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导读(七)

36.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字词释义】

(1)嬴秦:嬴,姓氏。秦,战国时代秦国灭六国后,秦王政于西元前221年建立秦帝国,自称“始皇帝”,秦始皇的名字姓嬴名政。嬴秦是指秦的封地祖先姓氏为嬴。

(2)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始皇帝崩,宦官赵高伪造遗诏杀长子扶苏,立次子胡亥为帝,称为二世。在位三年,被赵高所杀。

(3)楚汉争:楚汉相争,从秦末年到汉建立的四年期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各自称王,相互争夺天下。

(4)高祖:汉高祖,汉代的开国君主刘邦。

(5)汉业:汉朝的基业(丰功伟业的基础)。

(6)孝平:汉孝平帝。

(7)王莽:孝元皇后的侄儿。孝平帝时,王莽以外戚专权,孺子婴继位后,王莽篡汉称帝,改国号为“新”。

【译文参考】

秦王嬴政吞并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天下称帝,是为秦始皇。后来宦官赵高伪造遗诏,传位给次子胡亥,是为秦二世。后来出现了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各自称王,相互争夺天下的局面。

汉高祖刘邦兴起,赢得胜利,建立了汉朝的基业。到孝平帝时,外戚王莽专权,孺子婴继位后,王莽篡汉称帝,改国号为“新”。

【问题讨论】

历史上常出现以武力兵征天下和阴谋夺取君位的祸乱,为什么会发生那些事?你认为品德高尚的人会不会做那些事?如果你是君主的话,你会如何做以避免出现那些事?

【故事天地】鸿门宴:

秦朝末年,刘邦统领的军队先攻破了秦国入了关,并且派兵把守函谷关。刘邦阵营曹无伤派人跟项羽说:刘邦有意侵占关中称王。项羽一听震怒不已,决定用兵攻打刘邦。大将军范增更是借机力劝项羽要先下手为强,一举歼灭刘邦。

项羽的叔叔项伯跟刘邦阵营的张良有很好的私交,知道了这个消息,连夜赶到刘邦阵营将消息告诉张良,劝诫张良离开刘邦。张良把这个紧急的消息禀报了刘邦,刘邦自知敌不过项羽,请求项伯代向项羽解释自己绝对无意称王。项伯要求刘邦,第二天一早要亲自到项羽所在的鸿门来请罪。

项伯连夜赶回军营向项羽说:“如果不是因为刘邦先攻入关中,您又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立了大功反而要去攻打人家,这是不仁不义的,不如趁机友好款待他吧!”项羽答应了。

隔天一早,刘邦果然率领了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亲自向项羽请罪,希望项羽不要听信小人的流言。项羽留下刘邦一同饮酒,在筵席上还有项伯、范增、张良,范增多次以玉佩向项羽示意要杀刘邦,但是项羽无动于衷。范增授意一个叫项庄的,以舞剑为藉口杀掉刘邦。项伯看穿了项庄的意图,也拿起剑对舞,掩护了刘邦,让项庄没有机会下手。

在这危急的时候,刘邦的卫士樊哙被张良请来,他气势威猛地冲进宴会,义正辞严的对项羽说:“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猛的心肠,所以全天下的百姓都起来反抗他。我的主子今天先入了关中,一丝一毫不敢动用,就等着大王你的来到,之所以会派兵把守函谷关也是因为防御盗贼和其它意外,您不但不奖赏他反而要杀害他,这和已经灭亡了的秦国的行径有什么不同呢?”项羽无言以对,刘邦藉口上厕所,在樊哙的护送之下逃回了自己的军营。

刘邦回到军营之后,立刻杀了曹无伤。而项羽这边的范增,知道刘邦逃走,愤怒地断言,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刘邦,我们这些人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如今,我们常把不怀好意的邀宴形容为“鸿门宴”,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

37.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字词释义】

(1)光武:帝号。指汉朝光武帝刘秀。

(2)兴:复兴。

(3)为:建立。

(4)东汉:朝代名。自光武帝至献帝以洛阳为都,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东汉。

(7)献:帝号。指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刘协(汉献帝)。

(8)魏:朝代名,三国之一。曹丕篡夺汉献帝帝位,代汉称帝,国号魏,与蜀、吴并称“三国”。

(9)蜀:朝代名,三国之一。刘备继承汉统称帝于蜀,史称为蜀汉。

(10)吴:朝代名,三国之一。三国时期孙权所建。

(12)鼎:九鼎,是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

【译文参考】

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推翻王莽,建立东汉。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魏国、蜀国、吴国互相争夺汉朝天下,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一直到晋朝兴起,三国被灭,才结束纷乱的局面。而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

【问题讨论】

“桃园三结义”是指三国时代哪一国的哪三个人物?有什么涵义?你跟最好的朋友是怎么互动的?请跟大家分享。

【故事天地】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讲:我本是个平民百姓,在南阳隆中耕种,为的是能在乱世中苟且保全生命,并无意追求名誉显贵。先帝不因为我出身卑微低贱,反而委屈贬低自己的身份,一连三次到草庐里来拜访,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因此我非常感谢,于是我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后来在成语“三顾茅庐”就是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贤才真心诚意的邀请、拜访。

38.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字词释义】

(1)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个朝代名。其开国君主刘裕(宋武帝)。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准被萧道成所逼,将帝位禅让给萧道成,刘宋共历经五十九年。

(2)齐: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个朝代名。萧道成篡宋自立,国号齐,即齐高帝,齐共历经二十四年。

(3)梁: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个朝代名。齐朝东昏侯暴虐无道,于是刺史萧衍起兵灭齐,萧衍即位为梁武帝。后因侯景叛变靠陈霸先起兵讨伐侯景,但梁也被陈霸先所篡,梁亡,共五十六年。

(4)陈:南朝的朝代名,陈霸先为开国之君,因侯景之乱国土残破而且物资也缺乏,到了后主时被隋灭亡了,共计三十三年。

(5)北:从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隋文帝灭北周为止,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史称为“北朝”。

(6)元魏:即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拓跋珪为北魏开国皇帝,史称太祖道武帝。因魏孝文帝改姓元,故称元魏。

(7)分东西:魏分为东魏和西魏。至后期,北魏的实权,被大将高欢和宇文泰所掌握。公元534年,北魏的孝武帝逃到长安投靠宇文泰。第二年,宇文泰杀了孝武帝,另立文帝;高欢另立魏孝静帝,迁都邺城。从此,北魏分裂成两个朝廷。历史上把建都在长安的叫西魏,建都在邺城的叫东魏。

(8)宇文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西魏后来被宇文觉所篡,建立了北周。因皇室姓宇文,又称宇文周。后被隋所灭,历经二十五年。

(9)高齐: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东魏被文宣帝高洋所取代,建立了齐国。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又称高齐。后被北周所灭,历经二十八年。

【译文参考】

晋朝传了一百多年之后进入南北朝的时代。其中南朝共经历了刘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四个朝代,都将国都建在金陵。

自北朝的元魏开始,至孝武帝时,元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宇文觉篡西魏,建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

【故事天地】梁武帝的故事:

梁武帝是南朝梁代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一个极为虔诚的佛教徒。在他统治的四十五年间,被史家誉为魏晋南朝两百余年来未有之盛世,在政治与文化等方面,也获得很辉煌的成就。

梁武帝听别人讲起有一位叫作磕头师的禅师修禅十分精进,并且很有神通,因而心生敬意,想见见他,就派人去找。有一天,梁武帝正在与别人一块下象棋。忽然有使者来报告:“陛下要找的法师,他来了。”当时梁武帝正专心下棋,想杀掉对方一颗棋子,便大声说道:“杀掉!”使者就赶快出去,把这位法师斩了。

等这盘棋下完了,梁武帝才想起来,说:“请法师进来。”使者回答说:“刚才陛下命令杀掉,臣已经奉命把他杀了。”梁武帝非常难过,便问:“法师临死前,说了什么话?”使者说:“法师讲:贫僧无罪。只是我在很久以前有一世是个农夫,在用铁锹挖地时,误杀了一条蚯蚓。皇上当时正是那条蚯蚓。所以现在我遭到了这个报应。”梁武帝听后,流下了眼泪,悔恨不已。

39.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字词释义】

(1)迨:等到。

(2)隋:朝代名。北周时杨坚篡周,灭陈、梁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隋。

(3)一:统一。

(4)土宇:天下。

(7)统绪:指皇室世代继承不绝的统系。

(8)唐高祖:唐朝开国国君。姓李,名渊,字叔德,世袭北周唐国公。

【译文参考】

杨坚起兵,结束了南北朝混乱的时代,统一天下,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但是,隋朝只传了一代,到文帝的儿子炀帝在位时,因为荒淫无道亡国了。

由于隋炀帝奢侈浪费,民生困苦,各地都有人起兵,李渊便发动正义之师,平定了隋末的乱事,取得天下,奠定了大唐王朝的根基。

【问题讨论】

(1)隋文帝为什么兴起?隋炀帝又为什么失败?

(2)我们应该亲近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应该敬而远之?

【故事天地】

(1)昙花一现的隋朝: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他逼周静帝禅位,建立隋朝,接着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天下,结束了自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以来的近四百年分裂局面。

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他留心民间疾苦,崇尚节俭,重视农业发展,减轻赋税,因此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富庶而安定。可是文帝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猜疑心很重。文帝怀疑太子杨勇对他有不良企图,竟然决定要改立太子。杨勇秉性宽厚,为人直率,虽然也曾想博取文帝对他的好感,可是在他的弟弟杨广的设计和阻挠下,没有成功,最后被废为庶民。

擅作表面功夫的杨广(隋炀帝)继位后,逐渐显露出爱享受、喜奢华的本性,毫不顾虑人民的生活温饱,挥霍无度,几度南下巡幸江都;好大喜功,发动全国兵力三征高丽;炀帝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终于激起民怨,导致群盗并起,最后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李渊入关后,立了恭帝,后又废恭帝自立,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至此隋朝灭亡。

(2)唐太宗李世民:

李渊虽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是他的次子李世民。李世民眼光远大,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不但带兵扫平群雄,统一天下,并且征服突厥和西域诸国,使唐朝声威远播。李渊在位九年之后,把帝位传给李世民,自称太上皇。李世民登位后,无为而治,知人善任,政治清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盛世。

太宗非常关怀部属,据史书记载,太宗有位部将名叫李绩,背上长了恶疮,群医束手无策,有人向太宗报告说,必须取得龙须灰作药引,才能治好李绩的病。但是,龙须要到哪里找呢?太宗急中生智,就说:“我是真龙天子,就用我的胡须吧!”于是剪下自己的胡须烧成灰,和药调敷,治好了李绩的背疮。

魏徵是贞观年间的名臣,他为人刚正耿直,对太宗的生活言行及施政,经常进忠直谏。太宗对他非常敬畏。魏徵死后,太宗感慨的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整理仪容;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历代兴盛衰败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而今我已失掉了一面镜子。”

40.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字词释义】

(1)传:传承。二十传指的是唐朝传了二十位皇帝。

(2)载:载是年的意思,三百载就是指三百年。唐朝自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共二百八十九年,近三百年。

(3)梁:朝代名称。这里指的是后梁。

(4)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

【译文参考】

唐朝从高祖开始,传了二十代,维持了近三百年的国运,最后被梁王朱全忠所吞灭,并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历史上称为“五代”。这五个朝代的国祚都很短,每个朝代的兴衰起落都有一定的原因可寻。(因为这五个朝代的名称过去都曾出现过,因此为了有所区别,所以都另加了“后”字)

【问题讨论】

(1)五代期间,改朝换代的情况非常频繁,这对百姓有什么样的影响?

(2)如果你成为班级中的一个干部,你认为刚开始接任时,有哪些重要的事情要做?为什么?

【故事天地】五代兴亡的简史: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是晚唐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的开国帝王中,朱全忠、李存勖、石敬塘、刘知远原本均是节度使,而郭威则是枢密使。五代的另一个特色是国祚十分短,前后历时只不过五十四年,当中最短的是后汉,只存在了四年。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所建的后梁。朱氏原为唐宣武节度使,他初步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于公元907年废唐哀帝而自立。梁太祖与河东李克用仍持续争夺霸权,交战不已。朱全忠被其子所弒后,政局更加混乱,最后被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的后唐所灭(公元923年)。

后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是五代中的一个盛世,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公元936年,石敬瑭认契丹首领作父,而自己则称为“儿皇帝”,受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附,契丹人挥兵南下灭后晋,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辽无力在中原立足,于是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公元948年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他的儿子刘承佑欲杀大将郭威不成,被郭威所代。

郭威于公元951年建国,仍建都于开封,史称“后周”。他在位三年而死,养子柴荣继位,是为世宗,其国势在五代中最强,他南征北伐,企图统一全国,最后病逝于军中。其子恭帝即位,年方七岁。朝廷大将赵匡胤以陈桥兵变,恭帝让位,后周亡,五代至此终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