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奉上,昌平的这些“老照片”,有你们村的吗?
过去农村,每个村都有庙。没有庙,那怎么能够叫村呢?这些庙宇多数始建、重修于清代,甚至是清末和民国,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这些寺庙的神像都被拉倒,庙宇成为村里的集体资产。有的被当作大队部、生产队所使用;有的被当作小学校、幼儿园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条件好了,大队部新建,学校搬出,好多庙宇都荒废下来。
咱们国家的古建筑,就怕没有人住,如果有人住,修修补补,殿宇益寿延年。而如果一但没有人住,漏了没有修,坏了没有补,那就离坍塌不远了。
2011年开始,本人奔走在昌平的乡村,拍摄了一部分村庄的庙宇。
那时候昌平的庙宇,还没有经过大面积的修缮,多数都处于荒废,危险的状态,很多老房子,老的殿堂,让人看着揪心,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只有少数庙宇,之前修缮过,而保存完好。那时自己拿着相机,拍摄了一部分村庄的庙宇。留下了一部分珍贵的历史资料。这些庙宇,如今绝大多数都进行了重修,已经看不出当年的样子。
今天我把这些庙宇的老照片,含泪奉上。有没有一张照片,打动你,勾起你美好的回忆,会不会激动的说:这就是我们村的庙。
【昌平邮局的城隍庙】位于昌平邮局院内,城隍庙里面供奉城隍,也就是城市的保护神,这座庙宇就是昌平县城的保护神。
【昌平一中的关帝庙】昌平地区规模最大、最有名的庙宇之一,位于昌平一中,过去里面供奉的是关羽,关老爷,昌平的武庙。现在仅存两座殿堂。而昌平的文庙,在哪里呢?昌平二中,昌平的文庙,历经磨难,后独存大殿,90年代,大殿被拆除,一座高大的教学楼平地而起。
【景文屯村关帝庙】景文屯村,明代成村,原名济阳卫屯,解放后当作村中的小学校。2000年前后,村委会出资对庙宇进行修缮;前殿、配殿原本保存完好,后村庄拆迁,殿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何营村菩萨庙】位于何营村小学校西侧,曾经被个人出资修缮。仅存一座殿堂,院内一株古柏树。
【回龙观村玉光寺】位于高速公路西侧,昌平比较大的寺庙,周围都是高楼大厦。
【回龙观村菩萨庙】菩萨庙被废弃,院内殿宇破败,保存最好的,也就是影壁。
【平坊村菩萨庙】仅存一座殿堂,处于荒废状态。
【七里渠村观音庵】昌平地区保存比较大的庙宇,曾经做过大队部,所以保存,比较完好,后来有人在此经营,从事宗教活动。
【沙河关帝庙】又叫财神庙,沙河修建最晚的一座庙。沙河工商界人士出资而建,是沙河地区,经商做买卖的保护神。
【西沙屯村药王庙】昌平地区最大的两座药王庙之一。另一座在阳坊,西沙屯药王庙规制宏大,主殿就像大礼堂,曾经历史上十分有名,前殿毁于一把大火。
【于辛庄村岳家庙】剩余前后两座殿宇,位于村内。
【上东廓村菩萨庙】建于清代,规制不是很大,殿宇比较矮小,但院落齐整。
【牛房圈村关帝庙】仅存一座殿堂,殿宇高大,曾经做过小学校的办公室。
【讲礼村娘娘庙】杂草掩映,殿顶露天,殿内的柱子是亮点,上面画着龙,形象逼真。
【阿苏卫村关帝庙】位于大队部后院,保存基本完好。
【小东流村观音庵】一个大空院,正殿保存还不错,亮点就剩两侧山墙顶部的黑白壁画。
【东新城村真武庙】杂草掩映,曾经供奉真武大帝。据说该殿宇的彩绘,级别很高,门楼是亮点。
【肖村关帝庙】比较规整,绿草掩映,墙面涂了一层大白,拨开后,还能够看到三国故事壁画。
【桃林村东岳庙】曾经供奉东岳大帝,里面有昌平地区保存最好的两幅壁画之一,为七十二司壁画,保存基本完好,价值十分珍贵。曾经做过早点铺的库房,得以留存,太难得。
【下口村九圣庙】九位神仙共聚一堂,过去农村信仰很多,每个神仙修建一座庙宇,又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就修建一座庙宇,把九位神仙供在一起,这就是九圣(神)庙的由来。
【景陵村龙王庙】十三陵陵区内的庙宇不多,这是一座,里面曾经供奉龙王,保佑一方,风调雨顺。
【黑山寨村关帝庙】存正殿三间,两侧有耳房,合起来是三间两耳。曾经供奉关老爷。
【慈悲峪村福庆庵】前些年,曾经修缮过,保存基本完整,是昌平地区保存最好的两幅壁画之一,内容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内容极其珍贵,藏在深山人不识。
【沟崖玉虚观】燕平八景之一的沟崖双瀑所在地,昌平地区最著名的道教圣地。顶峰玉虚观,为明代太监集资所建。曾经香火鼎盛,解放后逐渐没落,淡出人们的视野,圈在深山,不对外开放。
【东闸村关帝庙】曾经供奉关老爷,院落齐整。当作它用,你不得不佩服,咱们的古建筑,墙倒屋不塌。
【楼子庄村娘娘庙】保存比较完好,多赖一方百姓爱护。
【亭自庄村娘娘庙】殿宇规制比较大,柱子比较粗,仅存一座殿堂,据说内有精美壁画,被白灰覆盖。
【兴隆口村关帝庙】村级小庙,现存三间,前后透亮,庙坚强的翻版。
【马刨泉村九神庙】一座大院,曾经九位神仙共聚一堂的地方,看来九神庙在山区比较多。
【禾子涧村关帝庙】在村口处,曾经供奉关老爷,门楼体量较大,殿宇前后透亮。
【南口宝林寺】位于南口的一所小学内,规模比较大,琉璃瓦顶,保存基本完好。
照片看完了,心里感觉怎么样?有你们村的吗?有你喜欢的吗?如果有就赶紧收藏吧!此情此景以后不再有。
(作者:大槐树,70后已经不再年轻,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民间古迹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