹着江面的凉风,赏着远方的夜景,抬头还有星星,那种感觉肯定是美极了的。

趴在栏杆上低头看滔滔地江水不由自主的就会陷入沉思。浑浊夹带着绿藻的江水在涌动,在挤压,又像是在拥抱或是争吵,反正到最后又都打着回旋溜走了。细细体会还挺有意思,感觉才一溜烟的功夫,时间却毫不吝啬地向前窜了一大截…… 登上塔顶大致能看到曲折的江水,却看不到李白当年目送孟浩然的不舍之情。其实从古代典籍中了解到的黄鹤楼给人的印象就是江边的,可我见到的却和江水隔了一段距离……而此刻的我在塔上满怀疑惑地远眺江面,感叹的却是沧海桑田的变迁,感叹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对它赋予的情感,感叹它经历千年而不衰……这样写或许有些夸张,但事实也正如此。

参观结束,我感觉这座楼,还是喜欢称它为塔,竟然和见过的雷峰塔和城隍庙等塔的样式和风格极为相似。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和历史遗迹外,并没有太大的惊喜和触动。直到在出口处看到了最高的三个大字'黄鹤楼’,一时间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想法。因为早就知道这就是黄鹤楼,可当亲眼看到这三个字确确实实写在那上面的时候,又给我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不知道说些什么算好。在汉阳树的叶子下凝视着,感慨万千,孤零零的一座高楼在此刻略显的又有几分雄伟,毕竟它的名气存在了一千多年,也风光了一千多年。

再三凝望,它已然成为了海纳八方游客的普通景点。在我看来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都应该秉承着对传统的热爱,对古籍的敬畏之情。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文人墨客聚集,称赞、诵读、寄托的对象。脱去被商业沾染的外衣,才能感受到它传递的是最真实,最纯朴的力量。
准备乘车离开了,透过车窗往回看:周围的景物逐渐将塔身淹没,直至消失的那刻,我才转过头来。一时间感慨万千,内心的想法有很多。都说观景不如听景,可能是一些人对景色过分追求而造成的落差感吧,在离别的那一刻我才发现它的独特魅力,给人的触动久久不能平息。它就像一颗饱经沧桑的顽石,在与汹涌的历史长河周旋、厮杀,到最后还是留存了大半…… 历史总是无情的,那些没有被淹没,还能继续存留下来的肯定是有底蕴的,有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的东西。
想到这些,就觉得自己就像那颗顽石,希望能够在这次与江城的近距离接触中得到灵感,在此次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洗礼。不断打磨完善自己,将优秀文化继承发扬好,我心里这样回想着。打开车窗,感受扑面而来的寒风,此刻我已做好准备扬帆起航!
END

▉ 文   讯

《齐鲁文学 · 中国诗歌2020年度精品选集》目录

《齐鲁文学》春之卷 ◆ 福建文学社 目录

《齐鲁文学》夏之卷 ◆ 福建文学社|目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