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间世】论述了“有用和无用”的差别
小
播
读
书
///
04/16 2021
《庄子·人间世》讲了3个精彩的故事,论述了“有用和无用”的差别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在道家思想中,“有和无”常常是成对出现的,“相对论”的辩证思维,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有和无”老子有过很多精彩论述,前面我们分享过很多了,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等。在《庄子·人间世》这一篇中,庄子对“有用和无用”进行生动形象的论述,我们通过三个寓言故事来了解庄子的思想。
第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名叫石的木匠,看到一棵被世人当作神社的栎树。这棵栎树的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用绳子量一量树干,足足有10多丈粗,树梢高过了山巅,离地面80尺处才开始分枝,用它来造船可造10多艘。前来观赏这棵神树的人络绎不绝,但这位匠人经过的时候,连正眼都不看一眼,直接走了过去。而他的徒弟站在树旁看了很久,然后跑过来问匠人石说:“自我拿起刀斧跟随先生,从来不曾见过这样壮美的树木。可是先生却不肯看一眼,脚步都不停地往前走,这是为什么呢?”
匠人石回答说:“算了,不要再说它了!这是一棵没什么用的树,用它做成船,船会沉,用它做成棺材,棺材会很快朽烂,用它做成器皿,器皿也一定会很快毁坏,用它做成屋门,一定不会合缝,用它做成屋柱,一定会被虫蛀掉。这是不能取材的树,正因为它没什么用处,所以它才能这么长寿,长这么大。
匠人石回到家里,晚上梦见这棵神树对他说:“你怎么能用这些东西,跟我相提并论呢?你拿那些可用之木来跟我相比,比如楂、梨、橘、柚都属于果树,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打落果子以后,枝干也就会遭到摧残,大的枝干被折断,小的枝丫被拽下来。这就是因为它们能结出鲜美果实,才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常常不能终享天年,而会半途夭折。万物都是这样,我寻求无用的办法,已经很久很久了,几乎被砍死,这才保全住性命,无用也就成就了我最大的用处。
假如我真的是有用,还能够获得,延年益寿这一最大的用处吗?况且你和我都是'物’,你这样看待事物怎么可以呢?你不过是几近死亡的没有用处的人,又怎么会真正懂得没有用处的树木呢!”,正是因为这棵神树看起来没有,才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免遭砍伐,这是有用和无用的对比,这是第一个故事。
第二个故事,庄子说,南伯子綦在商丘一带游乐,看见长着一棵出奇的大树,上千辆驾着四马的大车,可以在大树下歇息。子綦问:“这是什么树呢?这树一定有特异的材质吧!”。仰头观看大树的树枝,弯弯扭扭的,树枝并不可以用来做栋梁;低头观看大树的主干,从树心直到表皮,都有裂口,并不可以用来做棺材;用舌舔一舔树叶,口舌都会溃烂受伤;用鼻子闻一闻气味,人就像喝多了酒一样,三天三夜还醒不过来。
子綦说:“这真的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大树,才会长这么高大。那些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就像这不成材的树木一样”。庄子接着说,听说,宋国有个叫荆氏的地方,很适合楸树、柏树、桑树的生长。树干长到一两把粗,就被人砍了,做系猴子的木桩;树干长到三、四围粗,地位高贵,名声显赫的人,就把树木砍了去做房屋的大梁;树干长到七、八围粗,达官贵人就把树木砍了去做棺材。所以它们始终不能终享天年,而是经常被人砍伐而短命,这就是材质有用带来的祸患,这是第二个故事。
第三个故事是,庄子说,有个名叫支离疏的人,奇丑无比,他的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过了头顶,后脑下的发髻[jì]指向天空,五官也长得很丑。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靠给人缝洗衣物,就足够勉强度日;又替人筛糠簸米,足可养活十口人。国君征兵时,支离疏可以大摇大摆在征兵的人面前走来走去;国君有大的差役,支离疏又因为身有残疾而免除劳役;国君向残疾人赈济米粟,支离疏还可以领得三钟粮食十捆柴草。像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全的人,还足以养活自己,终享天年,又何况像形体残缺不全那样的德性呢!
庄子通过两棵看似无用的“大树”和一个残疾的怪人来说明,那些看似“有用”的树和人,都会受人利用、遭人砍伐、不能长久生存下去;而那些看似“无用”的树和人却能免遭祸害、颐享天年,长久地生存下。有用和无用是从不同视角来看的,从人的角度看有用,反而从物的角度看是无用的,甚至是致命的。
前面我们介绍过,庄子的思想更看重生存,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在战乱的年代,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存的价值是高于有用和无用的价值的。另外,道家思想也是自然之道,从大自然的物种来说,生存也是最重要的,任何价值判断都只是人赋予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前面我们介绍“齐物论”的时候就介绍过,在大自然看来,万物都是一体的,万物齐一,并没有彼此、是非、高低和贵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