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台湾老人带一盒骨灰回到大陆,中央决定:骨灰入葬八宝山

在中国,提起墓地,都绕不开八宝山革命公墓。八宝山革命公墓在我国意义非凡,因为里面安葬着近千名的革命烈士,能够安眠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可以说是对一个人一生的肯定。

就在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公墓里,有一座墓的墓碑和其他的墓碑有点不一样,上面并没有墓主人的姓名、生卒年和墓志等相关信息,只刻着“归来兮”3个大字。

这座墓的主人是谁?她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她的墓碑上又为什么只刻着“归来兮”这三个字呢?

一、情报员原来是个学霸!

这座墓的主人是一位名叫萧明华的女红色情报员,被誉为我党十大美女间谍之一。

萧明华1922年出生在浙江嘉兴县,她的父亲萧子山开了一家织袜作坊,家里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萧明华是家中五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家人都把她当“掌上明珠”,叫她"华宝"。

但萧明华却从未恃宠而骄,她聪明伶俐而又勤奋上进,最后顺利地考入了河南省立开封师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萧明华的家乡受到战乱的影响,一些小本生意都维持不下去了。萧子山的织袜作坊在帝国主义大型工业的挤压下破产了,无奈之下只好举家搬迁到了大后方的重庆讨生活。

到了重庆之后,萧明华又考入了重庆师范学校,继续完成在河南省立开封师范没有完成的学业。

在重庆师范学校学习期间,萧明华成绩一直十分优异。也正因如此,萧明华被学校选送到国语师资训练班去学习国语注音符号的应用和教学。

萧明华在国语师资训练班中也是佼佼者,不仅国语注音符号学得很好,甚至能够用国语注音符号写文章。这为她后来的情报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3年的秋天,已经当了两年小学教员的萧明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在这里,她认识了著名作家台静农。这段经历,将为她以后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影响。

萧明华在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毕业之际,凭借自己一如既往的学霸属性,又被学校推荐到北平师范继续深造。可能萧明华自己都没有想到,北平之行会给她的人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决心不移,加入中共

在赴北平深造之前,萧明华先随家人从重庆向浙江渡江回迁。

此时抗战已经结束,大家心里都充满着欢喜雀跃,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却不料,当轮船行驶到巫山县附近的时候,变故突生。

一艘有着国民党标识的运粮船,突然被急流带偏了航道,眼看就要撞向萧明华一家乘坐的江河号了。运粮船上荷枪实弹的士兵急忙向轮船开枪,试图逼迫江河号转向。

江河号上都是普通老百姓,乍一听枪响,顿时乱成一团。在所有人都惊慌失措的时候,萧明华却异常冷静。她拉住家人让他们不要慌张,并寻找固定物保持静止不动。

萧明华的有条不紊让萧家人在困境之中保全了生命和财产。但是,这件事情对于萧明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正是国民党对人民肆意开枪的行径,让萧明华认识到了国民党的腐败本质。

有惊无险地回到了家乡,安顿好家人的萧明华才启程北上,来到北平师范深造。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初期,全国各处涌现出各种先进的爱国运动。

萧明华也得以同不少思想先进的同学和同志们交流讨论,其中有一位叫做朱芳春的教授对她的影响很大。

朱芳春是一名教育心理学教授,在重庆之时就与萧明华相识。其实朱芳春是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

他很欣赏萧明华,所以给萧明华推荐了一些有关革命理论的书籍。恰恰是朱芳春的这一举动,启发了萧明华的革命思想。

在朱芳春的潜移默化和学校内学生运动的感染鼓舞之下,萧明华也想为革命事业出一份力,于是她拜托朱芳春帮忙,在她和党组织之间穿针搭线。

朱芳春得知萧明华的想法后,虽然很欣赏萧明华的决心,但还是很负责任地告诉萧明华:情报工作的危险性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不仅需要热情,更重要的是钢铁般的意志力。朱芳春想让萧明华回去再认真考虑一下再做决定。

而萧明华听到朱芳春的话立即站了起来,表示无需再多做思虑。一个人能够为了革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就是最大的光荣。萧明华的决心打动了朱芳春。

由于萧明华优异的表现和坚定的决心,组织上决定吸收她成为地下革命者的一员。自此,萧明华正式成为了光荣的地下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地下情报工作中去。

三、故人相邀,为革命前往台湾

当萧明华在北平师范学院的深造进入尾声之时,台静农向萧明华抛出了橄榄枝。当时的台静农是台湾大学国文系的主任,他一直计划在台湾大范围地推广国语注音和语音应用。

而在四川白沙时,台静农就对萧明华在国语符号方面的优异成绩有所耳闻。所以在萧明华即将毕业之时,台静农多次写信给萧明华,希望她能够来到台湾协助自己的工作。

当时的国民政府已经是日薄西山,许多国民政府的官员们都纷纷逃往台湾。

萧明华在此时得到了台静农的邀请,认为这正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大好机会。如果她有此机会深入台湾内部,那么在日后的对抗中将能为党做出更多贡献。

于是萧明华随即就将台静农对其的邀请以及自己的设想告知了上级。不久,萧明华的提议就被批准实行。

1948年6月中旬,萧明华做好了赴台准备。为此,她甚至放弃前去参加毕业典礼。在启程之前,萧明华特意赶回家中拜别年迈的父母。

随后,萧明华怀揣着一颗爱党之心和对父母亲人的愧疚毅然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四、功勋卓著,英勇就义

萧明华到台湾后在台湾师范学院任教,同时还在一家国语日报社担任编辑,因为这里方便接触各界人士,收集情报。

不久后,萧明华入党的引路人朱芳春化名于非,也来到台湾协助她的工作,为了不引起怀疑,朱芳春和萧明华以夫妻名义共同行动。

1948年,朱芳春和萧明华利用台湾省(政府)所举办的社会科学研究会,举办了一些讲习班或者讲座。

由于非出面讲课以扩大社会影响,从中考察和培养革命骨干。于非和萧明华由此逐渐组建了台湾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后,全国解放近在眼前,蒋介石及其余部只能苟延残喘。于是,萧明华和朱芳春便默默地将联盟活动转入地下,同时也加大了收集情报的力度和强度。

萧明华的工作非常重要,她不仅要主导联络,还要负责情报资料的保管、整理和密写。

除此之外,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萧明华还要兼顾自己明面上的工作,所以每天都要忙到深夜,身体也渐渐消瘦。

但努力工作做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从1949年12月至1950年1月,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萧明华和朱芳春先后6次向我党送出绝密情报,其中包括国民党的海南岛防卫方案、舟山群岛防卫方案和台湾兵要地质图。

萧明华和朱芳春的情报对于我党解放沿海诸岛发挥了重大作用。

而节节退败的蒋介石最终只能带着国民党残余逃往台湾。

蒋介石进入台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台湾岛禁严,对全岛人员开始进行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式的搜查。

1950年,萧明华的哥哥到自己家中过生日,正当他们聊的起劲时,却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萧明华打开门,看见门外站着两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这两人说是要请于非去演讲,接着肆无忌惮地闯进房间。然而最终,他们也没有在萧明华家中找到于非,只好无功而返。

萧明华待两人离开后,当机立断让哥哥回家,将手上已经获得的情报立即送走。

萧明华的对危险的判断十分准确。两天后的深夜,国民政府的军队闯入萧明华的房间,准备将萧明华带走。

萧明华对此显得十分镇定,从容不迫地说自己要换身衣服才行。敌人没有察觉到异样,允许萧明华换衣服,萧明华随即取下了搭在后窗外竹竿上的旗袍。

原来萧明华与同志们之前就商量好了以旗袍为暗号,如果萧明华后窗上的旗袍被取下,就是她被捕了。

正因为萧明华的这一举动,向外传递了危险信号,朱芳春等人才幸运地逃过一劫,但被抓的萧明华却没有那么幸运

萧明华被抓捕后被关在台湾保安司令部保安处,而这个保安处历来被人们戏称为“阎罗殿”,萧明华在这里被折磨了许多天。

有资料记载,萧明华在“阎罗殿”中,遭受了电椅、老虎凳、捆绑、吊打等刑法,甚至五天五夜不允许其睡觉,妄图让其失去理智吐露情报。

然而萧明华却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经受了非人所能承受的煎熬。她对暴力、狡诈的敌人郑重地宣告说:“我是一个拥护共产党、拥护革命、支持共产党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者。”

无论面对什么样严酷残忍的刑罚,萧明华都从未有过动摇。最终敌人终于决定将没有利用价值的萧明华处以枪决。

11月7日夜,监狱里的人远远地望见看守所办公室的灯亮了起来。他们都知道,军法处看守所办公室的灯如果在深夜亮了起来,那么就意味着在第二天将会有一场处决发生。而看守们又对着萧明华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所以大家心里都明白,也许萧明华明天就要奔赴刑场。

监狱中的同志们围绕在萧明华身边泣不成声,但萧明华反而平静镇定,她在床边望着办公室的灯光,反过来笑着安慰同志们说:自己早就准备好了面对这一天,这没什么要紧的。

萧明华默默拿出了自己一直随身带着的、母亲给她的木梳,但因为受刑造成手指骨折,她早已不能自己梳头,她笑着请一直帮她梳头同志最后再帮她梳一次头,她要走得整整洁洁。同志眼中含泪,慢慢地梳理起萧明华的头发。

头发梳好后,萧明华打开自己收藏的李清照的诗集,问一位同志能不能为她朗诵《夏日绝句》,同志哭着接过了萧明华手中的诗集,哽咽地读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凌晨,牢房的门被打开,黑暗中投进一缕光芒,萧明华似乎一直在等待这一刻,她站了起来,从容地整理好自己的头发和破烂的衣服,回头和同志们告别,挺直腰板转身走出了监牢。

军事法庭宣判的过程中,萧明华也一直挺直脊梁,没有一刻低下自己的头颅。宣判完毕后,她从容地写下了给亲人的嘱托,而后毅然奔赴刑场。

处刑的地方在一处沙丘旁,执行死刑的刽子手喝令萧明华跪下,出乎刽子手意料的是,看起来温和纤弱、被酷刑折磨得面无人色的萧明华,居然有力气挣脱两名大汉的禁锢。

萧明华爆发出最后的力量拼命奔向沙丘,嘴里高喊着党的口号。随即一声枪响,萧明华倒在了沙丘顶上,至死也没有弯曲自己的膝盖。

五、英雄归来,浩气长存

萧明华牺牲的那年,才28岁。由于她的工作性质,直到她牺牲之后依旧有很多人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而随着后来两岸局势的发展,萧明华的英魂一直无法回归故土。

直到30年后,萧明华的骨灰才终于被送回大陆。萧明华骨灰回归的那天,中共中央调查部的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随后,萧明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骸迁葬至八宝山革命公墓。自此,这位优秀的革命烈士才为人所知。

在给萧明华题写墓碑的时候,和萧明华在台湾一起进行地下工作的朱芳春,是萧明华最好的朋友、同志、老师、战友。朱芳春认为对于萧明华一生中的伟大精神与奉献,无论用多少语言来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朱芳春提笔写下三个大字—— “归来兮”。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逝去的烈士,你终于魂归故里。

中华民族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风雨雨,才换来了如今的盛世太平。曾经的风雨里,无数像萧明华一样的革命先烈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年代,也正是因为有他们当初的牺牲,才有现如今的中国。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他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