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凭什么也限行?

新闻资讯·街坊爆料·新鲜趣事·吃喝玩乐·品牌推广

今天一条渭南市区也开始限行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重点内容是:红色预警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在Ⅱ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在渭南主城区道路对社会车辆每日限行两个尾号。限行车辆尾号确定的方法为X和X+1,X是启动Ⅰ级响应日期的末尾数。如:启动Ⅰ级响应时间为23日,车牌末尾数为3和4的社会车辆当日全部限行,禁止其上路行驶。

可是消息在发出短短几个小时后便又匆匆删除了,小编再次打开网址时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发了又删这其中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就是针对渭南城区限行一时,大家都有一个疑问,渭南这个三四线的城市凭什么限行?真有限行的必要吗?

总所周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限行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减轻交通拥堵的情况。而我们大渭南的交通真没那些大城市那么拥堵,只是偶尔会有个小状况,但拥堵时间也不会很长。政府给出的限行理由是天气污染而限行.......其实我想说的是就限行几千辆车、上万辆车就可以改善天气质量吗?答案很多人都知道(然并卵)

给大家来看看2016年11月30日发布的中国城市污染实时排行,渭南“成功进入”前15名,排名第13......排行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广州市排名第190名,空气质量明显比渭南好多了。难道广州市没有渭南的车多?可见造成空气污染的并不是车辆多少的问题,也不是是否限行的问题。

再说一个简单的常识,西方国家的大都市,比如纽约、东京、巴黎、伦敦等,汽车保有量比北京、广州等城市要大得多,更是渭南这种城市的好多倍(渭南机动车只有80万辆左右,跟纽约的800多万辆比起来,实在是小意思),但为什么人家现在就没有雾霾?空气质量也可以很好?

再一个,在渭南能开车上路的基本上都是车辆年审过了的,也是有环保白标志的,也就是说符合国家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一切都符合为什么还要限行?再看看《大气污染防治法》,里边有一章是专门针对车船的“防治机动车船排放污染”,中心意思是规定车船要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现在,“黄标车”早就进不了主城区,而且正在被轰轰烈烈的运动“从肉体上消灭”,城市路上跑的汽车,哪一个不是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绿标车”。现在空气污染重了,连“绿标车”都不让上路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上也没这一条呀。

有力于改善我们渭南的天气、空气质量是好事,但是选择限行不是一个最有效、最好的办法。应从根源上解决空气污染的情况,例如减少渭南各地污染化工厂的废气排放、减少工厂的碳排放等等。最好小编想说是:

限行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不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

改善渭南天气质量

不应以牺牲渭南人自由出行为代价!

防止万一失联,请大家关注新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