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因冠心病、脑卒中死亡的人数约为1750万,在每3个死亡的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预计到2020年,因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的人数将增加至2500万,在我国,心脑血管病是居于首位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常常会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咨询:“医生,我可以锻炼吗?怎么锻炼?我可以做某某运动吗?” 医生如何给予患者建议?由此延伸到亚健康人群的心肺运动管理。基于这个庞大的群体,特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邢晓燕医生为大家讲解,如何做好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运动管理。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社会心理因素、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锻炼、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年龄与性别等,这都是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合理的运动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康复与亚健康人群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心肺运动管理”,即是安全的、有效的具有医疗保障的锻炼。预防是健康之本,“重治轻防,重技术轻模式,重躯体轻心理。”科学养生即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理想体重、戒烟限酒、心态乐观。
运动处方:胡大一教授也曾在“五大处方”中明确提到了“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最早在WHO应用,从那时起(1969年)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它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以处方形式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如同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出不同的药物和不同用量的处方一样。
最大摄氧量(VO2max)(L/分,ml/kg/分)它是以运动中一分钟消耗的最大氧量,表示运动强度的方法。60%~80% VO2max的运动强度,相当于最大心率的70%~85%。HR(次/分)是最简单直观,且方便的一个衡量指标。计算方式:220-年龄,例:50岁最大心率是170,中等强度心率范围为102~136。表示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规定Met值的依据是,1Met的活动强度约相当于健康成年人安静代谢水平。静息坐位时的代谢水平(1Met)=3.5 mlO2/公斤/分=0.0167千卡/公斤/分。低强度:≤3 mets;中等强度:3~6 mets;高强度:≥ 6 mets。例:体重50 kg,运动强度3 mets,运动20 min,计算这段时间的能量消耗为3×0.0167×20×50=50千卡。以健身为目的运动,中老年人以强度小时间长的处方、青少年以短时间反复激烈运动的处方为宜,如此可以起到提升健康的良好作用。每周锻炼3~4次最适宜,可有效的(肌糖元)储积且不易产生疲惫。1.严格执行运动处方,禁忌过度剧烈或刺激性强的运动。2.加强自我医疗检测的监督,如手环、手表测量心电图等。心脏功能容量在6~7 mets以下及心功能障碍者,应在康复医疗机构监护下进行医学康复;心脏功能容量>7 mets者,心肌梗死(AMI)、心绞痛、心电图不正常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多数在康复中心进行;而中年以后希望通过锻炼预防冠心病者大多在健身房或家庭中进行。运动频率:采用不同的间隔周期,每周三次、隔日一次或每周五次运动频率:采用不同的间隔周期,每周三次、隔日一次或每周五次热量消耗:每周700~2000卡路里(kcal)大约相当于步行、慢跑10~32 km运动频率:采用不同的间隔周期,每周三次、隔日一次或每周五次有氧锻炼可达到消耗热量的目的,但在提高身体新陈代谢率方面却很有限;无氧锻炼可以增加肌肉含量,从而提高新陈代谢率。锻炼方法:先做无氧运动保证消耗糖原,再做有氧运动消耗脂肪。无氧运动项目:短跑、冲刺跑、举重、俯卧撑、潜水、专项肌肉训练等。有氧运动运动项目:长跑、跳绳、游泳、单车等,锻炼时间不少于30 min,心率保持在150次/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