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先生致《岷峨诗稿》编辑部的一封信

《岷峨诗稿》

主    管: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    办:四川省诗书画院
顾    问:何郝炬
社    长:刘道平
主    编:滕伟明  周啸天

副 主 编:邓建秋
编    委:

何郝炬  李洪仁  刘道平  滕伟明
周啸天  邓建秋  郭定乾  孙和平
何 革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2005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614/I

投稿邮箱:634565789@qq.com(标题处请注明“投稿”)

前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马识途,志在人文。文坛巨匠马识途先生与岷峨诗稿社几十年来结下不解之缘。日前,本社收到马老封笔之作,殷殷之情,深感于怀。

致《岷峨诗稿》编辑部的一封信

马识途

岷峨诗稿编辑部

伟明、啸天诗友:

送上我的新著《夜谭续记》,请予指正。附赠《封笔告白》中五首近作诗,前四首都是七言律诗因仓促写成,间有失律之处,均未按律校正,“拗救”(如“铁”、“铜”二字互救),不知可否请二位代为律正?
我已告白封笔,原任顾问,自当辞去。《岷峨诗稿》创刊至今,三十余年,刊出百卅余期,蜚声海内,我的眷念之情,正如我的诗句所言“文缘未了情未已”。因此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可否在《岷峨诗稿》某一期(如明年首期)上为我辟一专栏,除刊出我的“封笔告白”及五首诗作外,同时加刊我选送的几首近作,聊作纪念。与此同时,我建议,何公郝炬寿进百域,也在某期上为何公辟一专栏,以为祝贺。此种辟专栏作法,屡见于著名诗刊《中华辞赋》(我是该刊多年顾问),如对翟泰丰同志等。《岷峨诗稿》可否效颦?此事请与刘道平社长及诸诗友商议酌定。
附信送来我在封笔前作的一首《战疫歌》,是仿古诗试作之粗漏初稿(如用的跑马韵,诗中也未有摸韵),也请斧正。
在此,我有多年来敢畅言的诉求,现告二位:我所见近年出版的传统诗刊,绝大篇幅都刊出五七言律体诗,格于严律,佳作不多。律诗本来难作,反而孜孜求作者占大多数。对此我不以为然,窃以为古诗不受严律所限。反观创作古体诗者不多,古诗叙事抒情,自由挥洒,汪洋恣肆,古来传世名作多矣。近年在《岷峨诗稿》上偶见古诗,也曾拜读二位的古诗之作,亦颇可观。因此《岷峨诗稿》可否照常发律体诗及词、曲之外,也选发古体诗,以申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之义,仿其讽谕诗之长,目前世风不良,正需发感时喻世的古体诗。一隅之见,二位以为如何。
病毒未弭,夏日炎炎,统希珍摄。此致
吟祺!

附:马识途先生封笔近作五首和封笔说明

我年已一百零七岁,老且朽矣,弄笔生涯早该封笔了,因此,拟趁我的新著《夜谭续记》出版并书赠文友之机,特录出概述我生平的近作传统诗五首,未计工拙,随赠书附赠求正,并郑重告白:从此封笔。

自述

生年不意百逾六,回首风云究何如。
壮岁曾磨三尺剑,老来苦恋半楼书。
文缘未了情无已,尽瘁终身心似初。
无悔无愧犹自在,我行我素幸识途。
注:“无悔无愧,我行我素”,乃余此生自励语。

自况

光阴逝者如斯夫,往事非烟非露珠。
初志救亡钻科技,继随革命步新途。
三灾五难诩铁汉,九死一生铸钢骨。
报到通知或上路,悠然自适候召书。
注:“报到通知”,谐谑语,指见马克思。

自得

韶光恰似过隙驹,霜鬓雪顶景色殊。
近瞎近聋脑却好,能饭能走体如初。
砚田种字少收获,墨海挥毫多胡涂。
忽发钩沉稽古癖,说文解字读甲骨。
注:“读甲骨”,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在西南联大中文系时,曾选读唐兰教授开讲的《说文解字》和《甲骨文》二年。

自珍 

本是庸才不自量,鼓吹革命写文章。
呕心沥血百万字,黑字白纸一大筐。
敝帚自珍多出版,未交纸厂化成浆。
全皆真话无诳语,臧否任人评短长。

自惭

年逾百岁兮日薄山,蜡炬将烬兮滴红残。
本非江郎兮才怎尽,早该封笔兮复何憾。
忽为推举兮成巨匠,浮名浪得兮未自惭。
若得二岁兮天假我,百龄党庆兮曷能圆。
注:人文记录片《百年巨匠》制作组列为《百年巨匠》拍摄人物。

编辑:安春寅

排版:安春寅

关注我们

QQ交流群|665901672

咨询微信|人文四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