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看这个东西,“领首,退脊椎”,仔细阅读多体会
君入梦兮,冬雪未消,恍惚翱翔兮,乘风破浪。打拳意领神随,向后转体时,神先过去,猛然转身,目光直射,果决劈砸,突然抱丹,周身一整。意不是逻辑,下意识放对了地方,不思而为。多体会内在拳感,劲别不同,则滋味不同。动力定型后,体感记忆一到,劲就到了,把这个东西练出来。开始不行,形没有神快,练功夫,就是走向神形合一。用意不用力,不是没力,而是修炼意劲相合。意与劲充分契合了,再逐渐走向快,且越来越快,速度当中夹着劲风。好比说,刀剑要人使才活。剑主刺,刀攻劈。刺者圆,劈者横。意思是,出剑似直,其实旋着扎上,一剑一窟窿。刀劈似竖,含着撑腰扩肋的横劲,大力砍劈,后背横向扩张。刀背藏身,刀的力道在后背。打拳时,不能用端重物的劲,自己拿死自己,东西出不来。丹田松紧,手臂松撑,肩轴灵活无滞,这样的安排,身劲才能上手。发力呼吸也是,突然一捶,呼气勃发,寸劲一整,随即放松吸气,平衡刚刚好。呼发松吸,自然之道。
气冲霄汉,叱咤风云。人体结构,有一种现象,叫代偿,代替偿还的意思。总想着用肌肉,筋骨就懈了。反过来,主动用筋骨激发肌肉,就都有了。这个世界有主次,拳也有内外,所以要修劲路。胯怎么感受,打个比方,遍地鹅毛大雪,走路打滑,人下意识松了,不敢较劲,关节打开,敏感度提升,精神专注,胯开始自发用力,脚底下听劲敏锐。打拳,类似这个东西,叫如履薄冰。越较劲,越僵。越僵,越没劲。人就是这样,不是战战兢兢,而是轻裹着沉。打拳要多感悟,以轻御重,方能驾轻就熟。打拳不是跳舞,舞榭楼台,春秋婀娜,不是武术。沉稳开合,轴力螺旋,柔中寓刚,这是太极。好比说,会唱戏的人,唱一天也不累。用得不是嗓子。京戏有一门功课,叫吊嗓儿。吊嗓儿,就是吊丹田。激发丹田力道,劲裹着音儿,字正腔圆,气韵悠长,打拳也是这个道理。练武的人,不经意间,会触景感悟。眼里看到树枝,只有角度。看到汽车,只有整劲。看到路人,不看人脸,看习惯动态。什么东西,一旦进去了,海阔天空。进不去,则意兴索然。真喜欢拳的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又一股韧性。吃透了,掌握了,深入了,不知道辛苦。拳是开头难,上道了,拳带着你走。越练越有兴趣,上了瘾,说明对了。脑海灵光一闪,又悟了一层。一层深一层,拳无止境。看着还是这个人,内在却不同了。
桩也好,拳也好。竖劲不折,讲究上领下顺。领首,退脊柱,意思是,领住头,裹腿虚裆,脊柱下顺。目的是,延长力线,开发杠杆力和弹纵力。拉弓才能放箭,弓弦是腹股沟,脊柱就是箭。轻轻内裹大腿,抽拽腹股沟,脚底轻盈,暗暗碾旋,后腰撑开,立顶拔脊。这个结构的桩劲,随时能腾挪。下蹲越多,启动越慢。外形越自然越好,内部抽住劲,往下沉,尾椎敏感着,整条脊柱顺松。椎体之间,不要使劲摩擦,学会运动内压,涌动后背,而非椎体互蹭。扎马,全称扎马步。扎,不是死撑硬碾。扎是精准,脚法精确。脚底不是没劲,而是活劲。打拳的劲,有些类似站在车上,脚底变化,裆胯调节。突然刹车,不能硬抗,周身一活,消掉反作用力。站桩也是,要站出一匹马来。脚底与裆胯,暗藏奔腾之势。虚领顶劲,脊柱中正,放松下顺,慢慢拉股沟筋,蓄劲于大转子。脚底轻灵,内腔藏着一股兴奋。打拳犹如做高凳,虚虚一坐,这样启动快,时间差短,变化量大。贴近现实,东西落地,莫要想当然。拳不要舞台化,要务实化,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