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三方战略解析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彻底奠定三国鼎立格局,其中包含着不少玄机和各种可能的变化,因此留下了大量谜题,导致后人在评说这段历史时,往往各执一词。
1.曹丕
在夷陵之战中,刘晔曾建议曹丕利用这个好时机出兵统一,却被曹丕否决,曹丕也因为这个绝对而饱受诟病。但刘晔的建议就真的可行吗?此前曹操同样否决了其“得陇望蜀”的建议。刘晔的眼光虽然长远,但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并不具备可行性,而且风险很大。一旦出兵必将逼迫孙刘做出相应的调整。
刘备作为乱世枭雄,虽然会因义气一时冲动,但本质上他是个君主。他与曹操一生势不两立,但是为了伐吴,他可以舔下脸去吊唁曹操,讨好曹丕。他可以在去世之前,放下仇恨再次交好孙权。所以,曹丕一旦出兵,很难说刘备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会不会上演孙刘联手反戈一击的好戏。
此时的曹丕刚刚篡位不久,内有汉室旧臣、各路藩王虎视眈眈,河西豪强诸胡叛乱,外有鲜卑压境。一旦遭遇惨败,很难说不会土崩瓦解。但是曹丕不出兵是不是就应该坐山观虎斗?很明显不是的。
不出兵不等于不作为,曹丕最大的失误在于他以为一个质子就能让孙权降服,还给孙权封王,让其本来已经尴尬的乱贼身份,突然有了合法性。更幼稚的是,曹丕没有用高压手段逼迫孙权先把质子送来,给了孙权反悔的机会。但送质子也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不涉及任何实质利益。曹丕完全可以自己的砝码的优势,逼迫孙权全面退出江北地区,或者在濡须口筑城,卡死孙权北上之路,然后在巢湖编练水军,阻断东吴东西联系,又或者其他什么方式,均可为统一打下基础。
2.孙权
如果曹丕出兵只有两个战略方向可选,一是出襄阳围歼孙刘两家主力,一是出合肥和广陵攻建业。出兵襄阳极有可能逼迫孙刘两家联合,但是趁虚攻打建业看似可行,但仔细分析也并不靠谱。
此举直接威胁孙权根本,极有可能导致孙权割地与刘备求和。轻则恢复湘水划界,不行则可退回夏口,并且称臣。刘备得到这么一大块地盘,很有可能会答应罢兵。到时孙权顺江而下,将过江的魏军后路截断,而魏军又无强大水军接应,必将全军覆没(后来曹休在广陵大破吕范,孙权中军在武昌未动,曹休也未敢渡江直趋京口,就是这个原因)。
即使刘备铁了心要灭吴,孙权依然可以在上游节节抵抗,先快速南下歼灭魏军,然后再回头和没有水军优势,又过度深入的刘备决战,只要操作得当,未必就没有可能翻盘。
3.刘备
从刘备发起夷陵之战起,就注定他不可能成功。从道义上说,他放下了复兴汉室的大旗,开启军阀战争。从军事地理上说,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在巴东山区复杂的地形中作战,先发起进攻的一方极为不利,失败面远大于防守方。而且陆逊也没有死打硬防拼消耗,而是退至开阔地,将刘备堵在山区,将其置于孙子兵法的挂地之中。而刘备先是进驻巫县,然后又等了大半年,再继续进军,完全失去了突然性,这也违背了在挂地的作战原则。
刘备水军太弱,顶多承担运输支援任务,所以他只能在出峡口之前舍舟登陆,与吴军步战。否则水军一旦被击破,刘备的后路就会被切断,加上沿途山区,兵力无法展开,刘备只能以联营的形式保证后路,如果以汉里计算,700里差不多是夷道到白帝城的距离。
七百里联营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主力攻打夷道之时要向南翻山越岭再折向北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开江面。从陆逊能轻松过江试探,进而发动火攻,也可以看出长江控制权在孙吴一方。刘备战败之后,孙吴水军也多次超前截断刘备归路。
刘备攻打夷道
即使刘备侥幸能打败陆逊,他也只能止步于江陵。本就兵少的刘备,如果过度深入,后路很容易遭到魏国切断,而且水军的弱势,也限制了刘备继续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