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结构规律——砌墙之法
一幅书法作品除了用笔,结构是最重要的了,结构好不好是所有中国人都能一眼看出来的。
结构,就是结字的方法,法则。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不同的时代因字体流变、书写工具、书写方式、审美等诸多不同,结字方式有所不同,而其中的基本规律是基本一致的,是不变的。这就是“砌墙”之法。
图1 砖墙垒砌示意图
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没有砌过墙,现在建筑多是钢筋水泥,少见用砖砌的墙了。在郊区还是可以见到用砖、石板、鹅卵石砌成的墙、花池等。如图1,稍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砌墙时不管砖的大小,每一层的砖缝都要“咬合”起来,砌的墙才结实牢固,才不易倒塌。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实际上,都是这样的,不管有多高,多宽,总是一个紧凑的整体。
图2 仓库码放货物
再比如,仓库里码放货物或者装车,也是这个道理,每一层“咬合”着码放,可以更稳定,码得更高。(见图2)否则如图3这样码放不了多高就容易倒塌了,装车就更不行了。即便是少量货物,这么摆放是没有问题,但视觉上总是给人一种不稳定,散!
书法的结字基本规律和上述的原理是一样的。所有的书法可用汉字,包括简体、繁体、异体字都是由约560个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当然也可以叫元素、原件、零件......,可分两部分,即独体字和偏旁。这些部件本身是不规则的,按照上下、左右、包围、穿插等方式组合成汉字,在组合时就要根据每个部件的特点想办法使其相互“咬合”、搭靠、穿插,形成一个整体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的机构了。这些方法在字帖中能找到,古人的方法真是多种多样,精妙绝伦!
感恩您的关注、点赞!
赞 (0)