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提出的5个人生思考题

詹姆斯·E·瑞安(James E. Ryan)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第11任院长。在此之前,他是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的杰出教授,创建了法律和公共服务项目,著有《咫尺五英里,相隔天地间》(Five Miles Away,A World Apart)。他还曾是威廉·H·伦奎斯特首席大法官的助手,并在美国法院进行过辩论。
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通过问题形成和加深的。好问题不仅能引导他人决策,也能帮助自我突破认知。
在哈佛大学2016年的毕业致辞中,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詹姆斯·E·瑞安用这5个问题诠释了有效沟通的智慧
何为好问题?在詹姆斯·E·瑞安看来,问题的好坏要视情境而定,但有5个问题是一切有效对话中不可或缺的:
1. “等等,你说什么?”——用来帮助自己和他人梳理想法,加深理解。
2. “我想知道……”——用来发现新事物,建立伟大洞见。
3. “我们至少可以……”——用来打破僵局、 分歧、达成共识。
4. “我能帮什么忙?”——用来表达尊重,鼓励他人面对问题。
5.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用来找到问题的关键和目标的核心。

以下是演讲内容节选:

我最终要给各位的建议是我常常问自己和别人5个最重要的问题。如果你可以坚持这样的习惯,你会在成功的同时也保持幸福,而且你可以在我演讲最后的福利问题后回答:是的。

第一个问题是我的孩子们喜欢问的,而且你可能会听到其他孩子也这样问----甚至你可能还在这样问自己。“等等,你说什么?”(Wait, what?)我在要孩子们做一点点家务的时候,他们一般会这么问。从他们的角度上讲,在我说了一大堆废话后,他们听到的最后一句是:“我想让你们清理一下自己的房间。”这时候他们一定会问:“等等,什么?清理什么?”

“等等,什么”是一个很有效的获得澄清的问题,可以帮助你理解透彻。你应该在得出结论或做决定之前问自己这个问题。哈佛大学本科院长Rakesh Khurana今年教授了一门研究生课,他在课上强调了在发表主张之前质疑探究的重要性。在支持还是反对一个论断之前,搞清楚这个论断的意思很重要。“等等”就是一个很好的提示,提示你在真正理解之前需要放慢脚步。

第二个问题:“我想知道” (I wonder...?),之后可以接着“为什么”或者“是否”。“我想知道为什么”,或者“我想知道是否”。“我想知道为什么”是保持对这个世界好奇心的一种方式,“我想知道是否”是开始思考你可以怎样改善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比如,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种族)分化如此严重,我想知道是否我们可以改变这些?我想知道为什么学生总觉得学校很无聊,我想知道是否我们可以让课堂更有参与感?

第三个问题:“我们至少可以…” (Couldn't we at least...?) 这个问题可以让你的思路更顺畅。就像“我们至少可以认为我们都关心学生的福利,只是在策略上我们还有分歧”,这样的问题可以让你抛弃成见而达成共识。或像“我们至少可以开始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健健康康、吃饱穿暖地来上学”,这样的问题可以让你在不知道事情如何结束的情况下,有个好的开始。

第四个问题:“我能帮什么忙?” (How can I help?) 我觉得你们来哈佛大学的教育学院读书,是因为你们有兴趣帮助别人。但是从你们到这里的一刻起,你们也感受到了救世主情结,你们就像专家或者超级英雄一样拯救别人于水火。我们不应该让救世主情结的缺点掩盖人性中的亮点----即希望帮助别人的本能。但“如何”帮助别人与我们“是否”帮助别人是同样重要的。如果问可以“怎样”帮忙,你就是在用谦逊之心寻找方向,你就会意识到别人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就是专家,而他们也会像你愿意帮助他们一样,愿意帮助你。

第五个问题:“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What truly matters?) 后边可以加上“对我”。这是个迫使你探究事情本源的问题,是个迫使你追问自己的灵魂和信仰的问题。这是个你可以附加在(甚至代替掉)你的新年愿景的问题。你可以每逢新年问问自己:什么才是对我最重要的?

这就是五个很关键的问题。“等等,什么”是所有理解之根基;“我想知道”是所有好奇之核心;“我们至少可以”是所有过程之开始;“我能帮什么忙”是所有良好关系之基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生命之根本。如果你时常问自己这些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你就应该可以回答最后一个福利问题,也就是当一切的一切都行将结束时,你面临的最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福利问题有很多版本,你一定至少听说过一个。对我来说,只有一个版本是最棒的,就在Raymond Carver的诗集中,叫做“最后的碎片”。这是他的最后几首诗之一。我遇到这首诗,是最近在我法学院的室友兼挚友Doug Kendall的追悼会上。他才51岁,去年9月就离开了人世。这首诗印在他追悼会的小册子背面,诗的第一句就是我的福利问题:

“即便如此,你在这一生中得到了你想要的吗?” (And did you get what you wanted out of life, even so?)

我觉得,“即便如此”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痛苦和失落,也捕捉到了生命在逆境下依然给予我们的希望,给予我们感受快乐和满足的可能。

我想说,如果你时常问自己以上五个问题,当是时候问自己“即便如此,你在这一生中得到了你想要的吗”,你的回答一定会是“是的”。

所以那首诗问“即便如此,你在这一生中得到了你想要的吗,”然后接着写道:

“是的。/你想要什么呢?/我想要自己被爱戴。在这个星球上感受到被爱戴。”

“被爱戴”不仅意味着世俗之爱,还意味着被爱护和尊重。我保证演讲很快结束,但当我念到这几行诗的时候,我忍不住会想起学生。我们花了很久,在很多地方,思考如何可以提高学生的课业表现,这当然没问题。但是我依然会想,如果学生不仅学习好,还能被爱戴,被他们的老师和同学爱戴,那学校和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多少有点奇形怪状的话,向你们最终道别:当你们离开教育学院这条街,奔向那个迫切需要你们的世界的时候,让我衷心表达我的希望和信念:如果你永不停歇地问好问题、倾听好问题,你会感受到来自世界的爱;同样重要的是,你会帮助别人,尤其是学生们,感受到来自世界的爱。

来源:美中科教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感谢作者辛苦付出与创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bella_z@tsgroupedu.com。

TRIWON GLOBAL

写在最后: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曾迷惑和彷徨,人生在世无常,一切得失源于个人所求所悟,人生规划的前提在于:主角是自己,渴求愿意改变,有好奇心,有企图心,有行动决心。生而为人,已是不易,为何不选择让自己活得更精彩一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