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病危,宰相吕端入宫探视,发现皇帝身边只有李皇后和太监王继恩,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糟了!

宋太宗至道三年三月,太宗赵光义病危,宰相吕端入宫探视,他一抬头发现皇帝身边只有李皇后和太监王继恩,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糟了!

吕端在担心什么呢?

皇帝快不行了,作为继承人的皇太子居然不在身边,两个与太子不对付的阴谋家却整天围着皇帝转,吕端身为宰相怎么能不担心?

假如皇帝一驾崩,这两个人拿出一份诏书,说先皇遗令立皇长子赵元佐即位,谁能分出真假?大宋朝堂立马就变天,不知道会闹出什么腥风血雨呐!

赵元佐原本是储君第一人选,可是后来赵元佐因为叔叔赵廷美之死发疯了,甚至闹出皇宫纵火案,被赵光义一怒之下废为庶人。

老大赵元佐被废,老二赵元僖不幸早逝,太子之位意外地落到了老三赵恒的头上。

可李皇后和王继恩与太子关系不睦,于是二人内外勾结,与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人一起,准备在太宗驾崩之时发动政变,迎立赵元佐为帝。

这位王继恩是一个有前科的惯犯!当年太祖赵匡胤驾崩,宋皇后让王继恩去请赵德昭来灵前即位,这家伙却悄悄引来赵光义,瞬间改变了皇位归属权。

很显然,“经验丰富”的王继恩想故伎重施!

一向被人称为“糊涂蛋”的吕端一点不糊涂,他拿出笏板,写上“大渐”(病危)二字,悄悄递给随从,让他出宫交给太子。赵恒一看立刻就明白了,他立刻动身直奔皇宫。

吕端这个人以“糊涂”著称,几次因为一点小事处理不明白被贬官,所以太宗要提拔他为宰相时,遭到了集体反对。赵光义经过仔细观察认为,吕端此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他不顾反对擢拔了吕端。

冯梦龙在《智囊全集》指出,吕端这是有见识,在小事情上不斤斤计较,不耗费精力,这是“智”,由“智”生“识”,所以吕端绝不是糊涂蛋。

接下来的事更加验证了他的“识”,太宗刚一驾崩,吕端指令王继恩,需要到书阁检视太宗的遗物。王继恩根本没想到这个老实巴交的吕宰相肚子里也有花花肠,他被吕端一把反锁在书阁出不来了!

解除掉王继恩的威胁后,吕端不慌不忙地来见李皇后,直接跟她摊牌。李皇后一开始坚持要立赵元佐,但无奈失去了王继恩以及外朝的支持,她孤掌难鸣,被迫向吕端低下了头。

就这样,一场凶险的宫廷政变被吕端轻松化解了。尘埃落定了吗?或许吧,可接下来的事让你忍不住对吕端顶礼膜拜!

即位仪式开始了,赵恒端坐于垂帘后,准备接受群臣跪拜。就在此时吕端突然闪身,走到台阶前阻止大家跪拜。他的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懵了:这是干什么呢?要造反呐?还是糊涂病又犯了?

吕端转过身,冲赵恒一拱手:“请太子卷帘示人!”

这是什么话呢?太子也不是新娘,卷帘又不是盖头,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你吕端这么做也太低级趣味了吧!也太放肆了吧?

赵恒也一脸懵逼,但宰相大人的话又不能不听,于是他让宫人卷起珠帘。吕端伸长脖子,眯楞着老花眼,隔着台阶仔仔细细地将太子爷看了好几遍:是太子,没错,是太子,可以跪拜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吕端是怕最后关头宫内出事,太子被调包,一旦大臣们行了跪拜礼,生米煮成熟饭了,岂不是最后关头熟鸭子飞了?这种事王继恩不就干过嘛!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还是吕大人心思缜密啊!

《智囊全集》说这叫“断”,就是在关键时刻绝不能“糊涂过去”,要有临机决断的能力。“识”和“断”二者结合就叫“识断的智慧”。

识断二字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每天都要对未来作出“判断”,正确的判断力就叫“识”,就叫“不糊涂”,就叫“智”。可是判断之后的决策更难,它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稍一糊涂就容易被次要因素带偏,难以决断或者做出错误的决断,进而在关键时刻“糊涂”了。

只有高明的“识”和正确的“断”相结合,才是真正的“智慧”!

王继恩一人两次耍阴谋,为何第一次成功了,第二次却失败了?很简单,宋皇后不具备吕端的“识”,稀里糊涂被王继恩耍了。而王继恩和李皇后又不具备吕端的“识断”,判断力和决策力都明显不是一个档次。

唉,没有“识断智慧”的人,只配被人当猴耍,可怕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