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雨虹2018年年报以及2019年一季报的浅见 东方雨虹2018年年报以及2019年一季报的浅见 ...
各位好朋友们,久等了。
我很早就开始琢磨写东方雨虹的2018年年报与2019年一季报的文章了。但是,就是有个问题一直卡着没得到答案。
我早些天去北京的时候,约董秘来着,但是,恰好是周日,他们不上班,也不好休息日打扰人家,我周一正好去山西汾酒,所以,就完美的错开了。不然,早就应该写了。
由于今年董秘更换了,原来的谭总换成了现在的张总,所以,我也不大熟悉,后来问问题就耽搁了。赶明儿去北京,诚心实意请新董秘吃饭,好好感谢一下雨虹人的辛勤劳动哈!~
其实,困扰我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巨额的履约保证金。
我一直想弄清楚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其他的东西,东方雨虹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该利空的,早就利空N多遍了。一个现金流吃紧的问题,就差点把大股东搞得平仓了。
该利多的,也从年报与一季报恐怖的增长得以体现。数据在财报中非常详细,没有太多好细说的。各位值得好好阅读财报。
我说说我的浅见吧。
目前,东方雨虹已然是我最大仓位了,我是2016年年底左右开始陆陆续续买入东方雨虹的,一转眼,竟然到了2019年了。时间真的真的好快啊……
这只股票,是我从零开始一点点调研,参会,沟通,慢慢到三年后的今天,仓位也从一成多,慢慢加仓,慢慢涨,到了今天的四成左右。与此相同历程的,目前还有伟星新材,五粮液,生物股份,恒瑞医药等。
这些年,我基本上,都在建立自己的能力圈,建立自己的股票池子。我估计,这个陆陆续续完善自我的过程,以十年为第一阶段。第一阶段走完,对A股就能够建立初步的印象与一定程度的了解。运气好的话,应该还是会稍微赚一点点利润的。
我加仓东方雨虹大概在以下节点。
2016年12月左右——2017年4月左右,加仓到10%左右。
2017年10月左右——2018年5月左右,一边涨一边加仓到20%左右。
然后,东方雨虹就开始一路暴跌。
2018年7月左右——2018年10月左右左右补仓,一边跌一边补仓到25%左右。
然后,2019年年初的时候,差不多就边涨边补,到了四成左右的仓位了。
综合看下来,目前赚了不到二十个点吧。
两年多,不到二十个点,真的真的很少了啊……
伟星新材建仓时间更短,但是,所获收益,差不多是东方雨虹的两倍多。
你看,一来一去,差别多大哈!~
今天我正好说说我的一些思考过程。我认为,思考过程远比结果重要许多许多。
是什么让我能在东方雨虹跌到10块钱左右(10倍pe左右),大股东几乎要平仓的时候,还加仓呢?(我最低点加仓的金额大概是10.5元左右)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很多人读了格雷厄姆,巴菲特之后,知道了很多道理。
但是,在实践中,却没有办法做到。这是我刚刚开始学习投资的时候,特别提醒我自己的地方。
因为,我观察到,虽然格雷厄姆的书已经出版七八十年了,巴菲特的信,也写了五六十年了,但是,这些道理,一旦遇到实践的时候,做到的人其实并不多。
我一开始,就觉得,假如我做不到的话,那么,书上学到的,看到的,就没有用了,是不?那不白瞎了么?
有两次实践的印象极其深刻。一次就是东方雨虹。还有一次就是股灾的时候,格力电器跌停,我印象中,当时格力账上的现金和其市值差不多。
我那个时候就想,这难道不是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心里心心念念的——市场先生突然报了一个极其极其悲观的报价么?
按照书中大师所言,我们难道不应该拿着桶去接么?
但是,那个时候,千股不断跌停跌停的时候,我完全没有看到有多少人能把书中学到的东西一一做到位。而是非常聪明的,异常聪明的去等待,再次下跌,或者,跌势企稳,再去找加仓的时机。
我买格力的时候,就是那个时候。
至今为止,我所有股票中,赚得最多的,还就是当时股灾买的格力。
大概是2015年的7月——10月左右,陆陆续续买到了3成仓位。正好是左侧买入,买到最低点过去,还在上涨的时候又买了一点。反正是整个底部区间买了。后来就陆陆续续换仓了。
叶公好龙啊!
当时我可能正是因为无知者所以无畏。
我就一五一十的去按照学到的知识去操作。市场先生报价极端悲观的时候,就买,超级超级悲观的时候,就大买。
我当时的心态就是,学了这么多,总得去实践吧。亏了,我就认了,当交学费了。但是,总得迈出这一步吧~
这里一定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就是——万一,你选择的是乐视这样的公司呢?越跌越买,那底裤还有没有呢?
我个人,注意我个人的投资体系中,是这么看这个问题的。
首先,你得要认这件事,如果真是这样,你就要认赔。因为,选择了错误的公司!巴菲特一辈子也错了好几次。亏了很多很多钱。如果错了,我就会在选择公司上,再做精进。没办法,做任何事情,我都没有看到过100%不失败的。
你不能怕嘲笑,错的是选择错误,而不是方式错误。
怕就怕,一旦选择错误的公司,最后,觉得方法错误,从而去改自己的方法。那么,也就是另外一套系统了,那就得重新去学习新的投资体系了。
其次,学习了格雷厄姆,巴菲特这样投资方式的人,我自己认为,是一整套方法,是一个套餐,其中就有排除乐视网这样公司的方法。而且,还有仓位的把控。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没有100%的不出错,而是错误不致命,能够有改正的机会。
这次东方雨虹也是这样的思考。
一家公司,20年左右的时间,其产能几乎每年都是超过100%的利用率。我们做过实业的就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就是啥呢?你的产品和服务,每年都供不应求,然后,你还得年年扩产,年年加大产能。
是不是好生意,不好说!
但是,是不是生意好,这难道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到的么?
东方雨虹不见得是好生意,但是,确实生意好啊!
然后,这家公司,20年左右的时间,就做主业。啥也不想,就围着防水材料,涂料,服务等一系列的同产业生意不断的做。不断的完善。
这数十年的累积下来,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以致于,东方雨虹一年的研发费用,能超过对手的利润。(2018年东方雨虹研发费用2.7亿左右,第二名的2018年净利润是1.8亿左右。)
更别说,东方雨虹一年的营收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还要多。
这样的公司,因为现金流的大幅下降,应收款的大幅增加,而导致被怀疑财报造假以及股价半年左右打三折。
请问,这个时候,我们该买还是该卖,还是不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当你真的面对这个情况的时候,才是你真实学会,真正成长的时候。
我换个问题。
今天的茅台,已经是A股的一个奇迹了。
那么,请问,当年三公消费危机叠加塑化剂危机的时候,茅台2013年年底,跌到88元左右的时候。
我们回头看,该做什么样的抉择呢?
该买?该卖?不动?
好的投资,往往都是不好的时候做出来的。
如果你的投资体系,是趋势投资,是交易员类型,那么,你就应该坚持你的投资系统。
可是,如果你的投资体系,是价值投资,是左侧买入,那么,你也应该坚持你的投资系统。
怕就怕,来回切换,左右打脸。
你今天面对特别特别悲观的时候,没有办法买入,那么,将来巨大的涨幅,就不属于你。
但是,你也不会遇到被腰斩,打三折的股票。
同样的道理。
你左侧买入,就有可能腰斩,打三折,甚至,踩雷,一蹶不振。但是,也有可能获得将来巨大的收益。翻倍,翻好几倍的收益。
重要的不是去辩论哪种方式好,重要的是,找一个属于你的方式,好好的去坚守。
很显然,我就是选择的——像买企业一样去买股票。
所以,我看到东方雨虹跌成这样的时候,就买了。
以致于,到最悲观的时候,东方雨虹的讨论者,就剩几个老面孔了,每天就我们几个时不时讨论一下。
后来,东方雨虹半年就翻倍了。
其实,东方雨虹的报表,熟悉谦和屋的老朋友就知道,没什么太多说的。
数据基本上是每年增长,都是主业增长。
然后,现金流每年都差,差得不要不要的。
再然后,扩张基本是工作的主旋律,年年扩张。
我和业内从业人士沟通,几乎都是一个调子,就是雨虹产品好是好,就是贵。
我说一下2018年的年报。
其实,看东方雨虹的年报,我看的重点,和别的公司有不同。
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看财报是不能用同一套模式去套的。这会闹笑话。
比如,我最看重东方雨虹的营收。这就和看伟星新材不同。(看增长)
伟星新材我看利润和分红,最后看ROE水平。(看效率)
雨虹我就特别看重营收的增长。
因为,雨虹所处的行业,所处的竞争态势。营收增长不达标。这个公司的逻辑就变化了。
我认为,雨虹的大逻辑在于——铁公鸡根本不会减缓,尤其长期看来,完全不会减缓,这次老大和老二起冲突,铁公鸡还得上,还得加量。
关于这一点,有心的朋友可以看看铁公鸡的开工量。
2018年,国际统计局公布,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再创记录,破17亿平方米,近15万亿的金额。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上扬到17%以上。
惊人不?是不是和我们看到的新闻不一样?
媒体的世界,是不是感觉房产要完了?
可是,结果却创纪录了?
这是一个15万亿的市场啊……注意,这仅仅是商品房。
预计2019年还会增加,但是,增速不见得会这么高。
啥也别说了,一个15万亿的市场。足够足够防水吃的了,根本不是天花板的问题。行业集中度太低太低了。雨虹发了飚,每年三四成的增长,集中度不过10%左右。目前预测防水的市场总量大概在1500亿——2000亿左右。雨虹也就140亿左右。(这还不算公路,基建,高铁,地铁等等。)
这是一个大逻辑。这个逻辑如果哪天破了,我就会减仓。至少减仓一部分。
第二个大逻辑是——雨虹的绝对体量。这个体量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加总。扩张起来,是很有规模优势的。
也就是说,如果雨虹的营收放缓,而这两个大逻辑没有变化。那么,雨虹这家公司就出问题了。(或者自己玩火,或者有厉害的竞争对手。)
如果没有问题,雨虹应该是营收增长很快很快的。我预计,每年30%-40%的增长,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尤其是越到后面,很可能越快。为啥呢?
因为,越到后面,集中度越高的时候,和雨虹合作变成首选,尤其是雨虹自己维持好足够的性价比,那么,竞争者难以真正的撼动其基本盘。现在很多房产商,是因为集采必须至少两家供货商,不然,和雨虹一家合作,有什么不好?结算更清晰了。
各位,这就是我看雨虹最看重的一点,营收增速。
这种传统的,实打实的行业。竞争者一般来说,没有讨巧的做法。什么好的营销啦,什么广告铺天盖地啦,什么关系营销啦,都不好使。
这种传统行业,就是实实在在的产能有保障,产品质量过硬,服务跟得上,售后结款搞的定。需要特别特别务实的去攻城拔寨。
但是,一旦建立了优势,别人想超过,也是很难的。
这一点,不像高科技,互联网。这种新兴行业,是可以绕过去的。这种传统的行业,不好绕过去。竞争对手只能期待雨虹自己犯错误,自己偷懒。然后,逮着机会超越。但目前看,雨虹跟疯了一样拼命跑,想超过,是不容易的。
各位可以看看雨虹营收的增长率。很明显的体现了这个特点。
除了2015年这个年份。增长只有6%左右。
2011年开始,同比增速都是两成多,2014年到了三成左右增速。然后,就是逼近4成左右增速。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配合雨虹的新增产能投产开始生产。而其产品是供不应求,产能利用率年年接近100%,那么,营收一定是突飞猛进。前面打底子越多越扎实,后面营收就应该增加越多。
这个就是我最看重雨虹报表的一个地方。看营收的增速。
第二个,我看雨虹的新增产能。
其实,这背后的思考是,新增产能在前面一两年,甚至两三年,都是纯投入,没有产出的。是打基础。这和伟星新材不一样。伟星新材为什么ROE能到接近30%,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伟星新材是以销定产。一个地方先有销路,然后,把产品运过来,等稳定了,再投产,投产也不贵,一条生产线我去年参会的时候问的数据大概在150万左右。
但是,雨虹的做法不同。更为激进。(产品特性和供不应求也是原因之一)好处是,将来增长会更快。坏处就是倒吃甘蔗后来甜。前面得啃啃不甜的地方。
那就是,投入的这些年,肯定是现金见不到多少的。
而我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最严重的时候,不是现在,而是前些年。
现在全国布局已经完成了。靠防水的基本盘,就能一年做一百多亿的水平了。按理说,雨虹其实可以不用这么加大投入了。那么,几乎在一年之内,就能改善现金流。
这时候,现金流会很漂亮。
你看2018年财报。
固定资产从2017年20亿增加到30亿。还有5亿多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10亿左右。其他非流动资产7亿左右。
短期借款37亿左右,应付账款票据32亿左右,预收账款8亿多,其他应付款18亿左右。
吓死人。
如果不扩张了,这些钱,很多都可以还掉了。
一年15亿左右的利润。负债率59%左右。
货币资金50亿左右,应收62亿左右。预付4亿不到。存货21亿多。
大家可以算算,按照不扩张的前提下,雨虹多久能把现金流改善得比较漂亮。
我个人认为,不扩张的前提下,靠防水业务的基本盘,大概三四年,每年还一点,每年还一点,能够做到现金流比较漂亮。
但是,那个时候,雨虹最美好的一段,也就过去了。
如果雨虹开始不扩张产能了,不去抢占市场,不去提升防水领域的市场份额了,我想,我就会卖掉一部分。
因为,买雨虹,不是买雨虹的现金流,是买雨虹的超级增长。当增长不在的时候,现金流比雨虹更好的企业,我想,还是能找出不少的。
而要找到每年三到四成的增长,竞争对手远小于雨虹,且极其专注主业的公司,是不好找的。
并且,这个时候,雨虹几乎全部靠的是产量的提升来提升总营收的,而不是靠提价。等于说,提升利润三把刀,只用了一把。另一把——提价。还没有用。我个人认为,将来会看得到的。不见的是某个产品硬提价,而有可能透过服务包的模式综合提价。还有一把刀,就是压缩费用。目前还看不到。我也不认为靠压缩费用提利润是好事情。
好了,说一下现金流。
目前,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认为雨虹造假。我先说这个。
我个人不认为雨虹财报造假。如果我错了,那就该我亏损。
因为,造假这件事,想20年持续造假,是不容易的。且,我并没看到造假的地方。很多人说,应收很大。
我个人认为,造假不造假,单单看应收看不出来,要看最后核销。也就是应收能不能收回来。收不回来,就有可能造假。以及,这些营收有没有对应实际的单位,产能有没有实在的输出去。
一般来说,防水工程应收应该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超过的话,就会有风险。没有超过,是正常现象。
就像,你做装修,接个100万工程,算收入了,前期也没啥钱进来,还要搭钱。这个装修一般就是一年左右,完工了,大部分的钱就收回来了。
这个生意模式就这么一个生意模式。
雨虹就这类型的。
其2018年年报的应收50亿左右。1年以内是40亿左右,1-2年在5亿左右。也就是说,10%左右的在2年以上。这个是有风险的。而90%左右,是2年以内。还好。
其实,这个数字,你去看,年年如此。
2018年年报实际核销的坏账是260万左右。2017年财报实际核销的坏账是70万左右。
其实,我上次参加雨虹股东会的时候,特别问过这个问题。当时谭总是董秘,他个人说,他在雨虹十来年了,核销的坏账总共大概在500万左右。
我个人是不知道这里怎么作假。
这些钱,慢慢的都收回来了,这到底怎么作假呢?有明白个中套路的朋友指点一下。我很认真的。我是没有搞清楚怎么作假。
好了,假设应收真的没有作假的话。
那么,还有哪里有作假?
哈哈,还有一个,就是货币资金有可能作假。
很有可能少算300亿啊!:)
2018年财报货币资金为48亿。讲真的,我还真看不出来,这个到底有没有可能作假。因为,从理论上说,到审计的时候,公司是可以搞48个亿放到账上存着的。查完之后,又挪走。这还确实有腾挪的空间。
没办法。确实不知道。
我看了现金流量表,大概是137亿左右的流入,127亿左右留出,净流入大概10亿多。
而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就很惨了,净流出16亿左右。主要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这个科目花了17亿左右。
这里有可能跑冒漏滴。但是,你去查查东方雨虹新建产能。又会觉得这些钱的确花到这里了啊!~
所以,过几天,我还会去雨虹的岳阳基地去调研。如果届时看了,如火如荼,也就算了。如果看了,杂草丛生,那我就盘他……
其实,我看是否造假,一般不这么看。我是反过来看的。
看这么几点。
第一点,公司以及创始人历年发展的路线。
这个其实最准,因为,按照犯罪心理学,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是有轨迹的。没有理由,一个成熟的人,尤其是上市公司这样成熟的成功人士,会突然之间变了,变得开始偷钱跑路了。反之亦然。
如果一个公司几十年下来,兢兢业业做事情,从一家小公司发展到上市公司,是没有特别的理由,老总拿钱跑路的。可以这么说,这个公司很可能是其一生的心血结晶。都不仅仅是钱了。
一般来说,造假是有目的的,其目的是要把钱拿走嘛,你造假不得利是做什么鬼?那么,这就要分析高管团队本身了。要去接触,要去观察。尤其看是不是国外有据点。比如做了ppt,跑到国外不回来,这就很恼火了。
其实,各位回头看,一个领域,突然出现一位新玩家,从来没有行业背景,一下子就做到很大的场面,多数情况,是需要再观察观察的。这一点,最准,但是,最难观察。尤其是很多科班出身的,或者年轻的朋友,反倒容易中招。被五六十岁的上市公司大佬一通讲,很容易就信了。这一点,我个人其实也在努力提升中哈!~
第二点,找从业的业内人士沟通。
这个很有用。也很好用。一般来说,业内人士肯定的公司,就比较靠谱。因为,这些业内人士是职业做这个行业的,待了很多年,他们知道里面的套路,这家公司长期的人品。这家公司长期的信誉度,这家公司产品品质,服务品质长期是什么样子。
其实,这次暴雷的某中药企业,我没买的原因之一,就是我问了我一位很好的中医朋友。他是三代从事中医。我就问他知不知道这家著名的中药上市公司,结果,他一脸茫然。我就知道这个有点问题。要么是我朋友孤陋寡闻。要么就是这家公司有问题。但是,我朋友是我们这座城市最大的中医馆的创始人。我还是信我朋友多一些。
那么,关于雨虹我也问了业内人士。因为,我们自己就有装修公司,我就问公司的施工人员。知不知道雨虹防水。我问了好些人。得出的答案都是,雨虹的产品好是好,就是太贵了。(我自己家里找雨虹,报价五万以上,自己弄,一两万也就搞定了。但是,麻烦,且反复渗漏……)
那我反倒心里妥当了。再就是,看看雨虹接的政府工程,其实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有些工程,不是能随便接的。但是,这一点只能起辅助作用啊。
第三点,要去公司看,和高管团队沟通。
这是排除造假一个重要的步骤。
我重仓的,准备重仓的公司,我都去看了,或者即将去看。这个对于我来说,最直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我认为,做过实业的都会有感觉。
就是你去一家公司,你能“闻”到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
什么意思呢?就是这家公司到底是真是假,你去到实地,能“闻”得出来。
一家实实在在做事的公司,其总部,生产区域,必定是忙碌,有效,有节奏,有味道的。
这样讲,或许大家不明白。
我换个说法。
你们买房看过样板间吧?是不是觉得样板间无论怎么看,再怎么漂亮,你都能敏锐的感觉出来,这是样板间,这里没人常住的。是不?
我看过上千套房子。我现在去到任何一个房子里,我大概能感觉出来这个房子有没有人常住,如果没人住,大概空了多久。在里面走一圈,基本上心里就有谱了。
看企业是同样的道理。
有些企业你去看,就是会觉得怪怪的,你也不大能说出来哪里怪,但是,就是觉得怪怪的。有时候,里面的员工也怪怪的。
比如,你去看很多小金融公司,养老产品营销公司,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多看,就知道了。
然后就是和高管沟通。基本上,你去和高管沟通,问一些具体的数据,你就会有非常确实的感觉。高管专业程度一下子就测试出来了。
比如,我去伟星新材,五粮液,东方雨虹,爱尔眼科,恒瑞医药等,这几家公司,高管团队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你问的数据和过去发生的事情,以及,将来的规划。他们都特别有谱。不太会跟你讲情怀,讲梦想,讲理念。他们就是很务实的说数字。连将来的规划都有数字呈现。
如果,一个高管团队,话里话外,都不愿意涉及到具体的数字,我想,这家公司是需要多看看多观察的。因为,将来算账,算收益的时候,可全是数字啊!~
所以,各位朋友们,我看一家公司是不是造假,其实,并不是在财报这个环节去看的。我个人认为,看财报其实很难看出来。你仔细思考。做财报的是什么人?是专业会计师,甚至,四大。
他们职业做这件事的,他们知道100种套路,他们可以任意调节数字,且,合理合法。而我们是专业会计师出生吗?就算你是专业会计师出生,你不在上市公司岗位,不在这个领域,不在这个行业,你能搞得清楚他的套路么?
如果在这个领域和其玩猫鼠游戏。我们投资者,注定了就是鼠啊!~
有人说了,那我可以很保守很保守的去看啊。看分红看现金流等等啊。各位,一来,这样会错过很多很多公司,且花费精力巨大。还不如投资指数呢,二来,这其实是用错误的方式,做了可能正确的结果。长期下来,对自己的提升也有限。比如,你限定只买分红达到多少百分比的股票。其实,长期下来,进步程度是有限的。
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把确定真假这个战场放到财报上。财报定真假,应该是最后一个步骤了。
我们应该先于财报确定真假。定性在先。
然后,再去看财报。再去做定量的工作。
如果你透过研究公司,行业,高管,产品,调研等等一系列工作之后,依旧对真假这件事不能确定,那么,这家公司,就不要投资。
而不是通过财报这个环节确定真假。
甚至,我个人认为,财报很难确定水分程度。
因为,在我有限的认知中,我认为,A股的上市公司财报都有美化。具体美化多少,看财报我自己是看不出来的。尤其是新股。
所以,我得先去看公司,看高管,看产品等。
最后才研究财报。
大概这么个意思吧。
这次关于东方雨虹最多疑惑的一个履约保证金。
我通过很多次联系,辗转得到公司证券部的工作人员回复,大致是这么一个情况。(我并不做信用背书。仅提供参考。)
这2018年年底收回来的履约保证金,又在2019年年初支付出去了。几乎都是同笔履约保证金。
我展开说一下我的判断。
首先,我认为,东方雨虹是美化财报。但是,不像造假。各位要好好自己判断。
为啥说美化财报呢。是这样的。按照招标法的条文,一般来说,履约保证金大概是合同标的的10%-15%左右。这个履约保证金什么时候能够收回来呢?按理说,应该是施工完成之后。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防水施工周期大约一年左右,大型项目可能是一到两年。
很显然,2018年东方雨虹是接了巨大的单子。2019年一季报显示,其他应收款大概是20亿左右,主要原因是支付履约保证金。我认为,雨虹应该接了大单子。按照推算,这里应该是150亿到200亿左右的工程。
但是,明显不可能是2019年一季度集中接的单子。通过了解。也证实了我的推断。
2018年累计下来的,每月每月新增的单子,大概履约保证金加总是20亿左右,然后,按理说,这笔钱2018年审计的时候,不能收回来,因为,您这是履约保证金嘛,您工程没完工咋能收回来呢?
但是,好比这样。今天有人帮你做装修,一施工队,进场时候交了点押金给你。到了年底,他跟你说,我们哥几个,回家要过年了,总得整几身新衣服,买点酒回去吧。您看,是不是能把押金先退给我,我们会去过个好年,等到来年开工的时候,我再把押金返还给你。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合理合法,但是,美化了财报。尤其是美化了年报的现金流。
为什么说合理合法呢,因为,这属于甲方乙方自己商谈的合同。你作为甲方,愿意在年底的时候把履约保证金退还给雨虹,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没问题的。只要你自己愿意。
但是,这很明显的是美化了财报。
因为,实质上,这笔钱,应该一直放在甲方。工程不完事,就不能收回来。
所以,具体投资,各位好朋友们见仁见智了。
我自己是无所谓的。因为,这笔钱我首先要确定的不是怎么腾挪,我最关心的是真是假。如果是假的,那就完犊子了。
那么,怎么看履约保证金的真假呢?
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其他应收款,一个是其他应付款。
这里都有履约保证金,是一个款项的两种会计处理方式。
让我们看到:其他应收款中的——按欠款方归集的期末余额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情况。
比如,2018年半年报。押金,质保金,保证金共计6亿左右。
广州市时代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欠了2亿。账龄1年以内。
广州金茂置业有限公司,欠了1亿,账龄1年以内。
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欠了1亿,账龄1年以内。
北京实业开发总公司,欠了2000万,账龄1年以内。
这四家公司加总就是4.2亿左右。
其他应付款为4亿多,但是没有详细情况。
这里看真假。我个人判断,不是假的。
因为,所谓履约保证金,最担心就是比如,20亿的履约保证金,就支付给一两家单位,然后,这里就可能有很多猫腻。尤其是关联公司,不知名的小公司。
这种分散到四五家,天南海北的,而且都是知名公司,你说从这里弄假,那么,也还是有难度的。
所以,我的判断是,美化财报。但是,不是财报作假。
但是,比较鸡贼的地方在于,关于这个敏感的履约保证金,他每次都是半年报和年报才有较为详细的公布。而年报又美化了一下。到年底,这个数字奇低。看不出来。半年报的时候,也看不真切。
搞得我很是心痒痒。不知道这十多亿的履约保证金到底是那几家大佬啊!~
总之吧,东方雨虹的履约保证金,肯定里面有美化处理。按照早几天投资者关系披露中,李董讲过这个问题。这个履约保证金年底会陆陆续续收回来。(但是,很可能明年又陆陆续续支付出去。)反正这笔钱要压着。
意味着,这笔履约保证金,实际上,要打折,大概95折的样子吧。
以上,就是我对履约保证金的理解。不像作假,但我觉得有美化。现金流被美化了。这笔钱要打折,大概打95折的样子。不过,这不对整体判断有影响。如果是真实的。反倒意味着,很明显,雨虹接了大单。按履约保证金推算,2019年大概150亿-200亿左右的单子。不过,我查不出来究竟是哪些大佬做了这么大的防水工程。基本上,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地肯定是有的。且占大头。我个人判断,新增的大单,很可能是雄安那个区块的。
好了,这就是我对东方雨虹2018年年报以及2019年一季报的一些浅见。
我稍微总结一下吧。
我认为,东方雨虹的防水行业,不是一个好生意,上游的原材料,都是巨大的国企,议价空间不大,下游也是巨大的房企,政府工程,议价空间也不大。两头都有压力,提价也不好提。
但是,东方雨虹生意好。
我做投资的时候经常有种感觉,做实业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
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一个行业大家都觉得好的时候,往往大玩家也投身其中。不见得最后你能占到这个好。其实,白酒就是这样的例子。白酒不用说了,一定是好行业。利润高,现金流充沛。可是,这谁都知道。所以,大玩家经常来搅局。早些年娃哈哈这样的巨型玩家,也去白酒领域搅局。这次我去参加秋糖,春糖,都看得到,都是大玩家。很多没有上市的公司,营收都是几百亿几百亿的。
但是,这样的好行业,往往是红海,看上去蓝蓝一片,但是,水面下,是通红通红的红海。因为,几乎每一个梯队,老二,老三都有冲击老大的实力与意愿。且人才济济。资本涌动。
今天我们看茅台,已然登顶。但是,时间拉回到十多年前,五粮液却又是当之无愧的大哥。而时间再往前追溯到十多年前,山西汾酒又是一览众山小。第一梯队的更迭都是十来年就墙头更换大王旗。第二梯队就不用说了。洋河,泸州老窖的崛起,剑南春酒鬼酒的衰落历历在目。
而有时候,有些领域,竞争格局却很多很多年都十分稳定。
我们可以看看福耀玻璃。在一个细分领域,让人瞠目结舌。14年之前的2005年,中国人每2辆汽车中,就有1辆装的福耀玻璃。同时,美国市场占据12.5%,日本市场占据7%的份额。今天,就更加不用说了。世界占有率22%,中国占有率66%左右。恐怖的地位。
可以这么说,这样的市场地位。还可以继续保持很多年。甚至下一个14年……
我自己的股票持仓,一定会为这样类型的公司留下一席之地。
因为,这样的公司,在一个佛龛市场,几乎不被外界打扰,安安静静的发展,不显山不露水,一晃眼,就乘着中国的东风,默默的做到了世界的第一梯队。而这样的公司,适合我这样眼光一般,能力有限的人,搞清楚行业与竞争格局之后,不容易出错。
东方雨虹就是类似这样的公司。
在一个特别细分的行业,几乎不被打扰。20多年前,从一个小防水公司慢慢做,做着做着,就做到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梯队。
原因之一是,自己确实努力,运气确实好。原因之二是,竞争对手相对较弱。原因之三是,行业太小,利润一般,又很辛苦。大玩家不见得看得上。一年就1500亿到2000亿的总盘子。利润一两百亿。累得要死,上下游还都很强势,时不时就现金流吃紧,搞不好大股东还爆仓。这样的生意,不好!
所以,东方雨虹得以——生意很好。
可不是嘛,大家都不愿意来,搞来搞去,就一个超级大哥,底下好多好多小弟围着转。
我斗胆预测一下,雨虹这样的绝对领先的竞争格局。在自己不玩火的前提下,很可能至少再持续下一个5年。
我之前有篇文章,大概有三四年了,谦和屋的老朋友应该看过,就是,我觉得中国空调有一家公司,叫做——格美尔,就是,格力,美的,海尔。实际占有率超过8成。这样的竞争格局,自己不玩火的前提下,也是能够非常持久的保持下去的。今天看到的收益,未来很多年,还是会被这几家公司瓜分掉。他们自己不杀价竞争,就不会变化。
与之相反的就是,互联网行业。
尤其是这几年的共享经济。
你看看,那就是出了名的股东粉碎机,小黄车,小蓝车,小红车,小X车,你一个没注意,颜色的变化就让你吃一惊。
十来年前,易趣执牛耳,突然,就没了,淘宝横空出世,横扫一切。当我们认为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腾讯的拍拍又出来了,搞得天翻地覆。马先生刚刚平了这头,一不注意,刘先生的京东又异军突起。导致,你作为一名投资者,只能有一只眼睛看着财报,剩下的一只眼睛,得时时刻刻看着竞争对手,有能力的,恨不能开只天眼去看着潜在的竞争对手。工作量奇大无比。容错率奇低无比。
我自己认为,定性远远重要过定量。
而定性中很重要一点是,竞争格局的确定。道理很简单,只有绝对的老大,才能占据最大的利润,才有可能(不是绝对)让股东获得最好的收益。
所以,我对竞争格局的研究与确定,是占据我自己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的。
我持有的东方雨虹,之所以能长期持有,多数原因是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伟星新材也是,从明先生在世的时候,其创立的公司,就是在细分领域第一梯队的。到今天,做服装辅材的伟星股份和做管道的伟星新材,都是第一梯队的。生物股份也是如此,中国说到做动物保健,生物股份说老二,没人敢认第一。那么,这样的前提下,我才敢在行业遇到整体性危机的时候持有。包括白酒的茅台,五粮液,洋河,都是第一梯队的。格力,恒瑞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经常说,要找好行业。这是对的!但是,对好行业的认定,很多人偏向于定量。而不去观察研究定性。也就是竞争格局。
因为,我们从财报分析,电脑观察到的好行业,肯定从业人士,一级市场,老早老早就知道这是好行业了。
如果一个显而易见,能够有高ROE,高毛利,高净利的好行业,而竞争格局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那么,或许对从业人士是好行业。(有利于跳槽,收购兼并。)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见得会是好行业。
我们可以看到医药行业,大家都知道是好行业,可是,政府也知道是好行业,利润高。连徐峥都知道是好行业,对不?所以,一部《我不是药神》拉开了对行业高利润说不的序幕。从而,让股东感受到了,好行业也会有冬天的感觉。
白酒也是一样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好行业,利润高,成本低。所以,大玩家也就出来了,说要分你利润,你又能奈我何?我就喜欢你这种看不惯我,又得喝我的酒,买我的股的感觉……
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你有难得之货,就难免有各种各样的人来盯着你。今天不拿你的,明天不拿你的,总有一天会来拿你的。运气好,就躲过了,运气不好,就被抢掉了。
所以,有时候,作为投资者,我们不能仅仅只看财报这一个维度,因为,财报显示的是内部资讯。而内部情况,是相对稳定的。可是,多变而复杂的外部情况,却是通过财报无法判断的。尤其是,很多外部公司,是没有财报的。
总之,我的持仓中,需要有一些公司,他们安安静静的,在某个领域,专注的做自己的事情,十年,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断精进。然后,慢慢的,默默的发展,并回馈股东,务实的做事情。
这样长期下来,不见得突飞猛进,但是,却是相对而言,容错率较高的一种选择。
希望各位投资顺利,平安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