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瘦西湖
扬州,古称广陵,维扬,迄今已有2500年建城史,京杭大运河给她带来了繁荣,唐代就有“富庶甲天下”美誉。很多诗词都描写了扬州的繁华: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腰纏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21年4月初,时隔七年,我们再次来到扬州,安排好住宿,直奔瘦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宛丽的风姿独异诸湖。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扬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瘦西湖由此得名。
瘦西湖是扬州的象征,国家5A级景区,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瘦西湖游览面积100多公顷,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钓鱼台,熙春台,石壁流淙等。
长堤春柳:从南门进入瘦西湖,便是六百米的长堤,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相间。
一千多年前的烟花三月,每年重演。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沿长堤走到尽头,便是徐园,内有一方荷塘,周边有碑亭,听郦馆,各种形态的山石,曲径通幽,景色怡人。徐园是民国军阀徐宝山建的一座祠堂。
小金山是瘦西湖上的一个小岛,巧妙的用一个“小”字,就把镇江的金山引过来了。
钓鱼台:原是吹奏乐器的地方,叫“吹台”,后听说乾隆皇帝在此钓过鱼并留下墨宝,于是改为“钓鱼台”。
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可在圆洞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在椭圆形洞中看到巍巍白塔,这叫“框景”,钓鱼台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经典之作。
五亭桥:扬州标志性建筑,建于清乾隆22年,是当时官宦和盐商为迎接乾隆御驾,仿北京的五龙亭和颐和园十七孔桥的形式修建的。
“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这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对五亭桥的评价。
五亭桥上建有五座风亭,亭四周都有四个飞檐翘角,角上挂有铃铛,亭内绘有天花,桥下正侧共有15个桥洞,洞洞相通。五亭桥建在莲花堤上,又叫莲花桥。
五亭桥有十五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十五个圆月倒悬水中,金色荡漾,美到极致。
五亭桥下黑天鹅戏水。
瘦西湖白塔建于清乾隆年间,仿北京北海喇嘛塔式样,为砖石结构,塔高27,5米,通体皆涂白色。
白塔,乾隆第六次乘船游览瘦西湖,游到五亭桥时说:只可惜少了一座白塔,不然这里看起来和北海的“琼岛春阴”就象极了。财大气粗的盐商当即花十万两银子跟太监买来北海白塔样式,当晚连夜用盐包堆成一座白塔,“一夜造塔”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凫庄,站在五亭桥上向东看,这个四面环水的建筑叫凫庄。因为形状类似浮在水面的野鸭而得名。
二十四桥:这个单孔拱形石桥,长24米,宽2.4米,栏杆24根,上下各24级台阶,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天鹅知春暖,悠然自在啼。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 杜牧
熙春台:相传乾隆在此为母亲祝寿。它碧瓦飞甍,富丽堂皇,气势宏伟,结构精巧,显示了扬州园林无穷的魅力。
熙春台河对面一水榭,匾额是郑板桥所提“小李将军画本”。只因瘦西湖园林设计颇有小李将军山水画意境。
东门进入就是琼花广场,琼花竞放,广场美的如诗如画。
琼花又称聚八仙,4.5月间开花,花期半个多月,花大如盘,洁白如玉,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名花,也是扬州市的市花。民间流传着“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开凿大运河”的故事。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海内无双玉蕊花,异时来自八仙家。
鲁人得此天中树,乞与春风赏物华。
宋 刘敞
绣球花
石壁流淙:原为盐商徐士业别墅,以叠石假山与建筑相结合,所谓“淙”是指水攒集在高处泄下形成瀑布景观。乾隆22年来此,赐名“水竹居”。
北线的万花园,色彩斑斓,春色满园。
小吹台的框景,景色不逊于吹台。
扬派盆景博物馆:分室内,室外两部分,扬派盆景源远流长,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春天的瘦西湖春意盎然,处处是景,手机随手一拍即是大片。
夕阳西下,最美瘦西湖。
两进瘦西湖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