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特色的班级文化
小编语: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集体谈话,可以单独交流,还可以书面沟通。本人曾利用暑假给我们班每位同学写了一封信,这样的活动我进行了两届,共写了160多封信,并装订成册,命名为《心海扬帆》。
这段时间我正在整理书稿,看到了我原来利用暑假给学生写的信。受这项活动的启发,感恩节我倡议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封信,还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写信。这些书信构成了我们班的特色文化,活动简单易行,也很走心。你也可以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给学生写点东西,对你的班级管理会有帮助。
今天我把和学生的书信交流的故事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给同学们写信时,我首先分析每个同学的个性特征,拿着放大镜看他们的优点。为了避免语言空洞,我尽量挖掘这一年来在每个同学身上发生的故事,多从理解他们的角度去谈。同时以建议的方式指出他们应注意的问题,引导他们向某个方向努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助他们查找不足,怎样保持自己的优势学科,弥补劣势学科,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对成绩较差的同学找他们的优势,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强调重抓基础,规范细致,争取进步。对性格开朗活泼的同学让他们沉稳一些,对性格内向的同学鼓励他们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对班干部同学指导他们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然后对每个同学的各科成绩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鼓励。
假期一开始我就着手实施这项工作,起初感到很新鲜,看着几次考试的成绩单逐个进行分析。信中谈谈老师对他们的印象,讲讲我们之间曾发生的故事,找找优点,查查不足,分别给予他们指导性意见。写了十几封信后感到很麻烦,每封信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感到很枯燥。有时写得我头脑发胀,眼睛发酸,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烦躁,一星期过去了才写了十几封信,那时我甚至有想放弃的念头。为了激发自己的兴趣,我就开始读这些信,“欣赏”自己的“佳作”。读着一些小故事有时我会发笑,给同学们指出的问题符合实际,觉得也挺有意思,后来又想既然决定这样做了就要坚持下去,争取开学前完成这项任务。经过一个多月的紧赶慢赶,8月30日,这项工作完成了,我感到一身轻松。看着这80多封信,我内心非常激动,有一种成就感。开学后我把这些信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把信抄写在“心桥”联络本上,并在这封信的背面给我写一封回信作为教师节的礼物送给我。这个提议得到同学们的响应,大家也很激动,非常认真地给我写了回信。
有的学生在给我的回信中写道:“对于您给我们写信的做法,我非常惊讶。我以往的班主任都是重视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很少关注,从来没有任何一位老师给我写过超过三行以上的话。当我读完您给我写的信时,我万分感动。您关注着班里每一位同学的成长,指引着我们,鼓励我们,使我们快乐学习,使我们变得优秀。”
有的同学说:“真的没想到您会给我们写信,其中有惊讶,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动。其他老师不会浪费时间放在给学生写信交流感情上,他们认为面对学生,老师一定要严厉,这样学生才会怕自己,听自己的话。您却不同,让我们打心眼里佩服你!我还看了其他学生的信,感觉您真正做到了用心去了解我们。就连我们这些平常朝夕相处的朋友和同学,我都不一定了解。我感受到您对我们的关怀,在这里真心地说一声:'谢谢您了,老师’!”
还有同学写道:“看到您写的信,我感到一股不可名状的感动,从小学到高中,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位主动用通信的方式与学生沟通的老师。同时,我也要说,您是我遇到的第一位真真正正走进我心中的老师。”
这次活动虽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但这种沟通方式简单朴实,真诚走心有温度,收到的效果出乎我的意料。这80多封信及同学们的回信有10万字之多,我把这些信件装订成册,予以珍藏。当时我想既然是给大家写信就是敞开心扉的沟通,于是就命名为《心海扬帆》。
我觉得书信文化很走心,受这次活动的启发,我又建议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并让他们誊写一遍交给我,装订起来,起名叫《一封家书》。
张胜利,驻马店市一高政教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著名德育专家,著名的励志专家。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河南最具智慧力和最具影响力班主任,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省教师培训师。《新班主任》封面人物,《班主任》栏目人物,《河南教育》“班主任之星”栏目人物,《教育时报》“班主任”栏目撰稿人。2010年度 “感动天中”十大人物,专著《班级主流文化的魅力》《班级主题活动开发与应用》《漫步心灵》《班级管理慢功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