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读《论语》的一些心得
熏香,一开始是可以找氛围,到后来,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在书桌前点一支香,每只大概燃烧20分钟,渐渐地,满屋子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气息,当时是很浓的,事后还有一阵余味缭绕。
学习中国经典,我也在遵循这样的一个过程跟体验,一个熏习的过程。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常常把自己当做一只点燃20分钟的香。
读论语是我自己的发心,鼓足勇气,在2020年1月1日,组了一个论语读书群,我们花了近五个月时间,读完论语全本20章的内容,那段时间正好是疫情期间,我感觉,那时候读论语,内心常常受到莫大的安慰。(关于成人读论语的一些tips,附于文末)
身处这样的时期,我们太需要一些高于以往的智慧。
在我自己读论语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很好地让孩子跟着一起读,但同时也做了一些事情,或者说是选读,我常常根据需要,给孩子将一些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互动,给她们讲子贡、子路、颜回,以及曾子。
因此,对于她们而言,认识论语,是先从认识一群人开始的。
事实上,对于我自己而言,论语也并非是一些浓缩到不能懂的精华,也恰恰是一群有理想的古人,如何应对他们的时代,如何体面地活出他们的坚持跟信仰。
我想,在我读第一遍论语的时候,我解决的是孩子们的兴趣问题。
当然,在读完论语的那一刻,我就想着还需要再读的,第二遍,自然是要带着孩子一句一句读,这时候,我希望自己具备一些讲解的能力。
如何讲解,这又是一个问题。
自然,有问题,就总会有答案。
正如,“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自然就会出现。”
于是,带着问题,我开始做一些尝试。
01 《论语》与《史记》的结合
我总认为,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根本在于现实中有人把其中的话变成了现实,读曾国藩传,就很能明白一个人如何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是,我想到了史记。
司马迁的根本思想是儒学的,尽管他的父亲处于文景之治,那是黄老之术大行天下的时候,尽管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最看重道家,然,一个人最终的思想主张,也许会偏离家学的传统,时代的主张,而只忠于自己生发出来的历史眼光。
在读到《孝文本纪》时,我常常想起论语第一章的话: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我于是给孩子出了一个导读问题:
让她在读本纪时,注意把孝文帝的政绩行为按照孔子的标准予以归类,哪些事情体现敬事而信,哪些是节用而爱人,哪些体现使民以时?
司马迁给孝文帝的评价是:“”圣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
”
这又是论语里的一句,我由此想到另外一个题目:
"结合你所看见的社会现实,如果让你去做一个领导者,比如管理一下北京市,你觉得按照孔子为政的标准,能做哪些事情呢?”
我们因此展开了很多讨论。
“敬事”这个词,其实是对孩子最有用的,钱穆解释“敬”是“谨慎专一”,这恐怕是应该常悬案头的一个词吧。
其实还可以延展,敬事还有全力以赴,无私心杂念,做事重于成名等等。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自己回答都是困难的,然而我们并不求答案的绝对正确和高深,我只是希望你有思考的习惯。
还是那句话,有问题就终究会有答案,或早或晚,相信问题就是智慧的种子。
02 西方的符号化解释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不喜欢看西方的书,尤其是一些畅销书,我总是快速地看,最后觉得废话连篇,更加觉得传统文化的精妙。
我想,我可能因为一种语言上的偏好,产生了一种东方凌驾于西方的傲慢心里。
直到最近读一本书,叫《绝对自控》,那是一本关于人如何区分小我,走向大我的书,我突然有所悟。
论语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在《绝对自控》这本书里,有个说法,很适合来进行论语这句话的解读。
比如一个人要成长,需要用到“加号减号等号”,加号就是给自己找一个老师,谦虚起来,减号就是去给别人当老师,等号就是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磨砺自己。
试想我们身边,也不外乎就是这三种符号的人吧。
再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书中讲到“画布策略”,就是告诉你,在江湖行走,要学会替他人摆好画布,为每一个路过的人添一把力,看轻自己,看重工作,时刻想着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让他人在上面尽情挥洒他的热情和能量,由此才有更大的愿景,需要你去参与。
我们常常感觉经典的微言大义,就是太精微,难以解释,尤其跟孩子讲。
这大概就是很多人说不要去解释经典的缘故,但是我心中总有一个疑问,既然是经典,就要为我所用,那为什么只能像佛祖拈花微笑一般,保持着一种妙不可言的神秘感呢?
我想我们需要放轻松,思想总是可以拿来讨论的,就算是理解得浅了,或者根本就是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东方的智慧很像是心法要诀,是一种抽象的学问,接近它们,本身是有一定门槛的。
他们有时候类似数学公式一般,除了记下来,还需要有一个刷题内化的过程,才刷题就是去解决现实中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在为数不多的几次岔路口里,帮助你判断究竟该往左还是往右。
而那些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今,活出境界的人物,就如一道道经典例题,等待你去揣摩,找到那把秘钥,答出你自己人生的答卷。
现代人很喜欢看西方的书籍,就是那里常常有一些视觉性的、符号化的解读和表达,更能让人在生活中举一反三,找到具体可行的人生策略。
03 当"知行合一"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事情比较多,我有时候会敷衍孩子,比如,她常在我跟人说话时,过来要求吃雪糕,我便随口说明天再吃,但等到明天的时候,我发现她是在晚上睡觉之前想起要吃雪糕,于是我又拒绝了,但是想着头一天答应了,于是又只好推迟到后天。
那天,孩子突然问我,妈妈,你应该学习一下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为了遵守给孩子的诺言,把猪都杀了,为什么你就不能遵守诺言呢?
我于是解释说,那是因为你每次都在不合适的时间提不合理要求。
孩子接着说,那你也不应该因为想要敷衍我们,最后变得不守信用。
我真是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好认真思考,坚决改过。
我常常有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受,然而,这恰恰又让我认识到另外一点。
我常常会想要知道,孔子当年是如何给他的弟子们讲学的?
那些弟子们,为什么愿意跟着孔子,哪怕颠沛流离,也要随侍左右。
除了听到一些金句,大概更多想要随时得到老师指点迷津吧。
孔子去世以后,富甲天下的子贡,在众弟子中守孝时间最长,大概,人情练达如子贡,大概比谁都更能体会到老师的可贵吧。
知道和做到之间,有时候是天与地的距离。
因此,教育这件事情,最难处,在如何提高自己,与孩子一起学习自我反思,尽量做到言行合一。
只有明了行为才是检验语言的利器,人才能学会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我深深感觉到,自己平常说的话太多了,而太多都没有分量,因为没有行为做背书。
那天读西游记,猪八戒说了一句:"有事弟子服其劳。”我跟孩子看完都哈哈大笑,首先我们惊讶于印象中那个贪吃睡,办事不牢靠,总被大师兄欺负的猪八戒,竟然也会口出论语,其次,读完论语之后,在很多书中,都会产生这种不期而至的相遇,也算是份乐趣。
论语里强调,君子是谨言慎行的,“敏于事而讷于言”,“古者言之不出,恐行之不逮。”
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想来想去,论语里最该记住的话,莫过于:
“过,则勿惮改”。
附:关于成人读论语的一些小tip:
1、版本:只读过钱穆的《论语新解》,钱穆的注解,配得上论语,文风有含金量高度匹配。
2、如何读:忠于原文,忠于原文,忠于原文
3、推荐钱穆的《孔子传》,里面最后一部分,将论语的内容,按照主题进行了重新归集,便于汇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