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筋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药大辞典》:舒筋草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Shū Jīn Cǎo
【别名】千金藤(《四川中药志》),灯笼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青筋藤、毛伸筋(《广西植物名录》),吊壁伸筋草、伸筋草、灯笼勾(《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石子藤石松的全草。全年可采,但以9月后采带有孢子囊者为佳。
【原形态】多年生攀援草本,长可达4米。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微甜,无毒。"
【功能主治】①《四川中药志》:"能舒筋活血。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月经不调及脚转筋。"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舒筋活络,消炎除湿。主治夜盲症,盗汗,风湿腰痛,小儿外感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
【附方】①治筋骨受伤后不能屈伸:舒筋草配猪筋炖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盗汗:伸筋草、麦秆,煮水外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备注】同属植物地刷子石松的全草,在四川亦作舒筋草用。参见"过江龙"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