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道光皇帝昏庸无能,为什么朝鲜人对他的评价很高?

是是非非 2017-06-14

提起道光皇帝,今天的人们第一反应一定不会好。中国人最惨痛的历史记忆鸦片战争,就发生在道光朝,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也起源于道光时期,一个外忧,一个内患,标志着清王朝已经加速走向覆灭,作为这一时期的掌门人,后世对道光帝的评价又能好到哪去?于是,他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都被视为昏庸无能皇帝的典型代表。

其实,要说道光皇帝昏庸无能,多少是有点冤枉他。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还是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当中去,也要看看当时的人是如何评价他的。大家知道,明清时期,朝鲜使臣在频繁的出使过程中,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留下了第一手的记录,因此这些朝鲜人的记录,也成了今天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道光时期,朝鲜人对道光帝也留下了很多记录和评价,也许会出乎大家意料,朝鲜人对他的评价还挺高。

朝鲜人首先对道光皇帝的节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道光皇帝堪称清代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一个皇帝,朝鲜人注意到,道光皇帝出巡,绝不接受地方私自馈赠的宝物,以免劳民伤财,这和乾隆时期皇上出巡的铺张浪费形成了鲜明对比,“皇帝性本尚俭,不宝远物,自前沈幸,畴近地州县之私献方物便成己例,而今番则并皆退斥”。

道光皇帝还免除了很多繁文缛节,朝鲜使臣记载道,正月初一各国使臣入朝朝贺,依前惯例,应到午门迎接皇上,然后随之入太和庭,“今次去不然,未知节次缘何异昔,而或者今皇上性好简便而然耶”。腊月二十八日皇帝去太庙,也是轻车简从,“乘黄屋小轿,升者不过十余人,余外无他随从,不图简易之若是也”。

至于宫内的用度,皇帝限制的更狠,“宫室苑囿虽多颓毁,举皆仍旧,略不修新,至于服饰器皿,切禁奢侈”。

道光皇帝之节俭,几乎到了抠门的地步。道光初年,新疆发生张格尔叛乱,清军历时数年平定叛乱,道光皇帝在颐和园宴请平叛有功的将士时,竟然只有几个小菜,还没怎么吃就已经见底,弄得将士们十分尴尬。平时,道光的龙袍破了也打打补丁继续穿,害得大臣们都不敢穿的比他好,新买的衣服非要扔到地上踩几脚再戳几个洞才敢穿。此类记载当时很多,此处就不一一表述了。

但是,道光对于国家大事,是舍得花钱的,例如对于张格尔叛乱,道光哪怕“空内库”也要拨巨款平乱,这与他平时的“抠门”形成了对比。

另一方面,道光也是一个勤政的皇帝,即便是年事已高,对政务都不敢有丝毫怠慢,朝鲜人发现道光帝虽然已经六十八岁高龄,“尚图励精之治,躬览万机,手决庶务。民生多艰,每思稠贩之政边警有急,必询弥缝之策”。而道光自我评价是,“自御极至今,凡批览章奏,引对臣工,吁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这跟历史上那些不理朝政,只图享乐的皇帝相比,实在是强出太多了。

但是,一个国家的好坏,并不以最高统治者的勤奋和节俭来决定。道光皇帝归根结底还是传统儒家教育下被制造出来的一个标准品,他的心中最高理想,只是恢复所谓的“康乾盛世”,但对历史潮流,各国情况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也没有革除积弊的勇气,正所谓“守其常而不知其变”。当他想抗击英国侵略时,甚至还问“英吉利至新疆各部,有旱路可通?”这种历史局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道光无法凭个人的努力改变清王朝的命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