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青海省—-—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保安镇城内村

海东地区循化县街子乡孟达山村[最美青海古村落]保安城:边疆屯兵史的活化石

青海新闻网讯关帝庙的存在符合历史“贼人休走,吃俺老张一枪!”在同仁县保安镇城内村的关帝庙,那张飞塑像须眉倒垂,双目圆睁,仿佛正在发出一声声呐喊。远离中原大地的青海高原,当年确实曾和三国一些名将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北宫伯玉(古湟中人,今西宁湟水流域)、韩遂(金城郡人,治所在今民和境内)这些个青海人,就和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有过恩恩怨怨。按这个道理说,青海有个关帝庙也很正常,但细想之下又觉得不合情理,同仁县毕竟是西藏,应以藏传佛教为主,这里建有关帝庙肯定另有原因。就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在隆务河边迷迷糊糊睡着了,猛然睁开眼睛,发现一个身穿铠甲的精瘦老头出现在眼前,他手提长剑,双目炯炯有神。“这是什么地方?”“报告将军,这里是保安城!”“好,就这里啦!”老头身后有几个同样身穿铠甲的兵士,手里都拿着长矛枪,看脸相不像坏人,于是战战兢兢问:“兄弟,这老头是谁呀?”兵士听后一脸不屑:“你连赵充国将军都不认识?”“他是赵充国?不可能呀,他不是在河湟地区屯兵垦田,怎么跑到同仁县来了?”“赵将军要在这里设立河关县,无关人员速速离开!”……惊吓中醒来,发现自己是做了一场梦,但这个梦却又如此真实。于是查看资料,发现这个梦竟然是真的: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赵充国在湟水流域威服定羌,保安一带置河关县,并在此置军屯垦,其后历代设官建治。边疆屯兵史的活化石保安城位居黄河南岸,又地处隆务河河谷地带,是同仁、河南两县通往尖扎、西宁和甘肃临夏、夏河的必经之路,不仅利于排兵布阵,肥沃的土地又能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确实是屯兵的好地方。如此看来,保安城就是一座古老的兵城。这不是推理,也不是猜想,而是被载入史册的事实: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攻下吐谷浑后,尤其在开元、天宝年间,战端频仍,唐陇右节度使在鄯州、廓州境内广置军城,保安亦成为第一线军事要塞;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哥舒翰派兵攻占雕窠城(今保安铁城山),在这里设振武军;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唐军东撤,陇右空虚,吐蕃乘势东进,尽占青海各地,同仁一带成为吐蕃移民屯戍之地;公元十三世纪二十年代后,蒙古军攻占青海地区,继而统一青海高原,这里属元朝设在河州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管辖,保安一带设有百里万户府;元时,保安雕窠城上的部队,受积石州元帅府达鲁花赤(镇守官)撒鲁尔部首领统管,执行“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任务;明代驻军仍驻扎在铁成山上的雕窠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但交通不便,明万历二年(公元1547年)由屯首王廷义组织四屯五寨的屯民,在铁城山上修筑城墙保护保安城,开有南、北两城门,建有城门楼和城墙楼,城墙四角有碉楼……无疑,保安城是中国边疆屯兵史上的一块活化石,至今还遗存有铁城山、保安都司衙门、药王庙、关帝庙、明清驻军营房、王化行进士府、烽火台等古建筑,尚存的城垣虽为夯土,但依然坚实牢固如初。其实“保安”一词开始并非特指一地,从元末明初开始,外地人把隆务河谷中游地区都称为保安,只有当地人才专称保安城堡,到1929年成立同仁县,1930年把县址迁到隆务镇为止,保安城是同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那时不论官方文书还是四方百姓,只知保安不知同仁,直到现在民间仍把同仁叫做保安。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言归正传,保安城屯兵之地一直在城外的铁城山,这是古时为了占据有利地形牵制敌方而作出的选择。后因人口增多,取水不便,明洪武年间便迁至山下,取环山之间平坦地势筑土为城,随之形成了今天的城内村。城内各建筑有序排列,巷道分明,多分布于南北城门两条主道两旁;城外建筑环城墙四周向外扩散,因势而建,坐落不均,较为分散,渐于五河公路相接,形成今天的保安街道。城内村有一处明代古城墙遗址,“文革”期间为了便于行走,先后被拆出几个通道口,后由于村民取土建房、拆墙建房等原因,被逐渐逐段拆除,目前只保留有几处断墙残垣。站在保安城内,眺望犹如被鬼斧神工削过的铁城山,耳边仿佛仍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声。历史有时只和我们隔着一层烟幕,当有风吹来,历史就会以尘埃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时间也像一个消化道,已经或者正在吞噬着一切具象的东西。当然,有些东西尚未被消化,还有一些形状,比如说保安城的铁城上唐代军营遗址、明清驻军营房、中军都司衙门等。保安中军都司衙门旧址位于古城内,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设“保安站”保安操守所,明万历年初改设“保安堡”署保安备署,清代(1732年)改设“保安营”署保安营中军都司衙门,现仅残存有保安营中军都司衙门门庭两间。保安明清驻军营房位于城内村古城西南角,为明代所建,据《循化志》载:“保安城之建不知何时,闻其初乃脱屯三堡也。明初设官置兵,脱屯之人始散处城外。”但因经百年风雨剥蚀,年久失修,如今大部分营房已倒塌,现存的营房仅有四排(组),共一百多间,其结构为平顶屋脊土木结构,有几户村民在这里勉强居住。保安城内还有城隍庙,始建于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年),大殿内原塑有药师佛塑像,庙内设有占卜用药方签薄及中草药,有疾病的患者抽签后按号取药,十分灵验,为旧时求医问药的唯一机构,但在“文革”期间城隍庙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样,古城内的关帝庙也在1958年后被毁,现在供奉的关羽、刘备、张飞三大将塑像,都是后面重修后的结果。虽然看似远离中原,这里却一直和中原文化进行着交融,古城内的进士王化行宅就是一个见证。王化行,清道光-光绪(1832年-1901年)年间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在会试中考中岁进士,历任甘肃环县训导等职。院内原有大小牌匾十余块,门眉悬有陕甘全省翰林院题赠的“洋水生香”匾额,成为当时名重河湟的望门名族,但是这个匾额在“文革”期间被毁。因为是古老的兵城,一代代“兵嫂”们也给保安城带来了刺绣、剪纸等民间艺术,并和当地文化交融,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古村落的前世今生

散落在隆务河畔的古村落。青海日报记者 刘伟 通讯员 姚子龙 摄古村、古宅的乡村风韵,永远是人们梦里的故乡,唐代诗人高适远游他乡时,曾有“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感叹。诚然,儿时的村庄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凝聚着离乡游子美好的回忆。黄南藏族自治州古村落众多,与千百年来深厚的黄南山水文化密不可分。近年来,这个州在探索生态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上,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的调查摸底、挖掘申报、实施保护工程等工作,全州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推进乡村环境保护以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靓丽名片。内外联动展魅力“要说保护古村落,那我们村可没得说,至今都保留着几百年前的房子,而且这种保护是由内而外的。在遗址设施方面,村民自发地保护,爱护这里的一砖一瓦,在外部环境方面,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带领村民清扫道路、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聊起自己的家乡,同仁县保安镇城内村党支部书记贾有林言语中透着骄傲和自信。保安城建于明代,位于同仁县城以北约15公里处,是通往西宁市和甘肃省临夏等地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屯兵之处。早在明洪武年间就建有“保安站”,至今还遗存有铁城山、保安都司衙门、药王庙、关帝庙、明清驻军营房、烽火台等古建筑。站在高处俯瞰,古城呈长方形,占地约为6公顷。观其地形,地处隆务河河谷地带,不仅利于排兵布阵,肥沃的土地又能解决后勤补给问题,曾一度是甘肃、青海地区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基地。村落格局与独特建筑无不体现了人类的生活智慧与文化理念。在时间的长河中,曾经的兵城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历经岁月洗礼,城垣虽为夯土,但依然坚实牢固如初。走在幽静的古巷里,斑驳的墙壁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前世今生,耳边仿佛仍能听到士兵的呐喊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对于村民来说,古城早已不再是安身立命之根本,而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寄托。面对新农村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如何使生活在古村落中的群众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是摆在当地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州府所在地,同仁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除了保安古城,还有年都乎城堡、郭麻日城堡、吾屯城堡以及大大小小几十座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散落在隆务河两岸,遍布乡野,如珍珠般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成为热贡文化的重要载体,绽放着独特的魅力。为了促进古村落可持续发展,黄南州在规划建设中,突出生态优势,注重与乡村自然环境相融合,加强古树、林地、水生态保护,保留乡村历史遗存、保持乡土味道,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进行修缮,使黄南古村落、古文化与新农村、新生活和谐共融、相得益彰。巧借东风换新颜初夏,走进同仁县扎毛乡,满眼的绿色青山。“扎毛”,藏语意为“皇后”,据说羌族的先辈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国盖立仓村,平整干净的巷道里,形态各异的雕塑和极具民族特色的藏式房屋相映成趣,葱葱郁郁的树林间鸟鸣声与河流声交汇在一起,一幅安宁和谐的乡村景象。传统村落保护中,国盖立仓村可谓成绩斐然。近年来,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宜居村庄”“全国文明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障基本示范村”等称号。国盖立仓村既是古村落,也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曾几何时,很多老房子经过数次维修已经破败不堪,村民又无力拆旧建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古村落面临着消亡的巨大压力。据介绍,前几年,村民眼中,国盖立仓村无异于“荒郊野岭”。基础设施跟不上,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河道内污水横流、垃圾漂浮,群众生活环境令人堪忧。从2018年开始,扎毛乡凭借脱贫攻坚的强大东风,先后实施美丽乡村、特色村寨、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村庄道路、给排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几年来,随着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群众生活条件。同仁县组织部部长陈峻说,为了切实保护古村落的山水文化,州、县两级组织部门积极开展“一核三治”西藏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将古村落环境保护纳入村“两委”班子考核,有效杜绝了大拆大建、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一大批古村面貌、历史文化得到传承。“目前全县村级卫生区域实现网格化管理,既有保洁员,又有监督员,有效治理垃圾乱堆乱放、垃圾围村的现象,被列入传统文化保护名录的村庄已达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的标准,为下一步开展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陈峻介绍说。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黄南州依托传统文化村落保护规划,按照“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标准,高质量建成106个的高原美丽乡村,其中有22个村被纳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些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濒临消失的古老文化再次散发出文明的气息。生态旅游筑产业漫步于扎毛河畔,一个个古村依河而建,古树,古村,古建筑,浓郁文化气息沁人心脾;休闲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各类旅游扶贫项目带领群众脱贫增收……优美的农村环境、丰富的文化底蕴、甜美的群众生活,这些正是黄南州全力推进传统文化村落保护的真实写照。然而“外显生态风光”还远远不够,传统文化村落要发展,更需要“内含产业兴旺”。随着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扎毛乡古韵展新颜,古老建筑群、优雅的生态环境、古朴的村风民俗,让追寻乡愁的游人纷至沓来。在这里,闲置的老房子变身成了“农家乐”;木刻技艺传承人当周重拾手艺,卖起了藏式工艺品;村民组建成立了“藏戏艺术团”…… 每当夏日,依山傍水的古老乡村树绿草茂,鸟语花香。一个个游客体验区内,采摘、漂流、观赏民族风情舞蹈,游人玩得不亦乐乎。提及旅游,同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陈赟章动情地说道,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喜欢驾车去乡村体验田园生活。今年“五一”假期,一些外地游客路过扎毛村时很兴奋,纷纷停车拍照留念,都说没想到在这样的深山里有这样漂亮的地方!“如今发展乡村旅游,拿什么吸引游客?说到底,绿水青山就是我们金山银山。既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还要为游客提供休闲高端的优质旅游服务,游客才能多起来!村庄才能实现生态涵养与绿色富民的双赢。”陈赟章说。据了解,经过两年的发展,扎毛村已创办集体休闲接待中心2处,民宿40处,借助乡村旅游节、自驾游等各类活动,如今年接待游客4000余人,旅游收入达300余万元,昔日的贫困村逐渐成为受人青睐的乡村旅游胜地。在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扎毛乡还成立了林木育苗、藏药种植、蕨麻种植、牛羊养殖、旅游等多个合作社,作为扶贫产业,合作社帮助群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解决群众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六月的黄南,自然和人文景观美不胜收。沿路边走边欣赏田野的美景,枝繁叶茂的古树枝条无比眷恋地扑向大地母亲的怀抱,见证着这方热土上勤劳善良的人们对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希望。保安古城:铁马金戈话当年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保安镇城内村,是我省第一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唯一的汉族自然村落。城内村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村内至今仍保留着明清营房、都司衙门、进士王化行故居等历史遗存,作为一个古老的屯兵之所,城内村被称为边陲屯兵史上的活化石。都司衙门如今仍然是城内村的标志性建筑。隆务河河谷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西汉赵充国屯垦河湟伊始,历朝历代都曾在这一地区驻兵屯田。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神宗皇帝下令在保安城所在地增加防御,并在铁城山北麓扩建城堡,命名“保安”,取“保一方安宁”之意,保安城因此得名。清朝时,保安城再次被加固修葺,它不仅成为了一座规模宏大雄踞西北的边关重镇,而且成为了隆务河谷地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保安古城是个长方形的城池,它东西长720米,南北宽390米,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古城及周边三百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留有近百处历史遗迹。在这众多的历史古迹中,无疑清朝都司衙门最为著名。都司衙门坐落于城内村中央,是清朝主管同仁地区的军事官员的办公处所。都司衙门旧址占地千余平方米,气势恢宏,建筑精致,是黄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之一。沿着都司衙门前的石阶信步而上,穿过水磨砖西式结构的大门,一座一门二进的古典院落便映入眼帘了。院落是典型的中国北方四合院结构,整个院落由正殿和东西廊房围合而成。正殿是歇山式砖木结构,粗大的廊柱和设计精美的吻兽檩椽,昭示着历史的沧桑,和建筑者巧夺天工的奇思妙想。都司衙门墙上的铭牌清晰地记录着这座恢宏建筑的历史:都司衙门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929年,同仁建县,都司衙门被改设为县政府;1937年,又被改设为同仁保安镇中心民国学校,并修建水磨砖西式校门。村里的老人说,这里曾是同仁县乃至隆务河谷地区最好的建筑。城内村西南角依然保留着清乾隆年间修建的营房,现在还剩下四排。营房采用的是青海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平顶阔窗,厚重庄严。营房就地取材,黄土夯墙,黄泥覆顶,木门和木窗制作得更是朴拙大气,给人一种稳定厚重之感。每排营房间距大约五米,屋内的土炕是当年垒砌的,仿佛还带着血气方刚的士卒的体温。城内村的老人说,明清两朝保安城中的军营不断扩建,至清代末期,保安城约有营房、马房近千间,可见当年保安城中的屯兵之多。清朝末年,这些从内陆调来的汉族兵卒们解甲归田,就地定居繁衍生息,遂有了城内村这个纯汉族的自然村落。城内村的筑造者是军人保安族的故乡城内村位于多民族聚居区,自汉朝以来,汉、西羌、鲜卑、吐蕃、蒙古、土、回等民族长期在这里交融共处,并孕育了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的保安族。有关保安族的族源,学术界历来就有争议,有学者认为,保安族的祖先是元朝时随蒙元大军入驻隆务河谷,也有学者认为保安族是从四川、陕西等地迁至同仁的。虽然对于保安族的族源,学术界略有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保安族的先民们入驻同仁后,和当地少数民族不断交融,发展壮大,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保安城内、城外的四屯保安族有近三百户,由土干户管理。清同治初年,保安族东迁,他们先在循化居住数年,后又转徙今甘肃积石山下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