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夫美不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在山水画欣赏和创作上,审美层次的差异是不可回避的。如潘天寿所言: “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

秋光映崖望 白水浴山根  137cm×68cm  2006年  陈仕彬

大壑行泉图  180cmx90cm  2019年  陈仕彬

(0)

相关推荐

  • 缅怀汶川·回顾经典|著名山水画家陈仕彬纪念5·12汶川地震系列作品

    汶川地震13周年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13周年纪念日,回首往事,有太多的画面.太多的人让我们难以忘怀:在担架上稚嫩而严肃的敬礼的郎铮.为保护救援人员而毅然含泪吞金的老人杨云芬.在废墟下坚持了66个小 ...

  • 陈仕彬国画山水《黄河小三峡风光》

    陈仕彬国画山水<黄河小三峡风光> <黄河小三峡风光>65cm×240cm(效果图) 陈仕彬的作品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力量.他一直在从事山水画创作和书法创作,同时他平时还为青少年美 ...

  • 色彩缤纷的山水画,美极了

    竹林胜会 32x45(cm) 岭南绘画界的精进修行者 --陈天老师其人其画 世人每遇胸有块垒,不吐不快之时,有人以文直通心曲,有人以音抒发情感,有人以书达理明志,有人以画寄托情怀.陈天老师最终选择以绘 ...

  • 山水画创作如何不落俗套——陈仕彬先生艺术观点(二十)

    ●山水画创作如何不落俗套 当代的山水画家要有一种"养吾浩然之气"的精神自觉.诚如陈传席先生所言:"我们的时代更需要的是汉唐的豪气.猛气.大气.厚气.健气,需要阳刚之气.& ...

  • 书画的情怀与修养——陈仕彬先生艺术观点(五)

    书画的情怀与修养 书画艺术在中国文化当中没有那么抽象悬浮,但是它有抽象的东西,有具象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它应该是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所以它的成教化助人伦,是比较间接地来实现的,并不是说它直接的教人做善事 ...

  •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潘天寿作品   初晴 导读 -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画,从具体技法上讲很不错,而整个格调大不类也.因为格调只能体察于象外,临去秋波,出于纯洁,露于自然,无意于媚,而有百媚自生.搔首弄姿,求人一顾, ...

  •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来源:中国美术 一.艺术与人生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 --论画残稿 艺术原为安慰人类精神的至剂,其程度愈高,其意义愈深,其效能亦 ...

  • 潘天寿论画摘录: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

    2021-07-26 09:10·一点书画 一.艺术与人生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至真.至善.至美之境地:美育,为人类精神自我完成之重要一端. --论画残稿 艺术原为安慰人类精神的至剂,其程 ...

  • 潘天寿: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潘天寿|艺术|中国画|水墨|画家|绘画

    潘天寿 灵岩涧一角 1955年作 116.7×119.7cm 纸本水墨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潘天寿 露气 1958年作 130×154cm 纸本水墨设色 一.艺术与人生 高尚之艺术,能使人心感悟而渐进于 ...

  • 【名人画说】绘画作品之高下,画风诗意不同,终在境界差别较大

    文/钱毛毛 对于绘画略知一二的人都知道,绘画作品的画风诗意有高低之分,其差别是非常大的.之所以有这样的差别,根本原因是因为每一幅作品所体现的的境界不同,画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各异,才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别. ...

  • 天人合一:艺术精神的至高境界

    文丨月月 · 主播丨小夜 在中国,哲学是艺术之基础,而天人合一便是中国艺术精神之核心.无论是建筑.诗词或是绘画,艺术家们总是在处理自身与万物关系时呈现出一种交融与共享的状态.或许正是因为天人合一思想如 ...

  • 艺术意境:映射心灵境界,化实景为虚景

    什么是艺术意境?以人生为对象,赏其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心灵具体化,这就是"艺术境界". 清代画家方士庶在< ...

  • 批评别人讲艺术,接受批评讲境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职场上,任何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任何人都要批评别人或接受别人批评.如何对待批评,不仅仅是职场基本素养,也是如何树立威信.提高效率的途径之一.遇到批评时,无论是上级.同级还是下级,都 ...

  • 阅读是一门艺术,看书和阅读的境界是天地之...

    阅读是一门艺术,看书和阅读的境界是天地之别,看书仅仅是看了,是过客匆匆,只是暂时的停留,最多是记忆而没有进入大脑的神经联系,所以也无法称作知.阅读是做学问,是和作者的深度交流和沟通,在提问中完成多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