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黄晓明暴瘦30斤,颜值重回巅峰:从被骂到被夸,他只做对了这件事……
前几天,有媒体晒出了《中餐厅5》的相关路透。路透照片上的黄晓明身材清瘦挺拔,状态很好,颇有少年感。
这已经不是黄晓明第一次因为身材而引发热议了,他曾为了更加贴合电影《戴假发的人》的人物角色,一个月怒减30斤,一度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黄晓明有过一段不那么“清爽”的黑历史。从2008年口碑崩盘的《鹿鼎记》开始,他夸张做作的表演就引发了众多观众的不满;而2010年《泡沫之夏》之后,走“霸道总裁”人设的黄晓明,就将“油腻”发挥到了极致。
综艺节目《中餐厅》中,黄晓明独裁又专制的表现,也频繁与“油腻”挂钩登上热搜。其经典台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觉得”,“听我的,就这么干”等还被网友们戏称为“明学”。然而近两年来,黄晓明的口碑越来越好,“油腻标签”也离他越来越远,众人纷纷夸他“去油”成功。其实,他的去油成功,不仅源于对外在形象的自我管理,更离不开“自我”的反思和重构。
1
撕掉“人设”标签,走出过去的枷锁曾深陷在“霸道总裁”人设里面的黄晓明,就有着脱不掉的浮夸和用力。《中餐厅》中,黄晓明听说高天鹤是90后,惊讶地问:“你为什么长得比我老?”高天鹤答:“因为您年轻。”黄晓明马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不仅缺乏共情力,也显得也不够真诚,这自然会给人带来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黄晓明曾经在多个综艺场合依旧穿上《上海滩》许文强的衣服,面对着嘉宾们张口夸帅心满意足。参加《康熙来了》,小s也吐槽他“完全沉浸于自己的美貌”。看得出来,黄晓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沉浸在自己的那种酷帅的角色里,不愿走出来。其实,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陷入“自我设定”中不愿走出来的虚假自体。他们疯狂地往自己身上贴标签,却不知道这些标签是更加沉重的枷锁,框住本就自由的灵魂。每个人的内在,都有无穷大的潜力,可以活出全新的自己,但若是太过执着于某一种标签,反而是心理层面上的“自我绑架”。而最近黄晓明的口碑直线转好,网友也纷纷夸赞他“高情商”、"去油成功”。
可见,大家实际上并不是讨厌黄晓明这个人,而是受不了他身上的某种特质。现在的黄晓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仅能说会道尽显高情商,连颜值也是又清爽了许多。他不再追求“霸道总裁”的角色,而是选择与他本人性格特征重合的人物,即使戏份很少。他也变得更加谦卑了,大方承认自己是“不具备好演员条件”的演员。他依然期待能够变得更好,得到认可,但他好像不那么着急了。
他说:“演员的成长就像是蛇蜕皮,你要真的经历了长大了,这个皮已经撑不住你的成长,到了必须要撕裂的时候,他才会撕开。”当你敢于卸掉自己身上背负的“美好负担”后,你会发现,你的内在会变得更宽广轻盈。你对于小我的需索喂养少一点,大我就会升华一点,自我意识也会随之被一层层唤醒、升级。
2
唤醒自我意识,掌握人生遥控器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自我意识是自觉性和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起着推动性的作用。简单来说,一个人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才能看到自我的局限,从而扬长避短,发展出更加全面的自己。这一点,黄晓明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范例。在黄晓明成功去油后,一位网友评价道:黄晓明的去油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加是心理上的。可以看到,他现在的态度对比之前,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一种“气场上的舒服”,并非是装出来的,看来是真下功夫反求诸己了!这位网友的评价点出了内在成长的关键一步:反思,永远是改变的基础。
一个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的人,是如何也改变不了自己的。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是这个道理。只有看清内在真实的需要,才能获得一种良性的改变,无论外在还是内在,皆有收获。在电影《人生遥控器》中,便隐喻了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主角人公是一个普通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个可以跨越时空的遥控器。于是他开启了“失控模式”,完全依赖上了这个遥控器。他开始疯狂的快进模式,只要遇见不美好的事情,就会快进人生,躲过这些不愿意面对的事情。但是十几年过去了,他不知不觉地变胖、离婚,甚至失去健康,错过了很多人生的美好。他太沉浸于这部“遥控器”了,却反被它操控。
他自以为可以掌握人生,于是升起了“傲慢心”,殊不知掉进了“遥控器的陷阱”。这部遥控器,象征着人性的欲望和执着,一旦完全地掉进去,人生就会失控。只有及时醒悟、反思,才能掌握人生的主权,看清自己真实的需要。从而开启崭新的人生。
3
反思内在,遇见全新的自己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迷失在自己的欲望中:或是期待他人能够认可自己理想的“身份认同”,或是拼命地抓取“财富”。但若是过度地沦陷在欲望里,就可能会逐渐失去自我。
而探究迷失的深层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原本就没能发展出一个健康的自我。黄晓明虽然颜值是天生的,但演技却不是。他曾说:“我不具备好演员的条件。”但他对自己的定位却很高,说自己是“蓝筹股”:“我要成为奥斯卡男主角,我还没有达到人生的高度,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使命感,促使我一直往前冲。”努力不是一件坏事,但想要达到理想的高度,需要脚踏实地潜心修炼,还需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不断磨练自我。当一个人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而能力还达不到理想的自我时,就容易通过浮夸的卖弄、不明所以的自恋行为来换取外界的认同。而外界的不满和否定又会加剧自身的焦虑,自我无法在正向的反馈中滋养,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第二种情况:认为“世界上只有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不再去拓展自己的世界,失去对人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认识。有一个男孩高中还没有读完就辍学了,一心想要“搞钱”。在他的眼中,只有钱和地位才能带给他安稳感,所以不择手段想要“出人头地”。而他采用的方式特别极端,与女孩谈恋爱,然后骗钱拉黑分手。之后认识了一群“兄弟”之后,搞起了违法的高利贷生意。他拿着挣来的钱,带所谓的朋友们去商务会所娱乐,吃喝玩乐、疯狂购买奢侈品、炫耀财富和“优越”。他无法信任他人,也无法放弃这种虚假的“被崇拜”。他认为只要有钱就是最好的,鄙视其他一切价值。
内在不再渴望丰满,是青春彻底死去的标志,以至于20多岁,他就已经呈现出一种中年浮夸的气息。其实,人们就是不愿意看到自身的“缺点”或“弱点”,才为自己塑造出一个全能的、完美的、拥有特权和优越感的“高等形象”的外壳。它并不真实,也并不为我们带来幸福。
想要摆脱因为自我停滞而产生的匮乏感,只有重新找回自己,向内寻求答案,一切才能够逐渐明朗。林语堂说:“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
中年后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我们只有拥有“空杯”的心态,时常把自己“归零”,才能不纠结于过去,不执着于外在。
不断调整自己去适应新的变化,就是完成了可以不断超越自身的重要修炼。人生路漫漫,让我们一起将命运之剑重新交于自己手中,与真实的自我为伴!参考资料:1、《世纪人物》2020年06期:《黄晓明油腻史》2、电影夫人:《从人间“油”物到“端水大师”,黄晓明是如何逆袭“回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