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身家470亿的制药大佬徐镜人突发心梗离世!

昨天,健康时报发布消息称,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镜人因为突发心梗在7月10日于新疆伊犁离世,享年77岁。

了解徐镜人创业史的人会说上一句“可惜了”。不太了解的人则会表示,他自己不是制药的吗?怎么还会因为急病离世呢?

对于这种缺乏常识的疑问,也有网友对此进行了回怼:“按照你这种逻辑,那是不是意味着医生们都可以长生不老了?”

再厉害的制药人物都有离开的一天,这跟自己制不制药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这就是人生。

不妨接着最后机会,让我们再来领略一下老一辈创业者的风采,学习一下他的创业精神。

1

板蓝根大王诞生

徐镜人出生于1944年,江苏泰州人。

年轻时候的徐镜人当过兵,这一点跟华为的任正非有点相似,军队的艰苦条件让他们拥有了比常人更能吃苦的素质。1966年,22岁的徐镜人从军队退役,开始了人生新征程。

不过他的人生起点并没有那么顺利,一开始也并不知道做什么。在经历了5年的摸索之后才决定进入制药行业。

1971年,27岁的徐镜人带领着几个老乡和几千块钱就开始了创业之路。

短短的一句话,却透露了诸多信息。先来看时间,这一年我国绝大多数人还在挣工分,可是他已经决定创业,不得不说够大胆;再来看行业,一个当兵的要来制药,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可是这难不住徐镜人;最后来看创业资金,多达几千元。这笔钱在当时绝对不算是一笔小数字,搁到现在至少值百万以上。

徐镜人刚开始创业的公司,听起来是制药厂,而实际上就是一个家庭作坊。据说当时工厂的全部资产就是六间平房、几口大缸和几台设备。

当时的工人恐怕没有一个会想到公司能发展成如今在国内制药领域地位颇高的扬子江药业。

创业跟打工最大的不同就是创业者要思考公司的整体所有事情,而员工只需要做好某一项工作就行。

为了创业过程中省钱,徐镜人一人身兼数职,建筑工、泥瓦工、厂长啥都做。没有制药技术就要其他药厂学习,没有相关设备,他就带领工人模仿制造。

与没有技术相比,让徐镜人感觉更加提心吊胆的是厂子的性质问题。因为当时私营经济是不被支持的,所有创业者只能偷偷摸摸做。

到了1981年,国家开始对于小药厂进行关转并停,徐镜人为了留住这家公司,工厂改名了,套用了县里一家制药厂的壳,这才让悬着的心掉了下来。

1985年,国家放松了私营经济的管制,扬子江制药厂开始挂在厂门口上,药厂的年营收已经高达1600万,

不过这还不是药厂的高光时刻,真正的高光时刻来源于1988年。春节前后,上海爆发了甲型肝炎疾病,29万人感染,人们发现喝板蓝根可以有效防御甲型肝炎的侵袭,工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安排工人加班加点生产。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徐镜人就卖给了上海385万包板蓝根,扬子江药业一举成名,他也有了“板蓝根大王”的外号。

2

赚钱不上市

1990年,春风得意的徐镜人被人诬告离开了扬子江药业。药厂没了徐镜人之后,工厂也陷入到了亏损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到了1993年,扬子江已经从一个每年赚几百万的企业变成了亏损200万的企业。无奈之下,工厂又把徐镜人请了回来。

徐镜人回归之后只用了一招就让工厂扭亏为盈,那就是开发新产品。

任何一家制药企业如果只依靠一个主打产品都是很危险的,一旦市场不认可之后,市场占有率就会持续下降。

为了推出第二款主打产品,徐镜人搬出了“中医泰斗”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董建华,董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很有权威性。为了拿到董教授治疗脾胃病的药方,徐镜人“三顾茅庐”,在一次又一次的拜访之下,董教授被说服了,最终才有了胃苏颗粒冲剂的诞生。

有了好产品之后,营销一定要跟上,打广告也是徐镜人比较擅长的。

在徐镜人打了一套组合拳之后,扬子江药业的营收瞬间就突破了亿元。

到了1996年,扬子江药业已经成为江苏综合效益第一的制药企业。

这么多年来,扬子江药业一直在稳步向前发展,可惜的是股民并没有享受到扬子江药业成长的红利。

在被问到为什么不上市的时候,他表示,我只想专心做我自己的本业,守好本分。

2020年,徐镜人出现在了《胡润富豪榜》上,身家470亿元,这也是一个低调的大佬啊。

徐镜人最能鼓舞人的地方就是事必躬亲,就在他突然离世的时候,他还在外地考察。

在徐镜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老一辈创业者的坚韧、勤劳、专注、稳重等诸多优点。他用实际行动在告诫创业者让企业活着比上市更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